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峰
利用网络资源与技术手段组织课堂教学,具有信息量大、交互性强,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创造性等优点。但在由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的过渡中,往往也会出现一些问题。
颠倒师生关系
有这样一节教改示范课:上课伊始,教师将课前准备好的教学提纲全部展示在屏幕上,然后让学生按教学提纲阅读和理解教材,并就教师提供的相关网站,让学生登陆查询有关资料,最后教师出示练习题,检测学生学习效果。评课中,执教者陈述了该课三大优点:一是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学生结合教学提纲查询资料的过程是学生思考的过程、提高的过程、自我建构的过程,这一过程有效地促使了学生“会学习”;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改变了“师讲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三是教师从“手口”并用中解放出来。
这样一堂对传统教学模式大胆改革的课,其创新意识是应充分肯定的。但在实践上,却陷入了误区:“学生的自学”,其实质是以“教师不讲”来改革“教师讲”,用“学生学”代替“教师教”。虽然肯定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但却否认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此其一;其二,学生由“学会”到“会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有一定的条件,没有“学会”何谈“会学”;其三,对有关重点、难点、原理,仅靠学生自我阅读思考,就要达到理解、运用、感悟的要求,从目前实际情况看,教学双方都不具备这种能力。
滥用现代教学媒体
笔者曾经观摩过这样一堂课:教师为了发挥网络教学优势,几乎挖掘了教材中所能运用的一切知识点,利用了一切所能利用的媒体,并让学生查询相关网站资料,进聊天室相互交流。课堂上热热闹闹,学生忙忙碌碌,但教学效果却一般。课后调查表明,学生印象最深的是热闹的场面、多彩的镜头,对学习的内容却恰恰忽视了。因此评价一堂课是否成功,不光要注重形式,更重要的是看教学目的是否达到。如果教师把精力都放在教学形式上,搞花拳绣腿,无异于舍本求末,本末倒置。
弱化网络功能
多媒体辅助教学最大的特点是信息量大,交互性、探究性强。如何用好网络教学资源,让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并展开人机对话,进行师生、生生交互是现代课堂教学需关注的焦点和热点。而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有相当时候,计算机成了投影仪,代替了板书、代替了挂图;网络资源成了论证“传道”的说明材料,忘记了探究、忘记了交互。简单化的处理使教学走向形而上学。与此同时,在享受网络技术带来的教学便利时,有的教师把传统的教学方式全盘否定了。而如果用辩证的历史的眼光反思传统教学,无疑会找到许多具有生命力的东西。寻找传统与现代的中介,进行充分整合才是科学有效的方法。
1.该出手时就出手
有这样一个课例,教学内容是“我国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教师在教学之前,先让学生查询有关网站:百分之百绿色家园(www.100green.com)、中国环境保护网(www.zhb.bov.cn)、天地人和(www.enviroinfo.org.cn)等等。在学生了解了有关情况后,让学生举手发言,谈感触讲体会,并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归纳环境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教师总结。整个过程流畅自然,既发挥了网络功能,又把传统教学中的讲述、发言、讨论、交流等方法发挥得淋漓尽致,教学效果相当好。其实,某些传统的教法之所以千百年沿用下来,必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对于传统的板书、讲解、讨论、阅读等方法,只要使用得当适时,就能起到网络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是合理有效的,该用就得大胆用。
2.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的主要目的有三:一是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激活内驱,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形成主动探究的心理愿望,增强学习过程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创新;二是突破重点、难点和疑点。运用现代技术,使重点形象化、难点简单化、疑点清晰化,帮助学生完成意义建构;三是提供多媒体化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参与讨论或实验,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中形成某种情感。如果教师仅注重了第一方面,而忽略了其他方面,把现代化电教工具用在学生已知或易知的知识点上,而重点、难点、疑点仍靠“一枝粉笔一张嘴”来解决,就是“好钢没用在刀刃上”。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CAI创设教学情境,组织学习材料,帮助学生思维,促进相互协作交流。教师应明确学生不是教会的,而是自己学会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带来的便利,逐渐从教学知识的传播与灌输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导师、意义建构的促进者、监控者,甚至是知识研究与探索的共同参与者。
积极组建集团军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教学无疑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革命,但到目前为此,真正能结合教材、适合学情的CAI并不很多。在实际中,教师制作一个优秀CAI,少则一、两天,多则一、两周,这对于广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无疑是不现实的。作为学校乃至教育行政部门,应牵头组建资源库,收集优秀教师制作的优秀课件,供广大教师下载使用,这无疑是省时省力之举,既互通有无,又经济实惠。
总之,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根据高效性原则,寻找共容的中间地带,才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