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探究的几点尝试

2009-09-02 01:46郑爱斌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09年8期
关键词:列式汇报长方形

郑爱斌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索、发现过程,从中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究精神的培养。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呢?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科学实验研究证明,愉悦的学习氛围可使学生的身心活动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对学习充满信心,产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实物演示、播放动画、课堂游戏等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以这些直观形象的手段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起他们参加学习活动的积极性,释放学生的生命活力,激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学习交往中主动发言,积极交流,提高学习效率。

二、挖掘教材内容,进行自主探究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如:我在教学“万以内数的读法”这节课时,是按照以下环节来设计和展开学生主动探究活动的。先试后讲:课前先让学生调查活动中熟悉的数据,并让学生在未学习新知的基础上试着自由地读。先猜想后验证:出示学生提供的各类数据,引导学生按数的特征进行分类。先独立思考,后合作交流:有了各种猜想,再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全班共同讨论和交流,这样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确立合作目标,感悟联系

教师备课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将容易产生认识冲突、具有开放性的问题,个体探究无法完成的内容,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如教学“某果园有苹果和梨树共120棵,其中苹果树是梨树的4倍,苹果树和梨树各多少棵?”时,经过小组合作学习,有的小组从分数应用题角度解答列式;有的小组则从倍数角度入手;有的小组则从比例的角度出发列式;还有的小组从代数角度列式。通过合作学习,集思广益,在合作中感悟知识点之间的区别,在合作学习中训练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发挥集体智慧,从而在达到合作学习中人人有感悟,人人有不同感悟。

四、选择探究方式,经历探究过程

探究方式的选用直接决定学生参与率及参与的质量,假如问题太难,让学生独立探究,是少数尖子生的天下,其他学生只能当陪衬。请看“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教学片断:

……

师: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用什么办法可知道?(验证)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请看要求:

(1)动手量一量(每组有4个不同的长方形,每人用方格纸或小正方形测量一个长方形的面积,由组长分工)。

(2)汇报,填表(每人把测量的结果,向组长汇报,由组长填写)。

(3)思考并讨论:每个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4)小组探究。

(5)汇报交流。

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学生汇报,屏幕显示表格。略)

生:我们发现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

师:这是你们组的发现,其他组有不同的意见吗?

师:是这样吗?大家一起来检验一下……

本片断主要引导学生探究发现“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探究时,采用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按照“用面积单位测量长方形的面积”——“填写测量的数据”——“观察发现面积与长、宽的关系”,根据探究的要求,开展小组合作探究,这样,每个学生都从自己已有的数学事实出发、经历了动手操作、观察发现、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是学生多种探究方式的交替使用,有机融洽,因而取得了较好的探究效果。

总之,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以上几点做法让我深深体会到,只要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感受其所思所想,留给学生足够探索的空间和时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推理、独立自主探索,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促发展,不断进行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就一定得到持续有效的发展。

猜你喜欢
列式汇报长方形
防疫关隘,我向省长汇报
分类数 不出错
巧替换 妙解答
电视汇报片的艺术表达
长方形的困惑
每筐多装多少
我每天都得“早请示、晚汇报”
让课堂焕发创造活力
二年级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自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