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时事,激活政治课堂教学

2009-09-01 03:09陈冬青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09年7期
关键词:时事课堂教学教师

陈冬青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指出,中职德育教学要从“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的角度,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发展”为目标来组织教学。因而职中德育教学的目标也应为专业教学服务,并且贯穿于学校教学、实训、实习和课外活动的各个环节,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目前中职德育教材内容比较广泛,分为《经济政治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哲学基础知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照本宣科必须然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果不佳。而时事政治作为活的国情教育,以它的现实性、趣味性、知识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相对于传统的政治课堂教学,时事政治的引入无异于一束奇葩,让课堂教学大放异彩,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和教学内容的丰实都起了不少作用。

课前十分钟的导入功能

每一节课的开始,如何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这对教师是一个小小的挑战。有的教师喜欢讲笑话,用幽默的语言去吸引学生;有的习惯设立难度适宜的问题,通过提问引起学生的注意;也有的愿意通过多媒体音频、视频或图片的方式,凝聚学生的注意力。不管是哪种方式,只要能把学生从课间的激动、分散和放松引入课堂的冷静、集中和思考中来,都值得一试。而课堂十分钟的时事引人,对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有很大的帮助。当然,教师事前要做好充分准备,通过报纸、电视或网络等多种渠道,把握最近的国内外时事热点,对学生有的放矢,激发学生关心时事,并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时事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使之成为有思想、有志向的爱国青年。比如,新闻报道我国最近周边局势趋于紧张的时事较多。课前十分钟,可让学生列举收集到的时事案例,并进行讨论,如我国与俄罗斯关于“新星号”商用民船的争端;与日本有关钓鱼岛的争端;美韩军事演习促使朝鲜局势紧张及对我国的影响;有关南海领海基线的划分,我国与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的争端;以及美国“无瑕号”监测船与我国舰艇的冲突问题……通过学生的罗列,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探索钓鱼岛问题的来源,南海领土的历史,中日和中美关系的分析等,当然这些问题不能完全在课堂上解决,但可以抛砖引玉,让学生在课后以小论文的形式准备。这样不但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十分钟的时政空间,既可以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社会热点,也能够激发其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些问题或现象进行思考和分析,使学生由被动地学习转入积极主动地思考和探索。而时事小演讲具有灵活性、时效性的特点,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也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更为可贵的是,学生的发言中所流露出来的人文精神和爱国情感能起到传统教学难以达到的效果。

教学过程中时事案例的论证功能

政治教材内容的丰富性和时代性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尤其是在教学案例的选取上,更要具有创新性和趣味性。教师如果仅仅局限于课本上为数极少的案例和简单枯燥的理论陈述,就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时事能以它的现实性和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师在从备课到上课的过程中,要做到以丰富的知识储备和风趣的语言魅力来增强课堂教学的时效性,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时事资源,课堂教学就能让人如沐春风,起到去腐陈新的作用。在寻求课堂教学内容与时事内容的契合点时,教师应做好以下准备:

广泛涉猎各种新闻媒体,如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教师在强闻博识的基础上,应有意识地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素材。电视节目中有不少涉及到时事焦点和社会新闻的点评,如中央台的《焦点访谈》、凤凰卫视的《时事直通车》、南方台的《今日一线》等,都可指导学生适当关注。教师在关注新闻时,也可采用各种手段进行积累和分析。如在报纸上选取与教学有关的内容做成剪报;在网络上收集有关资料进行梳理,分类处理,存放在自己的网络空间(如博客);也可通过网络论坛,发表自己的观点,与人共享。

就地取材,关注当地时事。学生通常对身边事物的发展带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教师在收集时事时应尽量立足于乡土题材,让学生在学习理论、巩固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如在讲第三产业时,可以让学生谈谈常平的物流业。最近有一则时事讲到东莞东站开通了通往盐田港的集装箱货运专列,实现了海铁联运,这对常平物流业的发展又增添了良机;讲到农业结构的调整,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当地农业的发展状况,收集相关资料。如新闻报道横沥镇借助于当地的牛文化而发展特色农业的例子,可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生态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讲到经济结构调整时,可结合东莞本地的双转移,及常平企业科技创新的案例。让学生调查常平的知名企业,并收集新闻报道中对相关企业的报道,认识企业转型的成功案例。如勤上光电的LED光节能科技、丝佛卡针织毛衫独揽两项省名牌产品,常平龙昌玩具的智能机器人的创新等。这些企业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并能亲自去实践和感知的,借助于这些时事素材,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增强教学效果。

关注焦点新闻,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教育。焦点新闻通常指那些影响力较大,普及性较强,以至于达到妇孺皆知的时事新闻。教师在收集资料时不能忽视这些新闻对教学内容的辅助作用,同时还要把它有效地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去。如在讲企业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时,可结合三鹿奶粉事件、煤矿矿难事件、龙岗舞厅火灾等安全事故来分析;讲到企业的收购可以用到三元对三鹿的收购,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由金融危机讲到企业的生存,可拿樟木头镇合俊玩具厂的倒闭与常平龙昌玩具厂的发展作对比,由此也涉及到企业注重品牌创新的重要性;由金融危机也可讲到国家财政和税收对经济的调控作用,进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通过金融危机也可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国际地位的增强,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收集新闻素材要图文并茂,具有视觉冲击力和内容说服力。教师在收集新闻素材时,也要注重对多媒体素材的收集和整理,单纯的文字资料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和视觉疲乏感,而形象生动的图片和具有动态效果的视频更加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如讲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时,结合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闻报道,在引导学生认识《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同时,可找出此纲要涵盖的珠三角的九个市的地图,让学生形象地认知。珠江两岸的城市如何携手并进。特别是在学习广佛同城化和莞惠深经济一体化的构想时,通过开展地理位置的认知,更易于学生理解珠三角各地区经济发展、优势互补,体会区域一体化的各种措施。

选修课的时事拓展功能

为了进一步巩固课本知识,提高学生对时事问题的分析能力,教师也可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如晚修课)开展第二课堂,进行时事专题讨论与分析,借此拓展学生的视野,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结合最近的时事新闻,教师可挖掘一些时事热点和焦点事件,形成专题。事先让学生做好准备工作,到网络或其他媒体上收集资料,归纳论点,掌握论据。然后借助课堂的平台,进行观点的讨论和思想的碰撞,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就能做到有的放矢,针锋相对,既掌握了知识,也培养了各种能力。如金融危机爆发对中国的外贸出口影响较大,特别是珠三角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尤其值得学生去思考与探索。教师可设立专题“金融危机下本地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让学生深入调查所在辖区企业的状况,并找出有效的对策。又如十七届三中全会与农村体制改革的内容,教师可引导学生了解历史上三次土地改革的背景,由当地农村的变化体会土地流转对农民生活的影响;乃至由“神七”飞船的发射和“嫦娥一号”对月球的探索论及中国的崛起;由美国大选论及我国的政体制度;由陈云林访台和“大三通”的实现涉及到台海关系论题;由台湾陈水扁的贪腐案可论及中国的贪官的惩治……

猜你喜欢
时事课堂教学教师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时事政策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漫画时事
漫画时事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