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由来

2009-08-31 08:17
作文周刊·小学三年级版 2009年40期
关键词:茱萸重阳节重阳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9课)中的九月九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的说法来自《易经》,书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所以叫“重九”,又叫“重阳”。

“重阳”节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以前。战国时期的诗人屈原在《远游》一诗中就写有“集重阳入帝宫兮”的诗句。到了汉朝,据说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残害后,戚夫人的侍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后与一平民结为夫妻,她在与人闲谈中说到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饮菊花酒、吃蓬饵、插茱萸,以期长寿。后来,这个习俗就在民间广泛流传开来。

现在,九月九日登高、赏菊、插茱萸、吃花糯等习俗已成了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韩加春/供稿】

猜你喜欢
茱萸重阳节重阳
重阳节——登高远眺,遍插茱萸
陪爷爷奶奶过重阳节
怀念一枝茱萸
刘秋梅
重阳节
重阳节为什么称为“重九”
重阳节
吃重阳糕
漫话茱萸
茱萸,请给我一个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