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检验与评价自动化技术构建

2009-08-31 06:46仲学宪李小恩雷一厉
中国纤检 2009年8期
关键词:运行效率

仲学宪 王 进 李小恩 黄 超 雷一厉

摘要

在统一条件并量化标准下,系统各程序的数据信息采录比人工操作效率提高66%~91%;免错率达76%~92%。对产品质量自动评价能有效提高报告质量:统一了质量评价标准,规范了质量评价的格式与形式,杜绝了人工临时编写评价语犯错误(犯糊涂)的可能。其他运行优势还包括:灵活可变的可维护性,便捷的业务扩展及授权管理功能,对标准免背书优势,对数据统计管理优势。

关键词:数据采录效率;系统免错功能;自动评价功能;运行效率

本产品检验与评价自动运行体系是专为质检机构或实验室打造的一个技术平台。当操作人员按网络路径进入系统,完成有关操作,即完成了产品委托、检验过程的数据和信息采集,质量评价,报告编制与审核。经测试,本技术平台的数据采录效率、免错功能以及质量评价功能等是极显著的。

1测试条件及设定

为了获取准确可靠的数据,现对测试条件统一并量化标准如下:

1)被测试人员的业务能力:①对产品检验业务较熟悉;②较熟练计算机操作,在基本不出错的前提下,击键输入速度为每分钟汉字40个或字符120个,点击鼠标每选择确认一次本系统运行程序菜单或项目用时1 s。

2)对数据库基本要素维护假定:对标准等相关数据维护均经复核,准确无误。

3)网络畅通。

4)举例数据采集范围设定:检验委托方为检验机构或检验室的长期客户,检验类别为委托检验,送小样检验。以下举例及《项目名称(字长)》假定等参照GB/T 17638—1998《土工合成材料 短纤针刺非织造土工布》及FZ/T 81001—2007《睡衣套》。

5)对比分区设定:

①人工输入模式,作为分析测试对比区,计算机仅作为打字、存贮模板和制表的工具,每一数据或信息采集均人工输入计算机。

②自动运转模式,即产品检验与评价自动运行效率测试区。该模式的数据生成分四种类型:●系统记忆或自动生成,免输入;○系统设置有固定格式的数据供选择确认,免输入;□人工输入;(●)特指系统对部分产品名称设定——当产品名称与系统标准附属名称相同时,由系统自动生成,免输入,名称不同部分则由人工输入。

以下各项目的运行效率分析均在以上设定条件范围内进行。

2数据与信息采录效率

2.1委托过程数据与信息采录效率

依照产品检验委托所涉及的委托方(客户)、产品和委托内容三方面的主要信息与数据。数据采录效率分析模型:项目名称(字长:人工输入时长s/自动运转时长s)

●客户名称(8汉字:12/0)、●客户地址(10汉字:15/0)、●客户电话(12字符:6/0)、●客户邮政编码(6字符:3/0)、●协议编号(10字符:5/0)、●委托日期(16字符:8/0)、(●)产品名称(3汉字:4.5/3)、□样品数量(包括计量单位4字符:2/2)、□样品批号(6字符:3/3)、□商标(3汉字:4.5/4.5)、□生产企业(8汉字:12/12)、○检验类别(4汉字:6/1)、○产品分类(分三级:0/3 )、○样品状态(6汉字:9/3)、○样品等级(3汉字:4.5/1)、○执行标准(14字符:7/1)、○产品规格(6字符:3/1)、○检验项目名称(设5个项目5×4汉字:30/5)。

以上18项内容基本涵盖了一般委托检验所涉及的全部必要信息,少数情况下可能涉及的其他信息因对总体分析结果影响不大,不予考虑。

根据模型数据统计,完成18个项目内容的委托过程,人工输入模式需134.5s;自动运转模式需39.5s,效率提高71%。

2.2普通项目检验数据采录与报告编制效率

样品进入实验室后,依照检验人员审查协议委托内容,将检测结果汇总录入计算机,编制检验报告。数据采录及报告编制效率分析模型:项目名称(字长:人工输入时长s /自动运转时长s):

●客户名称(8汉字:12/0)、●检验类别(4汉字:6/0)、●产品名称(3汉字:4.5/0)、●样品数量(包括计量单位4字符:2/0)、●样品批号(6字符:3/0)、●商标(3汉字:4.5/0)、●样品状态(6汉字:9/0)、●样品等级(3汉字:4.5/0)、●执行标准(14字符:7/0)、●产品规格(6字符:3/0)、●生产企业(8汉字:12/0)、●检验项目计量单位(设5个项目5×2字符:5/0)、●检验项目技术指标(设5个项目5×4字符:10/0)、●报告编号(10字符:5/0)、●委托日期(16字符:8/0)、●报告日期(16字符:8/0)、○检验项目名称(设5个项目5×4汉字:30/5)、○检验报告结论(16汉字:24/1)、□项目检验结果(设5个项目5×4字符:10/10)。

根据模型数据统计,完成19个项目内容的检验与评价数据采录及报告编制,人工输入模式需167.5s;自动运转模式需16s,效率提高90%。

2.3特定项目功能模块检验数据采录效率

数据采录效率分析模型:项目名称(字长:人工输入时长s /自动运转时长s)。

2.3.1外观质量

对外观质量技术要求设定遵循其子项目命名原则。以FZ/T 81001—2007和GB/T 17638—1998为例,外观质量子项目技术指标字长约四到十数个汉字,现设定8个汉字长,待检子项目8个。外观质量子项目的检验结果可作描述或不作描述(只作符合/不符合判定),现假定以4个汉字描述。

○外观质量项目名(4汉字:6/2)、●外观质量技术指标(设8子项目8×8汉字:96/0)、○□外观质量检验结果(设8子项目8×4汉字:48/48)、○外观质量判定(设8子项目8×3汉字:36/8)。

根据模型数据统计,完成4个项目数据采录,人工输入模式需186s;自动运转模式需58s,效率提高69%,

2.3.2色牢度

子项目如耐水洗色牢度/变色,耐摩擦色牢度/沾色等。现设定子项目6个,子项目名称字长8个汉字;技术指标2个字符;检验结果1个字符。

○色牢度子项目名称(设6子项目6×8汉字:72/2)、●色牢度计量单位(设6子项目6×1汉字:9/0)、●色牢度技术指标(设6子项目6×2字符:6/0)、□色牢度检验结果(设6子项目6×2字符:6/6)。

根据模型数据统计,完成4个项目数据采录,人工输入模式需93s;自动运转模式需8s,效率提高91%。

2.3.3纤维定量分析

现以二组分为例。报告中一般技术指标和检验结果均示以纤维名称加上量化指标,字长设定为3个汉字加4个字符(合计13字符)。

○纤维定量分析项目名称(6汉字:9/2)、●纤维定量分析计量单位(1字符:0.5/0)、○纤维定量分析技术指标(设2组分26字符:13/5)、○□纤维定量分析检验结果(设2组分26字符:13/5)。

根据模型数据统计,完成4个项目数据采录,人工输入模式需35.5s;自动运转模式需12s,效率提高66%。

2.3.4纤维定性分析:

仍以二组分为例,报告中一般技术指标和检验结果均示以纤维名称,字长设定3个汉字。

○纤维定性分析项目名称(6汉字:9/2)、○纤维定性分析技术指标(2组分2×3汉字:9/2)、○纤维定性分析检验结果(2组分2×3汉字:9/2)。

根据模型数据统计,完成3个项目数据采录,人工输入模式需27s;自动运转模式需6s,效率提高78%。

2.3.5织物组织结构:

织物组织结构名称字长为3~8个汉字,现设定技术指标和检验结果均为4个汉字。

○织物组织结构项目名称(6汉字:9/2)、○织物组织结构技术指标(4汉字:6/1)、○织物组织结构检验结果(4汉字:6/1)。

根据模型数据统计,完成3个项目数据采录,人工输入模式需21 s;自动运转模式需4 s,效率提高81%。

综合统计各程序的数据和信息采录效率,产品检验与评价自动运行技术平台比人工操作运行效率提高66%~91%。

3系统免错功能

一般来说一定条件下完成一项工作,发生错误的概率与工作量成正比,工作的量越大,工作的时间越长,发生错误的概率就越大。采用科学手段和自动化技术,尽量减少人工操作,是避免发生错误的有效手段。由本系统技术体系构建的产品检验与评价自动化平台,其数据和信息采录工作量比人工输入模式减少66%~91%,这减少的同时也是“犯错误”的机会。

以上数据采录效率分析模型中,在自动运行模式带“○”符号项目的数据是已储存于系统的数据,运行中只需用鼠标点击选择即可,假如在同等工作量情况下,其数据采录比较人工输入模式犯错概率下降一半,则有数据和信息采录免错分析模型:免错率=(人工输入时长-自动运转时长(○项时长减半))/人工输入时长。各时段数据采录免错率如下:

检验委托过程免错率=(134.5-32) /134.5=76%;

普通项目检验及报告编制免错率=(167.5-13)/167.5=92%;

外观质量检验免错率=(186-33)/186=82%;

色牢度检验免错率=(93-7)/93=92%;

纤维定量检验免错率=(35.5-6.5)/35.5=82%;

纤维定性检验免错率=(27-3)/27=89%;

织物组织结构检验免错率=(21-2)/21=90%。

综合分析,产品检验与评价自动运行技术平台系统免错效率比较人工操作提高76%~92%。

4自动判别评价功能

本系统设计的检验报告质量评价分综合评定、单项评定和实测数据三种形式,客户在检验委托过程对其确认后,系统运行时会自动对号入座。

对于综合评定,系统设置了单项判别和综合评价两个步骤:①系统自动将单项检验结果与其技术要求进行比较,符合定义判定为合格,不符合定义判定为不合格;②系统对全部检验项目的单项判定结果进行综合,当全部项目合格时,即评定为“该产(样)品合格” ,或“该产(样)品所检项目合格”之类的格式语句;当某一个或几个单项目不合格时,即评定为“依据某某标准该产(样)品不合格”,或“依据某某标准该产(样)品所检项目不合格”之类的格式语句。这些对产(样)品质量进行评价的若干个格式语句均为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前对系统设定,其中首条结论语为系统默认,不需人工操作,其他几条需由检验人员或报告审核人员选择确认。普通检验项目与特定检验项目功能模块的质量评价原理基本相同。

对于单项评定,系统是在第一步对每一项目自动给出“合格”与“不合格”的判别完成为止,不再进行以上综合评定的第二步——产(样)品的综合质量评价。

5其他运行优势

5.1灵活可变的可维护性

本系统程序所包含的标准内容等数据与信息,具有很强的可维护性。在程序运行之前,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业务特点对系统内的数据进行更新完善,对于新发布的标准数据可自主添加维护。

5.2便捷的业务扩展及授权管理功能

本系统理论上对产品管理及分类管理可以无限扩张,只要在数据库维护中通过添加新产品分类及产品标准并数据维护,即可便捷地进行业务扩展而不需作出其他特别设置。当系统的功能模块不能满足用户需求时,平台编制者还可按要求为用户编制添加新的功能模块。

系统通过实验室管理设置,可轻易地按照工作分工使产品标准在产品分类和实验室之间进行转移,很便捷地实现检验业务的重新分工与管理。

系统的人员管理是通过管理员分级授权实现的。检验机构可对产品检验运行各个环节所涉及的人员,按其所处岗位和职能分委托、检验、二级审核、三级审核构建人员管理表。机构及实验室的领导或技术负责人可以通过系统管理员授权对各级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管理,每个工作人员只能在其获得授权的范围内进行操作。

5.3对标准免背书优势

产品的质量检验与报告,每次都会涉及大量的产品信息和标准数据。本系统在检验运行中会自动显示所涉及的标准代号、产品规格、检验项目名称、技术要求、计量单位等,免除了烦琐枯燥乏味的对标准查阅背书工作。

5.4对数据统计管理优势

对于检验中发生的各种数据,只要认为重要,用户可以很容易地点击鼠标,实现数据统计与管理的目的。目前系统中已设定的数据统计内容包括:客户信息统计、协议书统计、检验报告统计、产品统计、标准统计、检验项目统计、工作人员统计、实验室数据统计、报告错误统计、项目错误统计等等。

(作者单位:陕西省纤维检验局)

猜你喜欢
运行效率
建立有效内控体系?提升企业运行效率
CFB锅炉运行效率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讨
影响电厂锅炉运行效率的因素及对策分析
基于重采样粒子滤波的目标跟踪算法研究
基于大数据的电网综合评估系统研究与开发
以督察督办为抓手提高行政运行效率
电力配网调度管理实践及其技术探讨
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技术分析
探析HXD3型电力机车电气室除尘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