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亮
她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爱好,那就是收集自己参加的各种各样活动的证件。如今,这样的证件差不多有一百张了。一百张里,她最为珍惜的是收藏的“起点”。那是一张中央电视台的临时出入证,巴掌大小,淡绿色的底,有效期注明是三个月。
那时,她还是作为一名大学生在实习。虽然只是锻炼,她却反复在心里对自己说只要我肯吃苦,肯上进,也许就有机会!
果然,她很快成了台里最惹人喜欢的一个。每天,她都极早来到播音组,帮几个老员工收拾桌子,做好清洁,甚至泡茶,自己的工作更是做得没有任何差错。只要一有空,她就在一旁仔细观摩老播音员的出镜演播。休息时,她也不愿睡觉,而是选一个僻静的角落练习,非要练到自己满意才罢休。
然而,央视的大门并没有因此为她敞开。短短的实习结束后,她接到的信息是,进台的名额不属于她。这是她年轻的生命里,第一次品尝到失败的滋味。
那天傍晚,她拿着实习鉴定,垂头丧气地走出了央视的办公楼。天空中布满美丽的晚霞,她的内心却是无法形容的晦暗。走出方楼的那一瞬间,她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愿望:再回望一眼“中央电视台”这五个大字,因为她相信,在金色的夕阳辉映下,那五个字一定特别美。可她尽量压住了这个欲望,挺着僵直的后背一直往前走……终于以泪洗面。
按照当时的分配原则,她面临着回原籍安徽的命运。可四年的大学生活已经让她深深地爱上了北京这座城市。她义无反顾地想:“只要能留在北京,哪怕不让我做播音员、主持人的专业,干什么我都愿意。”
几经周折后,她总算进了一家单位做资料片的配音工作。虽然留在了北京,可这份工作让她十分郁闷。因为,学文的她被分到了技术处,尽管不需要干修机器一类的粗活,但配音工作很少,更多时间是在喝茶、读报中消耗。“长期下去,我不就成了一个废人?问班同学有的分配到各个省市电视台,已经干得风声水起了,我以后可怎么办呢?”夜深人静时,她就在为自己的前途焦虑,不甘心,却又无可奈何。惟一能做的,只有等待。
就在她备感渺茫的时候,她得到了去北京电视台学习的机会。在一个保安的带领下,她诚惶诚恐地进了播音组,一见负责人就说:“我是学播音主持专业的,我不要求出镜,不要求工资,我只想到这儿来学习,如果你们觉得我可以的话。”大概是感干她的真诚,一番交谈后,对方告诉她“你留下来吧。”就是这听起来很勉强的一句话,改变了她的人生。
重新回到电视台的她知道这个机会来之不易,更是用百倍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当时,她的第一任务是北京新闻的播音员,除了北京新闻、北京午间新闻、北京晚间新闻之外,她还一连兼了三个栏目,以及一些晚会的主持。工作量虽然很大,但因为太爱这份工作,她没有丝毫的怨言。相反,她感觉特别充实,特别幸福。
两年后,她勇敢挑战,脱颖而出,成为央视金牌栏目《综艺大观》的主持人;五年后,她创办了大型娱乐互动节目《真情无限》,一边制片一边主持:又四年后,她成为奥运新闻官,担任开幕式解说员……一晃,她做主持人已经10多年了。从最初的吉涩到今天的成熟,她经受住了一次次节目对她的考验。
不错,她就是周涛,一个落落大方、端庄典雅、声音甜美、反应灵敏,拿起话筒来笑语盈盈、中规中矩的央视主持人。
从“临时出入证”到“正式八台证”,周涛在人生的第一个低谷里熬过了一千多个长夜。在漫无边际的等待中,她一直凭着信念,凭着坚忍,凭着无可抗拒的力量守着心中的梦想,始终把一双渴望的手伸向广袤的天空,感觉每一丝风的流动,倾听每一滴雨的声音。于是,当幸运之神再次光临时,她迎来了成功曙光。周涛的这段经历告诉我们:守住你的梦想,一旦开始,就不要轻易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