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江声 廖明宏
摘要:作为软件学院一年级必修的基础课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是软件学院所谓“四年不间断实践”的重要一环。本文通过对该课程现状、软件学院教学定位以及实验教学实践改革的分析,着重阐述了该课程改革探索的思路、方法。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软件学院;实验教学改革
“计算机基础”的实验教学一般分三个层次进行,即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一个层次讲述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着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文化意识”;第二层次旨在提高学生利用软硬件技术与先进工具解决本专业及相关领域中一些问题的初步能力,着重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第三层次的教学内容包括计算机信息管理基础与多媒体应用基础等,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上述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同样适用于软件学院或其他院系专业,只不过由于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不同,实验课程在三个层次上的取舍和侧重点存在不同的差异。注重实践,注重提高学生技术运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是软件学院区别于其他计算机专业的主要特色和重要的教学定位。
一、实验教学现状
从教学内容上看,原有的部分实验教学大纲随着计算机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已经严重滞后或与其他课程有重叠。例如操作系统部分仍然在讲述Windows98和Dos,软件应用部分也只仅仅涉及到Office2000,这对于已经进入Web3.0和云计算的年代,是十分不合时宜并且逐渐丧失实际应用价值的。有些高校以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为考核标准,这对于软件学院的学生来说,其专业程度远远落后于教学大纲和实际应用的要求,造成软件学院学生专业知识面的狭窄,这种方式培养的毕业生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也很难满足企业的需求。
从课程安排上看,由于高校师资普遍缺乏企业研发经验以及受实验室实验条件等因素的制约,高校的“计算机基础”以教授理论知识为主,课程教学所占比重大,实验课程安排不多,学生实践动手机会少,学习兴趣普遍不高。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对于软件学院大多数刚入学的学生而言,与其他院系新生比较,计算机水平其实差别并不大,都只能算作“高四”学生。如何在四年的时间内提升软件学院学生计算机水平,达到专业选手的标准,这就需要我们在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尤其是实验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根据实验室软硬条件等来制订符合市场需求的实验课程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和教学方式,走具有自己的特色的教学模式。
二、实验教学改革
1.重新制订教学大纲和实验大纲
笔者所在的软件学院开设“计算机导论”或“计算机基础”课程多年,教学大纲和实验大纲部分内容已经明显滞后。从近几年毕业生反馈的情况来看,教学内容和实际应用的要求存在较大差异,企业的认可度低,重新修订教学大纲和实验大纲势在必行。为此学院专门组织讨论该课程的建设,从企业需求的角度,根据当前计算机专业定位和要求,针对学生的特点,重新制订出新的教学大纲和实验大纲。新的教学大纲和实验大纲中,“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定位远远高于非计算机专业,在涵盖了上述三个层次的基础上,更侧重于第二和第三层次的创新:很多工具和技术不仅要求学生运用,而且需要学生了解和掌握原理并能够自己实现。新大纲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在学习系统的计算机基本知识的同时,追求计算机知识的实用性和新颖性,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和应用计算机的创造性思维,也就是培养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学生。
2.实验教学突出一个“玩”字
实验教学改革过程中,突出一个“玩”字。通过让学生“玩”电脑,玩出心得,玩出兴趣和自信;老师应在教学尤其是实验教学过程中为这种玩法营造出轻松的氛围,尽量避免生硬的理论教学和应试的压力。这是一个大胆的做法,把握不好则会让学生放任自流,所以这不能是简单的“玩”。首先要有丰富新颖的教学内容和实验内容作保障。改革后的教学和实验内容对多媒体和Web方面做了极大的充实,增加了流行的影音篇、网页篇和动漫游戏篇等新内容,使得实验课变得新颖有趣。实验课上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平时认为很“酷”很“炫”的东西,“玩”的热情自然很高。其次强调让学生做到“玩中学”。每个实验课题都对应一个或多个要求,或是技术的运用,或是理论的考查,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把相关知识点理解得深入透彻,技能的运用更加熟练。例如,有关音频的实验课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做手机铃声或从经典的英文电影中分离出音频文件放到自己的mp3机中,并要求解答自己的mp3机大概能放多少只曲子。这就要求同学们不仅要知道运用何种软件如何操作,而且要知道音频文件的结构,知道文件的大小与频率、通道数、采样位数之间的关系,为今后的多媒体课程的教学打下基础。
3.任务驱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每节课堂教学都对应一些实验项目,学生可以组成项目小组,根据兴趣选择部分实验项目来做,通过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任务。授课老师并不限定每个任务完成的手段和表现的方式。在这种任务驱动的过程中,学生对于课堂教学所讲的知识点了解得更为深刻,同时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例如在网页篇,课程需要讲述Dreamweaver的使用。实验教学并非按部就班地讲述网页的基本知识、网页各个要素的基本操作、网站的管理等等,而是先简要地理出制作网站的步骤和方法,然后给出项目任务,按照企业的模式,把学生按项目组的方式组合,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网站的制作。每个项目组既要讨论站点的规划,确定站点有哪些栏目,又要根据栏目创意,整合小组成员的构思,添加各种设计元素,诸如文本、图像、动画、表格等以丰富页面的表现。有的小组甚至使用模版、CSS、行为等更高级的设计元素以使页面更加规范和专业。实验课中,老师只提供必要的指导,主要工作全部由项目小组自己完成。这种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快速学习、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受企业的用人需求。
4.对内加大投入,对外增进交流
除了注重教学和实验课程,学院也应加大了实验室硬件的投入,增加实验室的仪器和设备。在保证内部实验条件的同时注重加强与企业的外部交流,通过和企业互动交流的方式,让入学不久的学生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明确在校学习的目标。
为了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构成,并熟练组装电脑,厦门大学软件学院开辟专门的实验室,配置多套实验器材以及电脑配件。在这个实验室里学生可以任意拆装电脑并安装部件,排除电脑的常见故障。遇到疑难问题,有经验丰富的实验室人员和研究生协助处理解答。这种做法在其他院系甚至其他学校的软件学院都十分少见。为方便学生拆装电脑,实验中心加大了仪器设备和耗材的投入,在计算机基础实验室,配置了多套网络安装和机器修理工具,同时还根据需要配备了电脑配件如CPU和内存条;为了鼓励学生“亲手”做出的作品,实验中心配备了多台DVD刻录机和数百张空白光盘,供学生将自己独立完成的视频相册和其他作品刻录成碟。
视野的宽度影响着学生的创新思维的高度。为此,软件学院实验中心积极联系辖区内软件高新企业,每学期为学生提供一到两次去高新企业参观的机会,或者请企业技术专家来课堂作专题讲座。学院把这种交流活动作为课程的一部分,学生的优秀作品也会推荐给相关企业,为学生进入高年级后参加各类计算机比赛打下良好的基础。
5.考核向实践倾斜
学生的综合考核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上机实习成绩和期末笔试成绩,上机实习成绩在综合成绩中占很大的比重。上机实习项目涵盖了许多关键的知识点或技巧,学生只有多动手,才会熟练地掌握。注重选定动作的综合考核培养的同时,学院鼓励学生选择自选动作,参加微软、Macromedia等相关认证或计算机等级考试,或参加院校组织的各类比赛,如网页设计竞赛,多媒体作品竞赛等,通过或获奖均给予额外的加分。
为培养适应新经济时代企业需要的软件人才,我们的“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改革从增加趣味性、新颖实用性等方面入手,注重培养学生开拓创新能力、团队合作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实验的过程中,既满足计算机专业需求,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水准,又注重增加学生的人才附加值,增强学生自信心,为毕业生顺利迈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网络经济时代,市场对软件人才的需求千变万化,将追求实用和不断开拓创新的理念培植到学生思维中,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软件人才,这是高校软件学院要应对的系统工程,它不仅包括“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内容的变革,实验室实验硬件设备的再投入,还需要建立良好的校企关系,持之以恒的交流互动,以及高校师资创新能力的提高、授课水平的提升,我们任重而道远。
责任编辑:周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