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作文情境的创设

2009-08-31 06:46
文学教育 2009年8期
关键词:课本剧想象情感

严 峰

提起作文,就是学生怕写,老师难教,尤其是课堂作文,学生更视之为洪水猛兽。因为课堂作文,学生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按老师的命题或标准去“做”文,学生往往会因为生活面窄,没有实际生活体验,而闻之色变。学生真的是没有经历,无料可写吗?不是。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那么如何让学生

从这种作文困境中解放出来,解决无“米”之难呢?我认为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一.课堂表演,激发情感。

作文时,很多学生缺乏真情实感,或移花接木,抄袭套用,或凭空捏造,为文造情。这并不是他们缺乏情感,而是“情感闭锁”,我们应该让他们“情有所动”,想方设法将埋藏在他们心灵深处的热情激发出来。我们在教学中,可用课本剧的形式,让学生置身境中,使他们触景生情。如我在《〈宽容〉序言》一课教学中,课前让学生自编自导了课本剧,上课前让他们的作品在全班表演,表演中,漫游者、一群守旧老人、无知山谷中的人们等人物形象表演得恰到好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锻炼了思维和语言能力,用心去参与体验了,当然也就有“米”可吹,并吹得血肉丰满了。

二.拓展思维,丰富情感。

写作是思维及其成果的物化,思维成功与否,关系着写作的成败。写作的梗阻,往往是思维滞塞所致,只有洞开了思路,才会文思如泉涌,因此,我们要使学生展开想象,拓展思维,来丰富其情感。

在文学作品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想象课文描写的意境,想象故事发展的可能结局,从而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如讲到《项链》一文结束时,我就引导学生进入情节,想象主人公得知项链是假的时的心理状态,为小说续尾。作文课堂上也同样设法发挥学生想象能力。一次,准备了一幅画,内容是两个通电话的人在流泪,没有人物的年龄和具体姿势,要求学生就图口头作文。学生们充分发挥其想象,表达了许多新颖独特的见解。这样的过程,都能使学生滞塞的思维得以洞开。

三.声情并茂,传递情感。

美的情景,通常是表现力极强的语言作为物质载体来体现的。我们课本中选编的众多篇目,有的肃穆安谧;有的典雅委婉;有的雄壮豪放。并且作品语言有强大的表现力和生命力,意境优美,情感动人,思想深邃,见解精辟,情操高尚,我们可以通过在课堂上,把握住课文的情感基调,把自己体验到的情感通过形象鲜明生动的描绘,优美、抑扬顿挫的声音和态势语言予以传递,通过营造出师生同喜同悲的和谐氛围,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让浓郁火热的情感,通过声音,神态,体位等流淌到学生心田,有效的把自己的情传递到学生的身上。

这样,通过情境的创设,无形地培养了学生的善于观察、感受生活的能力,培养了他们思维和语言的能力,激发起了他们写作的兴致,激活了他们的创作思维,由写作时的搜肠刮肚变成了思如泉涌,当然作文水品也就得到提高了。

严峰,湖南省石门县第五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课本剧想象情感
巧用课本剧演评发展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快乐的想象
一生
中职语文课堂课本剧运用现状的调查
情感
演出来的精彩不一样的风情
台上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想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