吕淑华 王 晶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当代大学生所处的家庭、社会和学校环境发生变化,学习、生活条件相对优越,但是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却降低了,抗挫折能力也很差。现在的大学生中,因家境贫困、恋爱受挫、学习成绩不佳等各种原因而出现心理障碍现象屡见不鲜。挫折的普遍性及大学生心理的脆弱性决定了培养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性。本文从大学生遭遇的挫折的引发原因和表现入手,论述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如何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大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从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关键词:抗挫折教育原因表现必要性着手点
一、引言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并难免会出现始料不及的困难与挫折。当代大学生由于所处的学习、生活条件相对优越,加之在过去的教育中忽视对他们进行意志磨练的教育,因此,随着新旧体制的变革,特别是招生就业制度的改变,不少学生在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理想与现实发生脱节造成挫折时,便惊慌失措,陷入长时间不良情绪的困扰中而不能自拔,有的甚至会走人极端,造成严重后果。那么,如何正确认识大学生挫折引发的原因和表现,如何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对其实施正确的引导,把一切不利的消极因素降至最低点,使其在挫折中奋起,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个严峻的教育课题——抗挫折教育。
二、大学生挫折引发的原因及表现
1挫折引发的原因
挫折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挫折是外部原因引起的,称为“环境起因的挫折”。诸如人际关系紧张、生活中的不幸事件等社会环境中的种种矛盾引起的挫折。有的挫折则是内部原因引起的,称为“个人起因的挫折”。例如个人的外貌、体力、某些生理缺陷等个人生理因素的限制导致个人目标不能实现引起的挫折。个人心理素质中的缺陷也能引起挫折。
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基本上出生于改革开放之时。成长于经济发展之日,这些在顺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在校一心读书,对社会知之甚少,因而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经不起打击,“一碰就折”,由于找不到释放和解决压力的正确渠道,很有可能采取极端的办法解脱。
2遭遇挫折的表现
在参加工作的五个月中,我遇到过这样一位学生:原本刚刚考人大学应该怀着激动好奇的心情融入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提高专业能力,可是他却在入学后的两个月后,表现出情绪低落,逃课厌学。经与他宿舍和他本人长时间的交谈,我了解到原来由于进入大学,周围的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一时难以适应,跟宿舍、班级同学不够融洽,造成他压力极大,不能安心学习,心情压抑。
这只是抗挫折能力差的学生的代表,他们在心理发展中,意志一般较为脆弱,自制力较差,情绪较敏感,心境易变化。因此,在面对挫折时,他们行为上容易表现出失控的、没有目标导向的情绪性行为。这种不良的情绪反应和消极行为会影响其个性的形成与发展。如果经常、连续地遭受挫折,他们就会处在持续的蒙昧状态,从而形成某些行为习惯,如个体所表现的攻击、粗暴、萎靡不振、焦躁不安、压抑、回避等反应,还可能成为其性格特征,对其个性的形成、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
培养大学生的耐挫折能力,就是培养大学生对挫折的容忍力和对挫折的超越力,即个体在遭受挫折的时候。不仅有使自己的行为、心理不致失常的能力,而且有忍受挫折,并采取积极进取、明智的心理机制,战胜挫折、获得成功的能力。
1抗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当今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低下,尤其是一些贫困学生,心理更是脆弱,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重视抗挫折教育。
首先,挫折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的高等教育过去一直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这种教育模式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高分低能,书生气十足。在毕业后,一遇到实际问题便无所适从,或力不从心。当代大学生面临考学压力、生存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与社会竞争的冲突。因此,他们的成长与发展、身心健康往往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大。
其次,挫折教育是使当代大学生适应未来社会激烈竞争需要的客观要求。众所周知,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如何使大学生在激烈的环境中有一席之地,能够迅速融人社会,培养其抗挫折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最后,挫折教育是培养大学生遭遇挫折的正确心态和预防心理障碍的有效措施。
2挫折教育的着手点
高校扩招后,一个辅导员往往要管理二三百名学生。很难完全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这就需要我们平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因为抗挫折教育是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大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首先需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那么,在平常的工作中就要注重大学生的抗挫折教育.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教育学生端正对待挫折的态度。
“人生自古多磨难”,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个人的社会需要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得到满足,遭遇挫折是难免的。所谓“一帆风顺”、“万事如意”等只是人们的一种愿望而已。这就要求学生端正对待挫折的态度。
(2)培养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是否坚强与一个人的抗挫折能力的高低有着密切的联系,挫折的容忍力、挫折的超越力都离不开坚强的意志品质。在挫折面前,如果一个人仍然能明确自己的目标,不轻易地改变计划和决定,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持之以恒,他就能获得成功。当代的大学生总体上来说基本上处于顺境中,那么如何培养和磨练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呢?
①树立远大志向。要教育学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树立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抱负,它可以激发人们为真理而奋斗的热情,使人情感充沛、兴趣集中.为理想的实现勤奋耕耘,锲而不舍。对大学生们来说,要逐步引导他们对生活有较高层次的理解,明确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起适应和改变恶劣环境的能力。
②勇于挑战困难。要教育学生树立明确的近期目标,设置难易适度的障碍,在实践活动中克服困难,经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成长。在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中,困难、阻碍乃至身体不适等都会成为对人意志的磨炼和考验。人的意志正是在与困难的斗争中体现出来的。也是随着困难而增强的。
③从小事做起,从基础做起。日常小事是锻炼意志的基本途径。如坚持、抵抗诱惑、克服胆怯等皆是在平日的学习、实践和生活中逐步培养出来的。这些日常行为在不断地磨练着人的意志。塑造着人的性格。
④善于调整自己,走出困境。当困难过于强大使人遭
遇挫折时,要善于及时调整自己,走出遇挫困境。走出遇挫困境的方法很多.可以转移情感和精力,使精力转到其它的地方,或者是转换途径,达到目标,或用新的目标代替原目标。
⑤培养自我反省的习惯。“人贵有自知之明”,经常“自省”,检查、批评自己的不足,并克服之,有利于形成自己勤奋进取、严谨负责、积极自信的良好品质,有利于改正盲目、草率等不良的意志品质。
(3)鼓励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培养耐挫折能力。
抗挫折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社会实践。只有积极地投身于实践中,在磨炼意志品质的最生动的大课堂中,通过正反对比,自我感受才最为痛切和深刻,自我认识也才最为透彻。
(4)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根据卫生部日前发布的统计数据,我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死于自杀,有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成为第五大死因。而在16岁至23岁的人群中。自杀是第一位的死亡原因。本是令人羡慕的“天之骄子”,却选择踏上了不归路。“毁熊事件”、“马加爵事件”等也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令人堪忧,而贫困大学生更是普遍存在心理问题,他们往往更容易“自我加压”。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缓。
我们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心理健康咨询等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心理咨询的兴趣,并在学生入学之初就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档案。同时,应大力开展以校园为中心的指导和帮助,提高学生的应试技能和能力,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技巧,正确处理与异性交往和恋爱问题,掌握心理挫折、冲突所导致的心理危机的处理及其预防的方法,帮助他们确定和形成自我统一性。
四、结语
实践告诉我们,经受过挫折磨难,在逆境中成长的人,往往有良好的适应环境能力和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挫折能给人以打击,带来痛苦和烦恼,但挫折也能让人振奋.使人在磨练中变得成熟。高等教育培养的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不仅要使大学生形成合理的科学文化知识结构,更要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会中学会如何适应环境,形成和炼就在磨难和挫折中求生存的能力。由此可见,“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是很有道理的,对大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是可取可行的,并且是势在必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