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骏
目前使用的CT扫描仪
目前,多排CT已经普及,它是采用2个或更多平行排列的探测器,利用同步旋转球管和探测器阵列的第三代技术装备而成。据悉,16排CT的性能是传统螺旋CT扫描仪的25倍以上。当今64排CT机已广泛投入使用,320排CT也已投放于临床。
多排CT具有更好的密度和空间分辨率、更快的扫描速度、更大的扫描容积,从单纯形态学诊断向功能性诊断推进,如脑和肺的灌注成像、动态心脏功能分析等。多排CT在扫描过程中可根据病人的体厚、密度状况,适时调整x线辐射剂量,做到x线剂量个体化,使低剂量和超低剂量的CT扫描成为可能。有资料证实:辐射诱导癌症剂量不成线性,只有阈值剂量率超过1Gy/年才会诱导癌症。
但是,如此低剂量的CT检查为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呢?这是因为CT技术如今得到了更广泛的使用,不仅是年纪小的病人,还拓展到了良性病变患者。所以,放射防护被认为是头等大事。
影响辐射损伤的因素
x射线作用于机体后引起的生物效应,受辐射性质、x线剂量、剂量率、照射方式、照射部位和范围的影响,也与年龄、性别、健康情况、精神状态、营养等有一定程度的关系,同时还存在组织对x线照射的感受性差异。
高感受性组织:造血组织、淋巴组织、生殖腺、肠上皮、胎儿。中高感受性组织:口腔黏膜、唾液腺、毛发、汗腺、皮肤、毛细血管、眼晶状体。中感受性组织:脑、肺、胸膜、肾、肾腺、肝、血管。中低感受性组织:甲状腺、脾、关节、骨、软骨。低感受性组织:脂肪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研究表明,儿童比成人对x射线更敏感。当成人的放射剂量用于新生儿或幼儿时,剂量效应上升50%以上。同时,儿童对于放射线影响的灵敏度是中年成人的10倍多,女孩对放射线比男孩更敏感。儿童的放射暴露癌症致死率,预计高出成人每剂量单位2-4倍,儿童快速的细胞增殖和自身更长的平均寿命,两者都会造成后遗效应的风险增加。
放射防护的目的与原则
放射防护的目的在于保障受检者和放射工作者及其后代的健康和安全,为此,必须建立剂量限制体系,包括辐射实践的正当化、防护水平最优化、个人剂量限值等基本原则。
辐射实践的正当化,是指医学影像学的放射检查必须具有适应证,避免给患者带来诊断和治疗负面效应;放射防护最优化,是指在保证患者诊断和治疗效益的前提下,所实施的辐射照射剂量尽可能保持在合理的最低水平;此外,还必须建立照射外防护,包括缩短受照时间、增大与射线源的距离、屏蔽防护,合理降低个人受照剂量与全民检查频率。
对于被检者来讲,首先要尽可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检查;扫描中尽可能地配合医生进行检查,并做好充分的检查前准备工作,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