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杜林

2009-08-28 09:09邱明生
江西教育A 2009年8期
关键词:杜林普教老同事

邱明生

杜林走了,走得如此匆忙,又如此从容!

2009年2月13日上午9时许,一位老同事突然给我来电话,说杜林走了!我一听就懵了。那怎么可能呢?前天上午我还和他通了电话,问他身体怎么样。他在电话里明明白白告诉我身体还好!并委托我向其他老同事问好,怎么一下就走了呢?消息得到证实后,我连忙约上几个老同事赶赴杜林家中,希望能最后见他一面。但我们还是去晚了,他的遗体已送殡仪馆了。我们只好向他的遗像鞠躬告别。

据杜林的家人介绍,他的身体一直不太好,患有肺心病、血管瘤等多种疾病,但他却一直不愿住院治疗。2月11日下午,看他神色不大好,家人便建议他去医院看看。没想到这次他欣然同意了。可一进医院医生就给家属下了病危通知单。13日零时58分,他的心电图便成了一条直线,人就像睡着了,一点痛苦的表情都没有,走得非常从容、非常安详。

杜林是我的老领导,也是跟我共事40多年的挚友。

我和杜林是在1964年认识的。当时,省政府为了加强对有关部门的领导和管理,成立了政治、财贸、农林、文教四个办公室,杜林和我分别从不同的单位调到省文教办公室。后来,省文教办公室撤销,他和我又先后调入省革委教育组,他任教育组中小学组负责人,我为一般干部。随后,教育组改为省教育厅、省教委,中小学组改为普教处。杜林先后任普教处副处长、处长,我则先后任科员、副处长,一直跟随、协助他工作。退休后,我又和他在同一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生活。40多年风云变幻,我和杜林却始终没有分开过。几十年的患难与共,使我俩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杜林称得上是江西省教育厅的元老。他17岁参加工作,然后随军南下。江西解放时,他参与接收国民党伪江西省教育厅。此后,他除在省文教办公室工作的几年外,就一直没离开过教育厅,终身从事江西的基础教育事业,为江西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之后,江西的文盲率达80%,7~12周岁的适龄儿童入学率仅20%。到杜林离休时的1991年,江西已基本普及初等教育,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6%。一些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县市基本普及初中教育,为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些成就的取得,首先应归功于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教育战线广大干部群众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同时,这些成就当中也凝聚了杜林的不少心血。

杜林是一位责任心极强的人,也是一位追求完美的人。不管做什么事情,他都力求尽善尽美。小到一份文件的拟定,大到一项政策的制定,他都要周密设计、精心安排。上个世纪80年代,江西省教育厅代省政府起草《江西省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条例》(草案),为了把条例制定好,他多次带领我们深入上高、南城等地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基层经济教育现状。为规划义务教育的实施步骤,当时存在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应分三步进行,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应分四步进行。为此,杜林组织有关人员多方探讨、反复推敲,最后确定了分四步实施的规划方案。实践证明,分四步实施的方案是比较符合江西实际的。

杜林在工作中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喜欢“磨”。过去,江西省教育厅每年都要召开几次有关普教方面的重要会议,此外,每年都要下达几十个赣教普字号的文件。每当这时,他的“磨”劲就上来了,不仅他自己要对会议材料、文件内容进行反复推敲,还要拉着相关人员与他一起关起门来“琢磨、推敲”,而且一琢磨就要“磨”到凌晨一两点钟。所以有人背地里给他起了个“夜猫子”的外号。

杜林出身于铁路工人家庭,17岁参加革命,一生勤勤恳恳、努力工作,虽然他没有显赫的官位,也没什么惊天动地的业绩,但他长期以来都受人尊敬,他的人生不乏可圈可点之处!

在向杜林同志告别仪式的灵堂上有一副对联是:对党忠诚鞠躬尽瘁两袖清风炳千秋;待人淳朴光明磊落一身正气昭后人。就对联的联律而言,虽然在个别字词的平仄上还有值得商榷之处,但就对联内容而言,我觉得写得很好,短短28个字,鲜明而准确地勾画出了杜林同志熠熠生辉、令人尊敬的一生。富贵荣辱等闲事,人品口碑最重要。安息吧!杜林同志。◆

猜你喜欢
杜林普教老同事
可 惜
上海新增36所“一校一品”特色学校
站在普教看职教
不好好工作才是最大的自私
见老同事感怀
“无籍”大学生杜林之死
我俩都是中国人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permeability of hydrogen isotopes in molten-salt
不认识
艺术职业教育“双接轨”, 值得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