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顺永 李菲菲
21世纪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是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信息的竞争、科技的竞争、教育的竞争的时代。进行寿光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取决于高质量的基础教育,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必然呼唤高素质的教师。基于寿光教师研训网网络环境下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素质、塑造新型教师的重要途径,是教师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是整个教师培训体系中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
寿光教师研训网环境下教师培训的必要性
1.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手段
寿光教师研训网环境下教师培训的落脚点就是要改进全市各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升学校教育教学的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虽然以往的教师培训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大都脱离了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要,因而很少激起学校和教师的兴趣与积极性,效率低下。寿光教师研训网环境下教师培训的出发点是着眼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要,着眼于教材、教法、管理、师生关系中的“问题解决”。以学校和教师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依托现代教育技术,以其具体实践为落脚点,培训结果可直接转化为教学能力。
2.教师平等、宽松的交流平台
寿光教师研训网作为一种现代工具,在教师培训中可以为教师的自主学习提供最广阔的平台。一是交流对象更加广泛。不仅培训者与受训者可以自由交流,教师之间也可以进行交流;二是交流内容更自由。网上交流可以是实名也可以用网名,用网名进行交流少了许多担忧,会更自由一些。
寿光教师研训网环境下教师培训的评价
1.评价目的上,突出网络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评价不仅是要甄别和选拔学员,更要起到促进学员发展、挖掘学员潜能的作用。评价的过程中要尊重个性,鼓励创造,使每一个学员都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突出“以评价促进专业发展”的功能。此外,倡导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员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
2.评价过程中,体现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寿光教师研训网环境下的教师培训评价既重视学习结果,又注重学习过程。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主要让学员自己通过评价工具记录自己学习的全过程。评价提供自由、宽松的发展平台,使学员的自我潜能不断被激发。
3.评价主体上,强调主体的多元化和互动性
寿光教师研训网环境下的教师培训评价是根据学员的个性、特点、学习情况,因人、因时,采取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评价。评价的多元化可以通过学员自评与互评、小组间的互评、师生互评来实现,可以实现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成共识、共进,体现“教学相长”的理念。
4.评价方式上,做到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中应充分体现评价内容的多样化、评价主体的互动性等特点。既要关注学员的学业情况,又要关注学员综合素质的提高,让学员看到自己一步步成长的整个过程,从而找到发展方向与培训乐趣。
寿光教师研训网环境下教师培训的组织管理
1.建立组织机构,形成培训网络
网络环境下教师培训领导机构由各教育行政部门直接领导,负责对网络环境下教师培训的组织与实施。挑选对中小学教师现状比较熟悉的、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与经验的、热爱教师培训工作的人员担任培训工作。
2.建立机制,确保实施
任何活动的有序、高效进行,都离不开规范的约束。因此,必须建立网络环境下教师培训的相关机制,以确保培训活动的有效开展。培训中建立管理制度,由“网络环境下教师培训工作小组”负责落实方案的实施,对培训全程进行监控,保持与专家小组的经常性联系,帮助教师解决培训中的实际问题,提供相关信息供教师选择等等。
3.激励教师,主动参与
人们不仅需要学习,而且还必须想要学习。在参加校本培训的过程中,要尽可能触动教师“我要学”的学习动力,而不是“要我学”。校本培训过程中,教师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活动很多,有了强烈的学习动机,这些自主学习活动就会更容易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