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除弊病 提升服务 发挥功用

2009-08-31 02:13
文教资料 2009年18期
关键词:馆里古籍馆藏

胡 露

笔者因学习和工作的需要,有幸在多个高校图书馆古籍室借阅图书、参观学习,虽然借阅往往只看半天书,参观也是走马观花,但日积月累,对各高校古籍室,多少留下一些印象。总的感觉是多数高校的古籍室,不管其馆藏多少,特色如何,都能尽其所能,热情接待,为读者借阋和研究提供方便。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在少数学校的古籍室,我也看到一些问题,主要是对待馆藏古籍的态度以及管理的方法,让人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今简单总结一些所见的高校古籍室弊病,并提出一些改进方法:

一、抱残守缺。故步自封:

有些高校古籍室。由于历史的原因(比如学校历史不久,或虽然历史颇久,但经过院校及馆藏调整,或经过兵火风雨之灾),原先馆藏线装书并不算多,也没有多少珍本、善本,有的只是些普通本子,多数为清末、民国间石印本、排印本。存世量较大,既缺乏特别的版本价值,也没有很高的文献价值。更重要的是,古籍室整体藏书结构不完善,时常有门类残缺,甚至某小类的书,一本都没有收藏,而不少常见书,复本却达五六种乃至十多种之多。所以古籍室虽号称总册数过多少万,但实际种类却不多。而且许多小丛书,即使馆里有收藏,也多有缺本,或缺其中某一种或多种,或某种书缺其中某卷。另一方面有些古籍虽尚为完帙,但久经岁月,已经是书破线散,纸脆字蚀,无法借阅。遗憾的是,个别高校古籍室,尚未能认识到其馆藏古籍的局限性,进而设法改进,而是故步自封,总以为自己馆藏已经比较丰富,所以不需要再更新,不愿意再投入大笔资金去购进新印古籍,以至于年年岁岁书依旧,隔年去看,还是这么些书。长此以往,读者每次来借阅,都找不到需要的书籍,也渐越来越少,渐渐无怪乎门可罗雀。而馆里又以读者很少为由。拒绝添置新书。长此以往,恶性循环,书依旧,人渐少,古籍室便名存实亡。作为管理者,必须意识到,单凭这些原有线装书,是不能满足学校师生教学、科研需要的。只有大量购进、补充新影印或排印古籍,才能逐步完善藏书的结构,使得门类齐全,又能照顾特色,满足师生的需要。事实上,即使是珍本、善本收藏较丰富的单位,平时使用率最高的,也多是新印古籍,而不是原藏线装书。

二、束之高阁。拱若至宝:

有些高校古籍室总认为自己馆藏的某些古籍,历史较久、存世较少,是珍本、善本,是馆里的镇馆之宝,因此缃缥紧裹、锁钥高束,拱若至宝,秘不示人。读者前往借阅,辄以“这是善本,是文物,按照规定,不能借阅”来搪塞。收藏者不希望珍、善本因过多借阅而受损的心理,其实读者都能理解。不过关于古籍“藏”与“用”的关系,学术界已经讨论很久,早有一致观点:古籍藏而不用,便形同废纸。因为作为特殊收藏品的古籍,其主要价值还是书中的文献内容,其次才是古籍实物本身。如果因为某书是珍本、善本,就将其当宝贝一般藏着,不见天日,不让人借阅,不让人研究,不让人整理,其实这是对此书最大的不尊重,也是最大的浪费。同时,一旦遇到不可预知的灾难,如火灾地震之类,造成了损失,那就无法弥补了。既要提供给读者阅读、研究,又不想对古籍造成伤害,有什么好办法呢?愚以为科技在进步,现在完全可以将善本通过数码拍照等方式,将善本数字化,或存人电脑,或刻成光盘,或将照片打印,制成复制品,以供读者阅读、研究,这样既能满足读者的需要,也无碍于珍本、善本的收藏与保护。当然,最好的办法,是购置到某些善本的新影印件,让读者阅读和研究;对于馆藏的孤本,馆里如果能够以广阔的胸襟,同意影印出版,则可化身亿万,更好地达到保护目的。

三、漠然置之。弃如敝屦:

某些高校的领导包括图书馆领导,认为现在已经是二十一世纪,知识爆炸的时代,是信息社会,经济社会,一切当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包括开设专业,凡是脱离现实的,不能直接创造经济效益的专业,比如传统的“三古”专业,已经越来越没有出路了,应该尽量少开设,少招生。正因有此观点,学校在资金上也自然会减少支持,在建设上自然会不加重视。在他们心目中,收藏着那么多破烂老古董的古籍室,纸质发黄,积灰盈寸,平时也少有读者问津,其价值也就自然无足轻重,不如让其自生自灭算了。于是没有一个领导去关心其收藏和研究情况,数年也不见下拨专项保护资金与购书资金,古籍室真的在发展大潮中自生自灭了。其实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传统文化研究悄然升温,许多地方都在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大市,对古籍整理、地方文献研究等越来越重视。而开展好古籍整理、地方文献研究的前提就是拥有较完备的文献资料,以及由这些文献资料锻炼出来的“三古”人才。高等学校平时不重视古籍室,不加大藏书建设和保护、研究力度,最终只会自食苦果。君不见,有些地方和高校原本古籍整理基础薄弱,偏要跟风而上上项目,结果整理的地方文献出版了,却讹火满纸,灾梨祸枣,唐突先贤。倘若平时注重古籍的保护、研究与利用,注重培养人才,便不愁古籍研究与整理后继乏人了。

四、管理混乱。散失颇多:

有些高校图书馆古籍室,明明藏书目录或电脑检索中有此书,但前往借阅时,无论怎么找,就是找不到。究其原因,无非有三,一是此书尚在馆,但因收藏、编目、排架混乱,虽有索书号之类,但书不在其位,难以找到。二是此书被借出馆外,一时难以追回。虽然馆里有规定,古籍不能借出,但面对有些资深教授时,碍于情面,只得借出。借出后,却迁延不还,他人再想借阅,就很为难了。三是此书已成私人收藏。此前管理不严,有些古籍便经多种渠道散失在外,或成为少数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私有,或成为某些老师的珍爱,所以虽然早期的书目上赫然著录,但如今挖地三尺,也难觅其踪。所以某些高校,有必要严格制度,改进方法,加强管理,堵住漏洞,使珍藏多年的古籍保藏完好,继续发挥作用。

五、馆藏分散。各自为政:

有的高校图书馆馆藏古籍由于历史原因,分藏于几个单位,如学校图书馆有几个校区,都有部分古籍,中文系、历史系也有部分古籍,某些教研室也有一点收藏,而新购进的影印古籍,比如四库系列的大部头丛书等,因为各部门出资等问题,收藏更是散乱,往往影印《四库全书》收藏在古籍室,《续修四库全书》收藏在文学院,《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收藏在特藏部,《四库禁毁丛书》收藏在历史系,《四库未收书辑刊》又收藏在工具书室……读者要研究某些个问题,有时几乎得将所有部门跑遍,费时伤神兼劳力。而若是需要用某书的两个版本进行对校,不巧又分藏两地,再加上两书都禁止复印,就更无计可施了。如果相关部门协调一下,将相关书籍归拢一处,管理和借阅都会方便许多的。

六、管理乏人,借阅困难:

也许是认为古籍室利用率不高,也许的确是编制有限,腾不出人手,某些高校图书馆古籍室或院系资料室没有专人管理,只由其他阅览室兼管,有人借阅时,临时开一下门。或者虽设了专人管理,但又有其他兼职。因平时来借阅的人较少,主要精力基本用在兼职上,兼职反成为主业。这种情况下,读者前往借阅时,往往管理人员不在其岗。好容易辛苦找到,却告以“对不起,我正忙他其事,没空接待,请改天再来”,读者便枉自空跑一趟。正因无专职管理人员,造成读者借阅不便,不愿前往借阅。而管理方因为借阅率低,也不愿意设立专职管理人员,如此恶性循环,最终古籍室形同虚设,虽有若无。

七、借机收费。狮子开口:

有些高校图书馆的古籍室,规定不对校外借阅,美其名日:“以减少频繁借阅对古籍的损害。”往往有读者至此碰了闭门羹,便扫兴而去。但是稍知内情者,如果愿意付上不菲的资料费,比如拍照每页几元,乃至十几元、几十元,待遇就不相同,甚至你想全部复制也并非不可能,这也有美名:“适当有偿服务,以补充经费的不足”。甚至个别地方,如果请馆领导或者管理员吃一顿饭。将古籍借出馆去复制,也有可能。这样的松散管理,一方面容易中饱私囊,造成腐败,另一方面也易使古籍馆外受损或散失,后果显然非常严重。作为管理方,一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度规则:哪些馆藏不对外开放,哪些馆藏校外人员,可凭介绍信借阅,哪些馆藏可复制,哪些不可复制,都必须有明确可参照执行的规定。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教育,不得发生擅自借出的现象,以保证馆藏的安全。

当然,以上也只是少数现象,也许并不普遍。在某些领导和管理人员眼里,可能只是小细节,但对于满怀希望前去借阅的读者来说,这却是实实在在的大问题,造成的是真真切切的大麻烦。要消除这些弊病,其实也不难,只要相关学校及图书馆领导、管理员及时更新观念。努力改变看法,尽量加强管理,真正注重建设,多一点理解,多一些投入,多一份关心,相信这些现象一定会彻底改正,读者会得到更多的方便与愉悦,高校图书馆古籍室也一定会焕发生机,为高校师生的学习与研究,以及新时期的文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馆里古籍馆藏
馆藏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关于版本学的问答——《古籍善本》修订重版说明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图书馆里排排坐
时髦美术馆
关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我是古籍修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