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修
旧时骰子上和骨牌中的一点叫做幺,如“幺二三”,以致“呼幺喝六”竟成了成语。今天,人们也常把数字“一”读成“幺”。如把火警电话“119”念成“幺幺九”,美国“9·11事件”也被念成“九幺幺事件”。
《说文解字》说:“幺,小也,象子初生之形。”幼小的“幼”字,从“幺”旁,也是取小的意思。所以,现在有些地方称排行最小的为“幺叔”、“幺妹”……山东莱阳一带称最后出生的小孩或小动物为“小幺郎”,湘西及四川一带称幼子为“幺儿”。《尔雅·释兽》说:“幺,幼。”晋郭璞注说:“豕子最后者,俗呼为幺豚。”苏轼《异鹊》诗:“家有五亩园,幺凤集桐华。”“幺凤”即指传说中体型较小的凤鸟。《汉书·食货志》记载王莽时制造货币中就有:小钱、幺钱、幼钱、中钱、壮钱、大钱六种。颜师古注:“幺,小也,音一尧反。”就是说“幺”是小的意思,读音为Yao。《隋书·律历志》记载:“凡日不全为余,积以成余者日秒;度不全为分,积以成分者日篾;其有不成秒日么,不成篾日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凡不满一天的称为“余”,能用来积成佘的单位叫做“秒”;其余不满秒的部分叫做“么”,不满篾的部分叫做“幺”。《文选》中班彪的《王命论》则有“又况幺么不及数子。”李善注引《通俗文》曰:“不长曰幺,细小曰么。”刘良注曰:“幺么,小也。”陆机《文赋》说:“犹弦幺而徽急,故虽和而不悲。”“弦幺”犹言弦细。郭璞的《萤火赞》:“熠熠宵行,虫之微幺。”“微幺”犹言微小。柳宗元《童区寄传》:“幸得壮大,则缚取幺弱者。”“幺弱”犹言幼弱。《宋史·岳飞列传》说:杨幺本名杨太,太年幼,楚人谓小为幺,故曰杨幺。
“幺”字既象“初生之形”,所以不但有小的意思,还有“初”的意思。顾炎武《日知录》说:“一为数之本,故可以大名之,一年之称元年,长子之称元子是也。又为数之初,故可以小名之,骰子之谓一为幺是也。”“一”是数的最小单位,也是数之初,但“一”古为入声字,读起来短促而不响亮,而“幺”却是可以拉长而响亮的平声字。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读一些大家都认同的、有着特殊意义的数字时,为了强调或突出它们,便自然读“一”为“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