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白诗歌中的月意象

2009-08-31 06:46
文学教育 2009年8期
关键词:李白意象月亮

常 彦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中有很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极大地丰富了李白诗歌的艺术蕴含,他的作品的艺术个性是独一无二的。特别是月意象在李白的诗作中反复的出现,其使用的次数之多,频率之高,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成为李白诗歌鉴赏中的一条绚丽的风景线。

据《全唐诗》统计,李白的近千首诗中涉及月亮的就有400多首,仅“月”的意象就出现了336次,纵观李白所有的咏月诗歌,在他的笔下,月亮有各种形态的月、各种色彩的月、各种景物中的月,各种地点的月、各个时节的月等等。在李白的咏月诗中,月意象具有丰富的意蕴。像陶渊明的“菊”、陆游的“梅”一样,成了诗人的化身。

一.“月”负载了诗人执着的理想追求

“月”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用得最多的意象之一,然而李白诗中的“月”绝非现代意义上的自然月,而是借“月”传达诗人无限的情思和心绪。诗人曾有着“济苍生”、“安社稷”、“忧黎元”的远大政治报负和人生理想,其诗中多次以大鹏自喻,“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正是其远大的志向、报负的生动反映与形象写照。但是他那种“不屈己,不干人”的平交王候的狂傲而张扬的个性导致了被“赐金放还”,遭受到最严重的人生挫折,但他却绝不因此而屈服。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他明白地宣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为坚持自己的理想绝不奴颜婢膝,表现出对统治者的蔑视和决绝的态度,并坚持寻找自己理想中的世界:“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表现出对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

李白之所以选择明月作为自己感情交流的对象,是源于他现实生活中的孤独与尴尬;他渴望功名,却仕途坎坷;他追求自由却备受压抑;他向往人格平等,却在森严的等级中举步维艰。月亮皎洁、纯净和冰清玉洁,李白像古人一样也经常用月来象征人的高洁品质,使其诗歌表现出一种人格力量和个性魅力。“了见水中月,青莲出尘埃”(《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写水中月如青莲出污泥而不染的芳洁本性,以比喻升公“济人不利己”的清廉的正直形象。其中也暗含了诗人自己的人格追求。“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明月”(《行路难》其三),劝人淡泊名利,要善待他人和自身,不要追求所谓清高等等虚名。他在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非凡自信的同时,追求的是一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独立人格。

二.“月”渲泄了诗人无限的心悲情愁

李白生性洒脱不羁,潇洒飘逸,但在他的内心深处,却潜藏着一股浓烈的心悲情愁。其实。自古以来,多才、多情、多愁是中国诗人共同的个性特征,而李白式的情愁表现得尤为突出。李白式的渲泄愁情不是直露的,而是以委婉含蓄、深厚细腻的笔触,对一些客观事象来进行渲染的,月亮这一意象,渲泄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万种情愁。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月下独酌》)

这首诗借月下赋诗抒发内心的苦闷情绪。诗篇描写月下独酌情景:月下独酌,本是寂寞的,但诗人却运用丰富的想像,把月亮和自己的身影凑合成了所谓的“三人”。从“花”想到“春”,从“酌”到“歌”、“舞”,把寂寞的环境渲染得十分热闹,不仅笔墨传神,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诗人善于自己排遣寂寞的旷达不羁的个性和情感。从表面上看,诗人好像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充满着无限的凄凉。诗人孤独到了邀月和影,可是还不止于此,甚至连今后的岁月,也不可能找到同饮之人了。所以,只能与月光身影永远结游,并且约好在天上仙境再见。妙在以孤独之苦写乐,以乐映衬孤独之苦,使其苦更甚。他先以“我”的孤独来写月,再以月的孤独来看“我”的孤独。他面对空中之月独酌,在这欲有人却无人相亲之际,他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轻巧地把月亮人格化了,使本不与他相亲之月成为与他相亲之月。然而,月的不知饮酒,意味着它的不知人间,尽管李白表示“行乐须及春”,透露出人生应该及时行乐的消息,但在他与月的欢乐之中,总让人感到有一些淡淡的、难以言状的悲愁。李白的人生孤独感是相当强烈的,月的孤独,让李白深悟了自我的孤独。

三.“月”折射了诗人深刻的哲学思考

“青天有月几时来?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阕,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

全诗意绪万端,随意挥洒,处处脉络贯通,精气回转。“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以自我的有限生命形式和月所代表的无限生命源流的对照的方式,写尽了人世的短暂及宇宙之无穷,这是全诗的核心。诗人从空间感受到时间感受,将人与月反复对照,又穿插景物描写与神话传说,塑造出一个崇高、永恒、美好、神秘、奇妙的“月”形象,以展示诗人孤高出尘的心灵。深奥的哲理,化成了美好生动的形象意境。

月是美好的、永恒的,人的生命同样美好,然而生命的美却是短暂的、无常的。从短暂的、无常的生命中,诗人领悟到了永恒是宇宙的一种基本形态。表明诗人已经能从个体生命的窠臼中摆脱出来,放眼无穷的宇宙长河,从中体验到一种超时空的永恒,所以李白说“人攀明月不可得”。诗人又由宇宙的永恒和生命的短暂、无常联想到历史的兴亡,上升为一种历史哲学。“梁王已去明月在,黄鹂愁醉啼春风。”《苏台览古》:“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这两首诗都是诗人游览各名胜古迹后的怀古之作。梁王已去,六朝风光不再;苏台荒废,当年繁华已歇;物是人非,惟有江月不败。诗人抒发的是对物是人非、沧桑巨变与历史兴亡的深沉感叹。明月,已成为目睹梁王、吴王由盛极一时的辉煌走向衰败、灭亡的沧桑巨变,朝代更迭,历史兴亡的见证人。明月依旧在,而当年曾不可一世的梁王、吴王除留下其荒坟野丘外,已化作历史的烟云散去。

四.“月”突现了诗人高超的创作艺术

在诗歌中,诗人用不同的笔触,塑造了不同的月的特点,体现了诗人高超的创作艺术。“抱琴时弄月,取意任无弦。”(《赠崔秋浦三首》其二)“抱琴”在月下弹奏本身就非常淡雅,然而这些弹奏却是“取意任无弦”,没有定型的曲调,只是随意的弹拨,这种宁静可以说是已经静到空明的境界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这首家喻户晓、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名篇,流露出的是诗人沦落天涯、眷恋故乡的那份深情。诗中以霜来形容月,通过举头望月,低头思乡的典型描写,勾勒出了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清泉映疏松,不知几千古。寒月摇清波,流光入朱户。对此空长吟,思君意何深,无因见宏道,兴尽愁人心。”(《望月有怀》)

月色欲尽花含烟,月色如素愁不眠。(《长相思》)

在诗中,李白通过对月的宁静的气氛的塑造和渲染,勾起人们潜意识的惆怅,而又让人们于这种潜意识的觉醒中生出一种新的享受。

作为咏月的集大成者,对其后的苏轼、辛弃疾、李商隐等人的咏月诗词创作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辛弃疾的《木兰花慢》、李商隐的《代赠三首》(其一)。总之,从某种意义上说,李白诗歌中“月”的意象的创作艺术表现了巨大的魅力,在李白之后的中国历史上,月亮与思乡情结、望月怀乡成为了中国文人所共有的心理情结。对于千万游子来说仍忘不了仔细品尝那月夜宁静下的思乡愁情,只是没有李白那么细腻那么清彻罢了。

袁行霈先生指出,“诗的意象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最能见出诗人的风格。诗人有没有独特的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建立了他个人的意象群。一个意象的成功地创造出来以后,虽然可以被别的诗人沿用,但往往只在一个或几个诗人的笔下才具有生命力。以至这种意象便和这一个或几个诗人联系在一起,甚至成为诗人的化身。”分析和探讨李白诗歌中的月亮意象及意韵,对于全面认识和理解诗人诗歌创作的多样化艺术风格和鲜明个性特色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李白诗歌艺术烟波浩淼中,月之意象像一束光线指引着我们走向诗人的艺术殿堂,领略到了矗立在那殿堂里的一尊尊神圣的神灵。月之意象像一把钥匙,穿越了民族文化内核,开启了诗人心灵的大门,读懂了诗人高尚的人格和审美情趣。同时,这也使得中国文学史发展的长河中多了一道绚丽的风景——月文化。

常彦,河南濮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科学系教师。

猜你喜欢
李白意象月亮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来自林间的风
诗仙李白的归宿
月亮满不在乎地发胖
与月亮来个亲密接触
倒下的那一刻
砸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