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存林
课堂教学是学校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许多一线的政治教师也日益感到困惑:如何既要落实新课程理念,改变过去那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还又不能只教不导,搞那种放任自流的低效率的“放牧式”的教学。怎样才能找到二者的最佳结合点呢?笔者根据教学实践,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完善各教学环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以学生为主体”这是现代教学的新理念,要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就要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为教学的主体过程,作为构建教学模式的基础。新课程标准下的政治课堂教学改革要想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的突破,就要彻底改变满堂灌的现象,改变教学模式陈旧单一,以教师为中心的倾向。
在平时教学实践中,笔者根据“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从学校、学生实际出发,提出了“明示目标——自主学习——讨论探究——释疑解惑——练习提升”五环节的教学模式。所谓“明示目标”就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设计出要求明确、深浅适度的自学提纲,其中包括对学生自学的范围、重点和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重点地学习。“自主学习”就是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进行自主学习,独立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讨论探究”是指对其中学生通过独立阅读教材不能解决的问题和疑难,可与同学进行讨论探究,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加以解决。“自主学习”和“讨论探究”这两个环节是本模式教学活动的核心部分,主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当然在这活动期间,教师要行间巡视,对学习有困难或能力强的学生给予特别关注。“释疑解惑”是指对学生在自学、讨论过程中提出的疑难问题由学生或教师给予解惑,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练习提升”是指教师布置各种题型的练习,使所学内容得到巩固和掌握,并将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加以系统化、概括化;当然,对练习结果要及时进行评价,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实践证明,通过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实施,努力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给学生留足思维和实践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切实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学有所乐,真正能够促进政治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责编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