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志才 孙建琴
现代美育提倡有机地把知识性、趣味性、审美性和道德性融合起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全面掌握知识、开启智慧、陶冶心灵、培养高尚人格、得到美与善的熏陶。从审美教育的角度把握语文教学活动,并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是笔者进行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不仅为教师提供了高效的教学手段,也同样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大脑开发、智力培养、素质提高提供了有效途径。它使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图式,让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的审美对象,加快了美的信息速度、加大了美的信息容量,使学生直接受到美感熏陶,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巧用多媒体,品味语言美
在小学语课文中,诗歌用字凝炼传神、散文句式优美多样、记叙文中对话富有个性,即使是说明文也都富含理趣。我们可以根据课文需要适时选用相应的电教媒体,把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去发现、欣赏、品味文章中的语言美,其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既可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又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库存,还能增强学生的语感。
例如,《三亚落日》一课中有一段描写三亚夕阳渐渐投入大海怀抱的段落:夕阳一会儿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般温和,一会儿像个顽皮的孩子似的任性,一会儿又像个跳水员那样轻快、敏捷;而大海呢,则一时像硕大无棚的床面,一时像饱饮了玫瑰酒似的醉醺醺。那情那景实在是太美了!教学时,笔者借助多媒体分别出示这些比喻句,引导学生边读边根据作者打的比方展开想象,如同摄像一样,在头脑中定格一个个美妙绝伦的画面,最后再借助多媒体配以真实的三亚风光图片及合适的音乐,在配乐朗读与欣赏中,学生们对那些神形兼备的描写所赋予三亚落日无与伦比的美品味得更加深刻。
这节课,笔者借助多媒体,通过品词析句、阅读欣赏,引导学生了解了我国令人赞叹的自然风光,从而产生美的享受。在此和谐的品鉴过程中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语感,也使他们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巧用多媒体,体验情感美
语文是情感的艺术,情感是文章的生命。情感体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是最为活跃的心理因素,它既是语文审美感受的动力,又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在情感体验的过程中,学生会丰富感情、细腻情思、完善人格。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充满了优美的语言、感人的形象、崇高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因素。特别是那些名家名篇,无一不是集语言美与情感美于一体的上乘之作。教师若能借助多媒体从情感入手,便能使学生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激起情感的波澜,进入酿情、入情、动情的内心体验活动。
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生命桥》一课时,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悲壮凝重的音乐和羚羊们面对死亡却秩序井然的感人画面。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层层深入地感悟老羚羊勇于献身的精神及羚羊们团结协作的崇高品质。学生们面对音乐和画面一遍遍地表达着胸中涌动的激情,他们的朗读是发自内心与课文的共鸣,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正所谓教师情、学生情、课文情,“三情”共振情更浓。
此情此景此境,如果不借助多媒体,仅仅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教师再激情的诠释,再动情的朗读,也无法像这样深刻地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无法达到如此动人的教学效果。
巧用多媒体,感知形象美
美育一般以展现美的形象为手段,以达到培养人的崇高情感为目的。所以剖析形象是实施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基本途径。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穿越时空的限制,使课文中的榜样人物形象地再现到学生面前,用榜样们高尚的理想、高贵的品质、高尚的情操去感染、激励和鞭策孩子们为了祖国的美好明天而努力奋斗。
如《我也是普通一兵》一课,刘少奇面对两次危险始终镇定从容,要求大家“不能只考虑我的安全,抢救群众要紧!”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段话的含义,感受刘少奇同志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崇高品质,笔者借助多媒体,事先查找、播放了一些刘少奇同志的事迹片断。比如刘少奇同志为了投身革命,抛下子女不顾的事迹,这让孩子们深深感动。学生借助多媒体与历史对话,初步感受了人物品质。笔者在教学这一片段时,再适时播放少奇同志遇险时的录像片段,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假如是你遇到了这样的危险,你会怎么办?而后,影像中滔滔巨浪的上空出现刘少奇的画像和文字:“不能只考虑我的安全,抢救群众要紧!”在这样的换位体验中,学生更加具体真切地感知到一个伟人高大的形象和博大的胸怀。如此,就把语言的理解与认识情理结合起来、把文与道统一起来,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让融于鲜明形象、生动画面之中的情理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性格,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目的。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巧借多媒体的优越性,使学生对美的事物产生学习、领会、把握的兴趣,从多方面、多角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陶冶他们的审美情操。使学生在审美活动中阅读和理解文章,在文、情、理的交融中接受知识、发展语言,从而升华美的情感、培养美的想象、激发美的发现,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