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广会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科技竞争,而科技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竞争.长期以来,由于各种特殊原因,我国教育以分数至上来评价学生,而忽视了学生的自身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初中数学教学一直处于应试教育的束缚之中,许多时候,我们教师把数学教得枯燥无味,学生学得愁眉苦脸.试问,这样的教学模式怎能使学生的基础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时代呼唤改革,教育需要创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课堂教学也随之发生了许多实质性的转变.通过近期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笔者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了一些思考与探索.
一、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本质
新课程体系在功能、结构、内容与实施等方面,都较原来的有了很大程度的创新和突破.应试教育的教学活动本质是传授知识、解答疑惑和培养能力.它是通过人对自然与社会的认识来认识的.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教学过程往往成了教师活动为主的行为过程,是教师在有选择地讲解、说明和演讲,教师自身也很自然地成为知识的代言人,成为了学生的效法与模仿的对象.而在当今信息时代,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说,学生记,“讲——听”的教学形式,已无法顺利完成传递大量新知识、新信息的文化任务.新课程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以课本为内容的师生双方教与学的共同活动,是以教学资源为中介的相互影响过程”.它是通过“对话”“交流”和“沟通”方式,在相互交换信息的基础上,促使“教与学的共同活动”得以持续.它强调的是“教师不仅仅是传授者的角色”,更主张“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和情感交流”.
二、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目标
当前,新课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改革,这是一场全方位的教育革命.它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全面育人,育全面发展的人,归根到底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得到全面的、系统的、持续的发展.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是要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效的学习过程.为此,我们应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遵循素质教育目标,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练习为主线的原则,采用“主导”和“主体”的最佳组合,进行严密而谨慎的教学.我们把教学着力点放在“激学”、“导探”上,努力实现“创新教”与“创新学”的和谐统一.
三、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实践
在实践中,我们感到如果继续沿用“讲——听”的模式进行教学,势必加大两极分化,造成大量的学生创新精神的缺乏,创造能力难以提高的恶果.为此,我们必须把教学活动关注的重点从教师传递知识转移到学生有效学习活动上来.如何才能促课堂教学使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呢?归纳地讲,我们教师应做好以下几点:(1)精心处理好教材,设计独具匠心的教案.在新课程中,教材与教参只是作为教学活动重要的参考资料,而并非唯一依据,学校和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环境、学生实际,结合自身对教材的透彻理解,加以灵活的处理,设计出独具匠心的教案,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生动性.(2)体现课程理念,过程流畅自然.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创设一种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环境,通过课前精心设计与课堂教师的恰当引导,构建一个自然流畅的教学过程.这样的课堂教学,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轻松而又紧凑地参与学习和思考,较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情感、智慧.(3)激发学生情趣,活跃课堂氛围.一堂好课应是教师努力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甚至可以议论纷纷,使课堂上人人参与,个个活跃,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都有参与的愿望,使每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发展.(4)展示教师素质,塑造教师形象.由于新课程要突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这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做好课堂组织者、引导者,而不是教材的代言人、知识的权威.课堂上,我们教师除了要组织和谐有序,表述言语精彩悦耳,展现漂亮的板书,呈现敏捷的思维外,还应增加课堂教学的灵活多变,网络媒体的合理使用,知识背景的广泛引用.(5)设计精美提问,延伸思维内涵.这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这节课绝大多数内容,而且还要让学生能学到其他更多的相关东西,使学生在上完这节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仍然在研究那节课的内容,感觉回味无穷,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爱好探究的个性,能够主动地加入课堂教学中来.
四、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要大幅度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关键是大面积转变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特别是差生.因为学习兴趣是学生认知需要的情绪表现,是一种带有强烈色彩的认知倾向,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和最活跃元素,它使学习活动变得积极.笔者多年实践总结出几种常用的方法:①语言引趣.如初一年级学生刚学到“方程”时,感到抽象难学.为消除这一心理障碍,教学中,可先列举一个引题:“鸡兔同笼,有头36个,脚100个,问有鸡兔各多少个?”这个引题别致风趣,学生顿时兴趣勃发,急切渴望答题.②以图引趣.有特色的图形能促进注意力的集中和刺激思维活动.如在讲“相似三角形”的第一课时,笔者先用三四分钟利用放缩尺画了一个小孩的头像,学生顿时满腹狐疑,抓住学生思维萌动、注意力集中、求知欲高的时机,进行愉快教学.③设问引趣.“思维总是从提问题开始的.”如“求证:顺次连结的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一般学生解决这个问题是不困难的.如再顺题深入提出:顺次连结梯形、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各边中点,如果对角线相等或对角线相等且垂直的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四边形分别是什么?这样精妙提问,使学生思路豁然开阔,愉快求知,并从中找出规律.
2.培养学生学习的良好习惯
习惯是在长期的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初中阶段是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而初一年级则是关键的阶段.为此,笔者注重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首先,培养课前阅读教材的习惯.刚上初中的新生最初不习惯阅读教材,就是阅读总是深入不下去,理不出头绪,既抓不住重点,也看不懂基本,更谈不上领会.一些学生对“读”这个字理解不够,因为对教材不但要读,而且要细读、要精读、要逐字逐句反复推敲,“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读完某一节后,要提炼重点,归纳要点,且对数学概念、定理和公式,还要进行必要的记忆.其次,教学实践证明,严格的常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进入初中后,则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具有较强的书面表达能力.因此,入学伊始,要求从学生完成作业中看出解题的思路、依据和逻辑思维能力.再次,培养学生收集错题的习惯.“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学生在平时作业和章节检测时,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错误,教师要深究这些错误的原因,分析形成过程,寻找预防及纠正错误的方法,使学生吸取教训,培养严谨学风.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大致可分为两层:一个为表层知识,它包括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等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个为深层知识,主要指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学生学习和掌握一定的表层知识后,进而学习蕴含于表层知识之中的深层知识,即数学的精髓.因此,我们教师必须在讲授表层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渗透相关的深层知识,才能使学生的表层知识达到一个质的“飞跃”,从而使学生超脱“题海”之苦,更有朝气和创造性.反之,如过于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而忽略表层知识的教学,就会流于形式,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也难以领略到深层知识的真谛.
随着新课标之数学教学理念的具体落实,需要我们教师大量创造性的劳动,需要我们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让我们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全过程参与,从中体验数学,发现数学,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从而全面提升初中数学质量整体水平.
(责任编辑: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