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体手段 优化小学劳动课教学

2009-08-28 04:36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09年3期
关键词:知者劳动课菊花

江 涛

在小学劳动课教学中,巧妙运用多媒体手段,它对提高学生的学生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帮助教学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优化课堂教学,有很大作用。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一种心理因素,是学习的最佳状态。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好动,对事物的内部活动,对学生的目的、意义缺乏认识,是处于直接兴趣阶段。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我总是尽最大努力创设兴趣情境。让学生自己动手做,用直观的方法来引发学生的兴趣。但是总有些教学内容无法让学生自己动手,留下了遗憾。而如今有了教育远程资源,它给了我很大帮助。

例如我上“剪纸”一课时,首先利用媒体把我国传统的剪纸工艺展示给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起来。还有在教学《制作二十四节气表》一课时,用课件在屏幕上首先出现了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典型景象的影片,学生心中一下子就有了疑问:到底什么是二十四节气呢?二十四节气是怎么来的呢?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多媒体增强课堂示范

老师上课时如果用教具演示实验虽然形象直观,但效果较差,往往只是较近的学生能观察到教师示范操作的细节,而其他学生对教师的示范很模糊,甚至根本无法观察到。如果利用多媒体,可以对教学重点、难点进行解剖,突出技术点,那么学生不仅能仔细观察,而且能准确地掌握要领。

如“包布”是《制作小挂饰》一课的一个训练难点,选择不同颜色的布,分别贴在虎头、鼻子、耳朵和嘴唇上。所用的布都要比对应的底边,稍大一点。粘贴时,将布边包住底板边,反贴在底板背面。教师用常规的办法演示,学生很难观察到包布的详细过程。

利用多媒体把教师的示范动作放大、分解,老师随机讲解:事先要准备好透明胶,布蒙在底板上的时候,一定要把布蒙平整,然后将布边包住底板边,反贴在底板背面。学生看得很仔细,接着让学生模仿,加强了感性认识。

3利用网络收集有关资料展示给学生。

利用电脑网络收集有关资料,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兴趣。网络具有信息丰富、资源共享的特点,通过网络我们可以非常便捷地搜索所要的相关资料。

在《盆栽菊花》课中,我把在网络中收集的多种菊花的资料,通过多媒体把多种多样的菊花品种、各式各样的菊花形状展示给学生,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对菊花的喜爱之情,因而很多学生跃跃欲试,都想自己亲手种一盆菊花。

我在课堂上讲解种植要领,和学生一起种了一盆菊花。不少学生意犹未尽,回到家后,又缠着爸爸妈妈,种了属于自己的一盆菊花,从劳动中获得了乐趣。

4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电脑里的课件,利用拟人化手段,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获得深刻的印象,还可以根据图发挥想象。也培养了学习的创造力。

小学生的精力集中比较差,重复单调的教学手法容易使学生感到兴趣索然。把学生对象通过课件拟人化,使学生进入一个童话般的世界,与学生对象就有了一种近似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可以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游戏中学习,且根据情景发挥想像,创造出多种图案。

劳动课很多问题单靠老师理论上的讲解,学生很难听懂,会感受到枯燥无味。在劳动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就能有效地辅助教学,达到教学的目的,并且对培养学生劳动技能起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猜你喜欢
知者劳动课菊花
玉泉学子的趣味农场劳动课
劳动课真“独立”还需过“四道关”
菊花赞
古语积累
我真的很擅长睡觉
《论语》佳句精选
雏菊花
赏菊花
后知者
《太闲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