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与社会双重压迫下的死亡

2009-08-31 02:13彭晶晶
文教资料 2009年18期
关键词:奥赛罗西奥苔丝

彭晶晶

摘要: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堪称戏剧史上的巅峰之作。与众多悲剧作家只注重渲染悲剧结果,造成恐怖和震惊不同,莎翁的悲剧一直努力探求着造成悲剧的原因。《奥赛罗》作为莎士比亚众多悲剧作品中的一部典范之作,造成其悲剧的原因更是纷繁复杂。本文从人性和社会两个方面分析造成《奥赛罗》这场悲剧的原因,力图体味莎士比亚的悲剧带给我们的伟大、遥远的东西。

关键词:《奥赛罗》悲剧人性种族矛盾

莎士比亚剧作的伟大,在于其对人性的关注。对于长期受基督教思想禁锢,长期关注神而忽视人的欧洲来说,莎士比亚作品中对人性的思考、审视,实在是一个伟大的创举。这一创举在《奥赛罗》中得到了切实的践行。造成《奥赛罗》悲剧性结局的原因,首先就应该从人性这一方面进行思考。

首当其冲的,当然是这场悲剧的总导演——伊阿古。这个外貌看起来善良、正直的旗官,实际代表的是人性中狡诈恶毒的一面。第一幕第一场中他就对洛德利哥说:“要是我脸上的笑容竟会泄露了我肚子里的念头。那么我接着就会把我的心掏出来,钉在这袖口上,让乌鸦飞来乱啄了。”“我并不是我”,这是他的人生信条。几乎在所有人面前,他都显得如此忠诚可靠。他尊重他们,为他们的切身利益着想。可实际上,他鄙视周围一切的人。在他眼里,苔丝狄蒙娜是放荡的娼妇,卡西奥是风流自赏的书呆子,奥赛罗是头没脑子的疯牛,洛德里哥只是任他牵着鼻子走的蠢驴。

因为奥赛罗没有任命他为自己的副官。而让卡西奥捷足先登。于是,伊阿古便在这群他不屑一顾的人身上尽展自己恶毒的手段。在奥赛罗与苔丝狄蒙娜约会的晚上,他吵醒勃拉班旭,用下流的粗话将女儿私奔的消息告诉这位元老,并用看似打趣的话语火上浇油,企图利用勃拉班旭给奥赛罗和苔丝狄蒙娜的婚姻造成致命的打击。他灌醉卡西奥,并设计了卡西奥与蒙坦诺的的争斗,这使卡西奥丢掉了副官的职位,而伊阿古自己却扫去了晋升之路上的一块绊脚石。事后,他叉怂恿卡西奥去见苔丝狄蒙娜,苔丝狄蒙娜答应为卡西奥说情。但与此同时,伊阿古正利用着卡西奥与苔丝狄蒙娜的这次会面,挑起奥赛罗的怀疑与嫉妒。之后的“手绢事件”更是让奥赛罗陷入无尽的痛苦。而卡西奥与苔丝狄蒙娜也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伊阿古,他的狡诈、恶毒,推动着人们一步步迈向悲剧的结局。

主人公奥赛罗骁勇善战,有大将之才。他面对勃拉班旭的挑衅谩骂时的宽容镇静,面对苔丝狄蒙娜时真挚的爱情,处理卡西奥斗殴事件的冷静讲原则,都值得读者的肯定和赞扬。但他也存在着弱点——轻信、嫉妒。于是他美与丑的双重人性就成为造成整部戏剧悲剧结局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伊阿古在看到卡西奥与苔丝狄蒙娜的会面后说出一些捕风捉影的话时,他便开始动摇。虽然嘴上还在说着“我始终相信苔丝狄蒙娜是规矩的”,但在他的心中,已经轻易地接受了伊阿古的谗言,所以他会对伊阿古说“要是以后你还看到什么,让我知道,叫你妻子也留心一下。”此时,他的轻信已为这场悲剧埋下了祸根。接下来。伊阿古利用那一条手绢,在奥赛罗面前导演了一场好戏:手绢去向的解释,卡西奥谈论碧央加时的得意之色,还有卡西奥手持手绢的情景。这一切,都使奥赛罗嫉妒之心顿起,这位经得起战火无情考验的战士可经不起爱情上的打击。于是,这种嫉妒之心使他起了杀念。他最后派伊阿古去除掉卡西奥,而自己则亲手将苔丝狄蒙娜扼死在床上。

苔丝狄蒙娜含冤而死,而奥赛罗却在这时才发现自己是被伊阿古所设计欺骗了。可是一切已成定局,无法挽回。此时的奥赛罗,轻信、嫉妒的人性已不再主导他的灵魂,控制他的行为,他人性中最美的一面再次显示出来,他面对众人依旧是如此镇定。对于整件事情,他的要求只是“呈报这一段不幸的案情,在公文上实事求是地讲到我,不必为我开脱,也不要故意糟蹋我。”然后,他举刀白刎。对于爱情的真挚不容许他在这世上苟活,他要从容赴死。奥赛罗,他轻信嫉妒的人性害死了苔丝狄蒙娜,她对于爱情的真挚也让自己别无选择地走向了毁灭。

伊阿古的狡诈、恶毒可恨,奥赛罗人性中美丑的冲突让人感到可悲,而苔丝狄蒙娜人性中的弱点对于这场悲剧的推动作用却实在值得我们深思。整部剧中,苔丝狄蒙娜给人的印象完全是一个无辜者。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被人陷害,最终被自己深爱的丈夫活活扼死在床上。但是。“元辜者”同样要对这场悲剧负责。

戏剧的开头,苔丝狄蒙娜向我们展示了她人性中耀眼的一面。她有开明的思想,能克服种族偏见而爱上~个摩尔人。第一幕第三场中,她对公爵说的那段话“我透过了他的心。再看见他的人。我已经把我的灵魂和命运献给了他的荣誉和他的英雄事业。”说明了苔丝狄蒙娜的爱情观是超越了肤色、种族,注重人性本质的进步的爱情观。她还是那么的勇敢,在勃拉班旭质问自己时,她当着众人的面宣布“我母亲对您尽了做妻子的责任,把您看得比父亲还重,我也就该有权利对这个摩尔人,我的夫君,尽我应尽的本分。”公然反抗自己的父亲,使勃拉班旭受到当头一击。可是,随着剧情的发展,苔丝狄蒙娜人性的弱点逐步展现了出来,她暂时的勇敢消失了,她变得软弱起来,面对丈夫,她采取的是逆来顺受,屈从的态度。当奥赛罗面对她神情暴躁时,她想尽办法为他开脱。“您身子不舒服,可真叫人担心。”“一定是威尼斯的什么国家大事,或是塞浦路斯发现什么阴谋,扰乱了他清明的神志。逢到这种情况。人往往会在一些小事上找岔子。也不管叫他们心烦意乱的是那正经大事。”当奥赛罗责骂侮辱她时,她不再像以前那样勇敢反抗,而是认为“他这样对我是应该的,完全应该的,我从前做了什么事,犯了什么错——哪怕一点儿疏忽,才叫他这样生气?”“大人管教小孩儿,不能太宠爱,免不了要对他们稍微严厉些;他也可以这样责备我,因为我就是个该受管教的孩子。”甚至在奥赛罗要杀她时,她也只能苦苦哀求“明天杀我吧……让我活过今夜!”“让我再活……半个钟点!”在奥赛罗执行完他的恶行后,她依然对自己的丈夫那么顺从,对爱米莉亚这样解释自己的死,“没有谁——是我自己干的。再会吧,我那好丈夫跟前替我问好一噢,再会吧!”她从开明勇敢到软弱屈从,这种转变,这种人性中弱点的凸显,使她自己渐渐走向了死亡,也引领奥赛罗向死亡不断靠近。

莎士比亚剧作中遥远的东西,就在于他并没有因为自身处在那个社会之中,就“当局者迷”,对那个社会的弊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相反,他仿佛是一个站在遥远地带的“旁观者”,冷静明晰地洞察着一切。在他的剧作中社会因素往往是推动情节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是导致戏剧最后结局的重要原因。《奥赛罗》也不例外。

“《奥赛罗》的悲剧故事发生在一个种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这种种族矛盾是导致这场悲剧的隐形杀手。虽然它常常为人性方面的原因所掩盖,但却不能为我们所忽视。”

整部戏剧中。种族矛盾其实时时刻刻都有所展现,它主要体现为白人的种族优越感,对于黑人种族的歧视。虽然奥赛罗是一位英勇无比、屡立战功的将军,剧中人们也

常常称赞他为“勇敢的摩尔人”“英勇的奥赛罗”。但这只是针对他的战功而言的,威尼斯不会平等地把他视为自己社会的一分子:他的不同的种族背景,他黝黑的肤色是一道不可跨越的鸿沟,横在他和威尼斯社会之间。戏剧开头,当苔丝狄蒙娜决定要成为奥赛罗的妻子时,伊阿古是用这样的语言向勃拉班旭通报这件事的“哎唷,太爷,府上失窃啦!真要命,还不赶陕披上您的袍子!您的心儿碎啦,灵魂掉落了一半啦。就在这时候,这当儿——正好这一刻里,一头老黑羊正在跟您那小白羊交尾哪。快起来!快起来!快打起钟来,惊醒那班市民的好梦吧,要不然,只怕魔鬼要让您抱外孙啦。喂,起来吧!”言辞之中充满了讥讽。而勃拉班旭在得知女儿与奥赛罗的恋情后,更是坚定地认为是奥赛罗使用了魔道邪术,骗取了苔丝狄蒙娜的贞操。最后,这位老人还因为女儿选择如此“不可理喻”的婚姻而被过度的悲伤摧残致死。

至于公爵,作为威尼斯的最高统治者。他的观点可以说代表着整个威尼斯社会的观点。但剧中公爵的观点是值得读者去细细体昧的。奥赛罗与苔丝狄蒙娜恋情曝光时,塞浦路斯正受土耳其威胁,奥赛罗作为他手下一员勇武的大将,正是他急需的人才,他对其自然要有所庇护。于是,他劝慰勃拉班旭说:“事情已经闹开了,也就迁就些吧,人家说,有一件破衣裳遮身总比光着身子好。”听起来这是在替奥赛罗说话,但我们不难体会到其中的歧视成分。

就因为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所以伊阿古的挑拨听起来才如此合情合理“当初多少王孙公子来向她求婚,跟她同乡、同种、门当户对。照我们看,真所谓美满姻缘,可她一概回绝了。嘿,从这里您不是觉得有些反常、怪癖,不近人情?可是请原谅我,我这么说,并不就一口咬定;不过我不免在那里担心,有一天,她清醒过来,拿您跟威尼斯的哥儿比一比,会因此生了悔心。”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社会氛围,奥赛罗不免会产生种族自卑感。“我本来是个黑人,出言吐语不象公子哥儿那样文雅动听:也许我上了年纪,在走下坡路了——”,种族自卑感带来的不自信让他更容易轻信。于是,伊阿古只要用几句谗言,设几个诡计,奥赛罗的内心世界便坍塌了。而他内心世界的坍塌,也让苔丝狄蒙娜的命运,包括他自己的命运一起坍塌了。

“《奥赛罗》的悲剧故事同样的发生在一个女性地位极其低下的时代。在那个时代,女性被认为是轻浮的、卑微的,她们对于丈夫只有服从的义务,她们永远被排斥在社会的中心之外。对于女性的轻视、鄙视在当时人们的思想中早已根深蒂固。这一社会因素就是导致这场悲剧的另一个杀手。”

剧中,男性对于女性的歧视表现得十分明显。伊阿古这个大男子主义者认为“我们这个城邦的风气我是知道的,威尼斯娘儿们干下的勾当,只好天晓得,丈夫可不能看到;她们的清白良心不是发誓不干,而是干了却不让你知道。”对于自己的妻子艾米莉亚,他更是以“蠢婆娘”“淫妇”来称呼。还有卡西奥,在谈到碧央加对自己的爱慕时他这样回应“我跟她结婚?——什么?一个卖俏卖笑的女人?请你别那么小看我的头脑吧!我还没那么糊涂呢。哈,哈,哈!”话语中充满了不屑与鄙视。

女性在男性心目中是如此的形象、如此的地位,在这种绝对父权、夫权的阴影下,我们就有足够的理由去赞叹苔丝狄蒙娜那短暂的勇敢,并理解她为何会这么快就变得软弱,变得妥协顺从了。我们也就同样不难理解奥赛罗为何会忍心对自己的妻子痛下毒手。这悲剧性结局的发生也就显得如此顺理成章。

由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社会因素与人性因素的同时存在宣判了《奥赛罗》的悲剧结局。社会因素在某些层面上还影响甚至决定了人性因素的发展与定位,是导致整部悲剧的症结所在。

在一部简短的戏剧中,莎士比亚用一对特殊的夫妻的死亡,让我们思考了人性,思考了社会。当然在这些思考的之后或许还会有思想更加遥远的漫游。莎士比亚不愧为戏剧史上的天才!

参考文献:

[1]陆谷孙,莎士比亚专辑,上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

[2]莎士比亚著,方平译,奥赛罗,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3]袁德成,李毅,从莎士比亚到品特——英美作家创作艺术论,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4]陈民,西方文学死亡叙事研究,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奥赛罗西奥苔丝
蜗牛的梦想
《奥赛罗》
毛里西奥·德索萨巴西的华特·迪士尼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
极速蜗牛
论奥赛罗的“不可靠叙述”
图解“躯体标记假说”——松冈正刚对达马西奥The Feeling of What Happens的解读
《德伯家的苔丝》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德伯家的苔丝》
莎士比亚《奥赛罗》的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