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小真 周 锐
● 编者按: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渐凸显。作为中央宏观调控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所在地,以及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和金融机构总部的聚集地,金融业已成为首都经济的龙头产业和支柱产业。
促进金融产业的发展对于发挥首都总部经济优势、科技文化优势,发展好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高技术产业,服务好中小企业、服务好“三农”、服务好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本期特别报道推出四篇文章:《北京金融业稳步发展》、《以监管创新助推首都经济》、《金融街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凸显实力》、《王力:北京全力推进金融中心建设》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向您立体展示首都金融发展状况。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金融动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断显现,从金融引发的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断蔓延,中国经济出现了明显的下行走势。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与全国一样,整体经济也出现下行。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在今年上半年已初见成效,整体经济出现了企稳回升的迹象。金融业作为北京第三产业中规模最大的行业,在国内外复杂的环境中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对整体经济的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 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在宏观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2008年11月5日至今,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宏观调控政策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主,并提出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
在财政政策方面,实施了证券交易印花税从3.5%下调至1.5%,取消了利息税,减轻了税负;增加出口退税,保持人民币升值,增加出口的竞争力。在货币政策方面,9月、10月、11月、12月连续下调基准利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008年10月27日还实施首套住房贷款利率7折优惠;支持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住房;取消了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的约束;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灾区重建、“三农”、中小企业等贷款。
随着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2008年金融机构存贷款呈现明显的下行走势,与全市经济的走势一致,2009年上半年,在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的作用下,贷款规模先于经济回升而迅速回升,为全市经济的回暖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 金融业成为推动北京经济回升的主要增长点
北京经济结构经过多年的调整和优化,金融业已经成为北京第三产业中的第一大行业,在本轮金融危机中,北京金融业经受了考验,在整体经济全面下滑的背景下,金融业增长始终稳定在总体经济增长之上,对总体经济的复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金融业总体规模迅速扩大。2008年北京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493.6亿元,比2007年增长9.2%,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增幅比上年同期降低13.1个百分点。2009年上半年,在国家宽松的信贷政策作用下,金融业增长速度迅速回升,实现增加值达到856.1亿元,增长22.9%,高于上年同期金融业增加值增长速度14.5个百分点,高于全市总体经济增速15.1个百分点。
金融业在经济总量中的份额不断提升。2008年,尽管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但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GDP及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仍然呈现不断提高态势,2008年分别达到14.2%和19.4%,比2007年分别提高了0.4和0.3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这一份额继续提升,分别达到16.1%和21.6%,比上年同期提升2.1和2.5个百分点
金融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2008年,金融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3.6%,拉动经济增长1.2个百分点;金融业地方税费收入增长48.5%,占全市地方税费及第三产业税费的比重分别为13.4%和15.5%。今年上半年金融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8.8%,拉动经济增长3个百分点,是整体经济回升的主要动力。金融业地方税费收入占全市地方税费及第三产业税费的比重保持了13.6%和15.5%的水平。总体来讲,金融业在金融危机下,保持了平稳增长的势头,对提升全市经济的总体规模、综合实力、增长水平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金融信贷不断扩大,金融结构得到优化
2009年以来,金融部门认真贯彻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北京经济发展的冲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是信贷投放大幅增长。2009年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4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4430亿元,是上年全年新增贷款的2倍。二是信贷结构向好变化。全市贷款总体呈现中长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增加多、短期贷款增加少的格局,但信贷结构逐步改善,票据融资比重降低。截至上半年,全市新增票据融资占全部贷款新增额的35.1%,比第一季度末下降了10个百分点,中长期贷款受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内需政策的驱动,新增中长期贷款2145.8亿元,同比增长1.5倍,占全部贷款新增额的48.4%。三是存款增长历史最高。2009年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18万亿元,比年初增加9620.1亿元,是上年全年新增存款的1.4倍。
■ 金融机构不断增加,金融资产迅速增长
北京市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并存的组织体系已经形成,金融机构更加健全,服务领域更加广泛。截至2009年5月末,全市共有金融业法人单位974家,其中:银行机构86家,占总数的8.8%;保险机构414家,占42.5%;证券机构111家,占11.4%;财务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租赁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362家,占37.2%。
北京市金融资产达到53万亿元人民币,其中:银行业达48.9万亿元,占全市金融资产的91.8%,同比增长28.1%;保险业1.4万亿元,占2.6%,同比增长18%;证券业0.3万亿元,占0.6%,同比下降42.1%;其他金融活动单位2.7万亿元,占5%,同比增长2.9%。
■ 银行业是首都金融业的重要支撑
从金融业的结构看,银行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虽然单位较少,但资产规模大,提供就业多。2009年5月末,北京市有银行单位86家,占全部金融单位的8.8%,其中,中央银行5家,商业银行74家,政策性银行7家。但拥有的资产达到48.9万亿,占全部金融资产的91.8%;吸纳就业11.5万人,占金融业吸纳就业的52.1%。
从金融业创造的收入看,2009年1—5月,北京市金融业实现营业收入2243.8亿元,其中,银行业实现营业收入最多,达到1188亿元,占金融业营业收入的52.9%;交纳的各项税费达到265.8亿元,占金融业交纳税费的80.4%,为首都经济作出了贡献。
2009年1—5月,北京市金融业向两个中心集聚的趋势更加明显,一主一副金融格局逐步形成。主要集中在以金融街为主中心区的西城和以CBD为副中心区的朝阳,分别拥有金融业法人单位211家和260家,占全市金融单位的48.4%。资产总计45.1万亿元,占全市金融业资产总计的85.1%。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北京金融业恢复先于经济的恢复,并保持了稳定增长的势头,对北京整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的作用。
(作者单位:北京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