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初重视人才建设

2009-09-02 08:09
文史杂志 2009年4期
关键词:吕蒙正赵普宋太祖

房 林

在宋代君王中,开国的两代皇帝——宋太祖、太宗很重视人才建设,尤其是宋太祖。毛泽东《沁园春·雪》里将宋太祖同唐太宗并列,应该是对他们在人才建设方面的褒奖吧!

宋太祖即位之初,曾勒石藏于殿中,让后世子孙为祖宗严守三条训戒:一是保全柴氏子孙;二是不杀士大夫;三是不加农田之赋。前两条都涉及用人政策,有宋一代大体上是坚持下来了。

宋太祖对有才干的臣下十分器重,尤其对宰相赵普。《纲鉴易知录》卷六十四有记:“普既相,以天下为己任。宋主倚任之,事无大小,悉咨决焉。”太祖好微服私访,常常突然去赵普家坐,像百姓家串门似的。因此,赵普每退朝之后,不敢去衣冠。一天大雪后的夜里,“普意宋主不出。久之,闻叩门声,普亟出,宋主立风雪中。普惶恐拜。”太祖还说约了御弟赵光义同来。过了一会儿,光义果然来到。“堂中炽炭烧肉,普妻行酒至,宋主以嫂呼之。因与普计下太原。”一位堂堂“九五之尊”,竟“立风雪中”等臣下开门,更呼臣妻为嫂子,把自己混同于一个普通老百姓。这是什么道理?这说明了宋太祖求贤如渴的精神,尊重人才的精神!

宋太祖看重的赵普也是一个举贤授能的“伯乐”。一次,赵普发现一个很有才干的人,便上书向太祖推荐。宋太祖虽然很尊重臣子的意见,但却不盲从,总要经过自己的思考,认为是对的才采纳。这一回,太祖认为赵普推荐的人不行,便拒绝了赵普。赵普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老是推荐这个人。第三次上,赵普竟向太祖讨说法,要他说出不用这个人的理由。太祖于是火了:“不用就是不用,还用讲什么道理!”说完,三下五除二地就将赵普的荐人奏折撕个粉碎。赵普不动声色,默默地拾起奏折碎片,揣回了家。第二天,赵普又呈上一份奏章。太祖以为赵普是向自己认错来了。可打开奏章一看,竞愣住了:原来还是昨天那份荐人奏章,赵普将它一块块拼粘起,又呈上来了。太祖叹了口气,想,莫非此人竟还了得,否则,赵普何以这么有“韧性”,坚持要荐他?太祖于是要赵普细细道来。赵普便具实而详尽地报告这个人才的特异之处。太祖听后,完全服了,就允准了赵普的奏章,将这位差点被“枪毙”的人才安排到朝内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参见《宋史·赵普列传》)后来,此人果然为国家做了许多好事。

继宋太祖之位的宋太宗也有识人之明,容人之量。公元985年(雍熙二年),太宗挑选出使朔方的人选。宰相吕蒙正推荐一个人,太宗不许。他日又三问其事,吕蒙正都举出此人。太宗问吕蒙正何以如此固执?吕蒙正回答,并非我固执,只不过是不愿违背良心讨陛下欢心;然后吕蒙正就详细介绍了该人可作朔方使的种种理由。此时同列官员个个心里都捏把汗。待吕蒙正坚持讲完,太宗退谓左右日:“蒙正气量,我不如。”(《宋史·吕蒙正列传》)最后还是用了这个人,据说果然不辱使命。

宋太祖鉴于唐季以来武人作乱,危害中央的教训而“兴文教,抑武事”,形成重文轻武的局面。他为了加强统治基础,招揽更多优秀人才,便对隋唐以来的考试选官制度进行重大改革,其表现有六:

第一,对考生家庭贫富、郡望高低、年龄大小的资格规定大大放宽,甚至于“212商、杂类”出身者,只要有奇才异行,皆可投牒自进,允其应举。

第二,对内地及边远贫寒地区士人给以特殊政策。宋初统治者从“守其地必先宠其士”的原则出发,对毗邻辽、西夏地带的考生予以特别照顾:一是放宽名额限制,规定河北五路到省举人有一定比例保证;二是降低恩科条件,河北、陕西等五路的特奏名,比诸路减少一举考试;三是针对西北一带士人不擅长诗赋策略的状况,规定“东南多取进士,西北多取经学者”。宋太祖还对边远地区家境贫寒者给以食宿照顾。969年(开宝二年)开科取士之初,赵匡胤即下诏,要求对四川、山南、荆湖等地举人,由官府发给证券,一路免费食宿。宋初开国伊始,国库拮据,却要公家给知识分子开伙食费,实在感人!“宋初统治者在扩大仕途中对边远贫寒地区的照顾,除了有利于内地边远地区文化平衡发展外,在政治上具有积极意义,是一项有远见的策略。”(李树喜主编《中国人才史》)第三,扩大招考名额。宋初太祖取士还比较严格,每次取进士10-30余人不等,最多时达60多人。到了宋太宗时,一科进士取三四百人,诸科近千人。科举向广大士人开放,只要文章合格,没有门第、乡里的限制。到了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皇帝亲试举人,取进i409人,诸科430余人;又试进士科五举与诸科八举和50岁以上的老考生,得进士及诸科900余。仅这一年朝廷取士就达1800多人。到了宋仁宗时期,他在位41年间,取进士与诸科合计近万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科举取士的黄金时代。”(《中国人才史》)马端临因而在《文献通考·选举考》中说:“较艺之详,推恩之广,近代未有也。”宋初如此考试选士,固然反映了统治者向社会广揽人才的愿望;但是,如此多的人如过江之鲫般地涌入国家机关,最终却造成有宋一代官僚机构重床叠架、庞大臃肿、人浮于事的状况。其间南郭处士者多混迹进来。真正的优秀人才便相应被压抑、窒息或消磨掉了。由此可见,任何事情都不能好高骛远;急于求成,搞大轰大嗡,即使是好心也会办成坏事。

第四,制定法规,严格考试制度。其法规主要有三:一称别头试。985年(雍熙二年),宋太宗在省试对考官的亲戚另行考试,是为别头试。二称糊名法。即将卷首考生姓名、籍贯等糊住,密封加印,另编字号,不让阅卷者知悉考生姓名。三称锁宿法。锁宿是指主考官和考场有关人在试期间,一律食宿在贡院,以防人们请托。

第五,迅速授官。在唐代考中进士只是有了出身,即取得做官的资格。若要得到官职,还须经过吏部考试,即所谓的“释褐试”。至宋代则发生了变化,凡是通过省试、殿试的,朝廷立即授予官职。宋太宗更是发明了未授官即解褐的办法,据载977年(太平兴国二年)所录取的“第一等、第二等进士并《九经》授将监丞、大理评事、通判诸州,同出身进士及诸科并送吏部免选,优等注拟。宠章殊异,历代所未有也。薛居正等言取人太多,用人多骤,帝意方欲兴文教,抑武事,弗听。”(《续资治通鉴》卷九)太宗以后历朝也相继沿袭此法。例如仁宗时候,开科考试13次,一甲前三名共39人,绝大多数都迅速做到高官,只有5人未登上公卿的职位。

第六,皇帝亲试童子科。宋代考试制度除了贡举(设进士科、九经科、五经科、明经科)之外,还有制举(始于两汉)。这是皇帝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宋太祖时曾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等,但选人不多。比较有意义的是皇帝亲试童子科,亲试后,“十五岁以下能通经作诗赋”(唐制为十岁以下)者,择优授官。如神宗时就从74名求试者中选中命官者7人。1174年(宋孝宗淳熙元年)夏,“女童林幼玉求试中书,后省挑试,所诵经书43件并通,诏特封孺人”(《文献通考·选举考八》)。据不完全统计,宋代应童

子举中选而后知名者有杨仪、宋绶、晏殊、李淑,官至宰相、侍从。

宋太祖、宋太宗等在科举制度上的改革,使科举制度逐步完善起来。以往科举考试录取人数较少,而且“科名多为势家所取”。宋朝则吸收了较多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甚至农家子弟参政。许多前朝不敢奢想的低微贫寒之士通过科举堂堂正正地走上仕途并显现出非凡的才干。如王禹偁系“世为农家”,太宗时经科举考试为进士,任右拾遗,以刚直敢言著称,曾上《御戎十策》;真宗时修《太祖实录》,直书史事,一度担任宰相之职。他还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至于范仲淹、欧阳修,少时也都家境贫寒,经科举考试进入朝廷中枢。“总之,宋代科举制是封建科举最丰富完备的时期,在选拔人才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中国人才史》)

顺便指出的是,宋太祖、太宗皇帝在广开才路,以扩大自己的统治基础的同时,自己也带头并要求广大在职官僚读书学习,以提高自身素质。在早,宋太祖赵匡胤在跟从周世宗平淮甸(今淮河流域)时,就酷爱读书。一次,有人向周世宗告密说,赵匡胤用几辆车满载私物,多有财宝。周世宗派人检查,见几辆车满载的都是书,多达数千卷!世宗问他:“你是武将,要书有何用?”赵匡胤回答:“多读书以广见闻,增智慧。”其至晚仍好读书。赵光义也受其兄长影响,嗜书如癖;经常整天读书不疲。赵匡胤、赵光义还利用各种场合,鼓励臣僚多读书,并把读书多少作为考察、提拔官吏的一项重要依据。965年(乾德三年),赵匡胤遇到一个疑难处,问众臣,无以答;再问以“学问优博”著称的窦仪,则得到准确解答。赵匡胤因此感慨道:“‘作相须读书人!由是大重儒者。”(《宋史·太祖本纪》)赵普“少习吏事,寡学术,乃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赵普于是发奋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读书至夜半,“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宋史·赵普列传》)他死后,家人才发现他每晚闭室苦读的竟是一部《论语》。

这种文化氛围和政治背景(包括对科举取士制度的改革),使得一般知识分子在未出仕之前能在寒窗下苦读书史,在既出仕之后也能在处理完行政事务之后主动挤出时间读点书史,多读书史,以免掉队落伍。而全国范围的读书求业之风亦从中央吹向内地,吹向边远贫寒地区。诗人晁冲之有《夜行》诗描写这种盛况:

老去功名意转疏,独骑瘦马取长途。

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

猜你喜欢
吕蒙正赵普宋太祖
照葫芦画瓢
吕蒙正拒收宝镜
赵普读《论语》
宋太祖“开门办公”
宽容的吕蒙正
宋太祖与羊肉泡馍
宽容的吕蒙正
贤相赵普
不可替代
气坏皇帝的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