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三思,巧解诗歌鉴赏题

2009-08-25 09:38陆阳禧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诗眼题干首诗

陆阳禧

高考诗歌鉴赏题一般要求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以及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由于诗歌反对直白,提倡幽微,加上学生平时对诗歌的兴趣和接触非常有限,临场鉴赏诗歌有不少困难。要解决这个难题,不妨先从以下三问入手。

一问作者和写作背景。

在考场中,由于时间紧,考生常常忽略与作者相关的信息和写作背景。其实“文因时而作”,作者以“诗言志”,诗歌无不烙上时代的烙印,如以考查得最多的唐诗为例:初唐,封建秩序、观念逐渐恢复正常,诗歌的题材由宫廷改变为都市的繁华,风格由纤细转为明快清新;盛唐,王维、李颀、岑参、高适等人的边塞诗集中反映了当时的积极进取精神,而李白的浪漫主义则是这一时期的最高成就;安史之乱的晚唐,则造就了白居易、杜甫等敢于正视现实、抨击黑暗的伟大诗人。了解这些知识,对于分析唐诗不无裨益。如果不认真了解背景,只是望文生义地乱猜想,难免会隔靴搔痒,甚至会得出相反的认识。如“春风又绿江南岸”(宋代王安石《泊船瓜州》),很多学生会以为是作者以愉快的笔调写诗人从京口渡江抵达瓜州,殊不知诗人此时因变法失败被罢相返乡,心情低落,“又”字不是着意写江南的盎然春色,而是以乐景写哀情,由时光流逝,感叹身不由己,有家难回。

二问意象。

即问诗歌中写了什么人或什么景物。学生对意象比较难理解,这是学习诗歌的难点。意象是象(物)和意(情)的组合,意象有的是景,有的是物,有的是人,有的是事。意象的寓意是千百年来诗人传承下来的较为稳定的情感载体,如杨花——飘忽不定——游子思归;兰花——清幽——君子淡泊等等。写人的诗歌也是如此,诗人写古人其意多在于自况,如杜甫“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陆游“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他们都拿诸葛亮来自况,抒发壮志未酬的感慨。可以说,对诗歌的理解程度取决于对这些意象的积累和理解。

三问表达技巧。

如果说问意象是问“写什么”,那么问技巧则是问“怎么写?”“为什么要这么写?”

诗歌忌直白,讲究幽微,诗人为了用极少的文字表达丰富的思想内容,常常要借助一定的表达技巧。而诗歌的表达技巧多种多样,学生容易模糊。总的来说,诗歌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表现手法(虚实、用典、联想、想象、衬托、象征、对比、抑扬、照应、动静、正侧、意象、意境,以及抒情方面的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排比、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问诗歌的表达技巧就是问“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这些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并且起了什么作用?”

为了能一语中的,又能全面、准确地答题,还要注意做到以下三思。

一思意境。

意境类命题形式通常是: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思想?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物?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情怀?思考这些问题要抓三个方面的内容:(1)描摹诗歌图景;(2)概括意境特点;(3)剖析作者思想。具体做法是,首先考生要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描摹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都写到。描摹主要景物后,用简练的话语概括图画营造的情境氛围特点。最后根据情境氛围的特点,指出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思诗眼及题目包含的信息。

中国古典诗词讲究炼字,力求一字传神,于是有“诗眼”之说。鉴赏诗歌要善于抓住“诗眼”并作一番咬文嚼字的思考,深入挖掘其蕴含的情思。尤其是诗歌中的动词、修饰语和活用词。

如王勃《郊兴》:“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诗中以“湿”言“光”,写出雨后日出,花上已无雨水,在日光照耀下格外精神的确切景致。

而题目,“题者,额也;目者,眼也”,诗眼往往蕴含在其中,对此作一番认真思考,往往有“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效果。如2005年高考,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一个“思”字概括了整首诗的内容,只要对其怎样写“思”稍作分析,其它问题就迎刃而解。

三思题干提供的信息。

诗歌鉴赏的命题,出题人必须根据所选的诗的特定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来设计考题。因此,思考、分析题干,本身就是重要的信息和难得的资源。如,“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意境?”题干显示要描绘诗中画面,概括画面氛围特点,指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而问“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这样的题干则要求准确指出诗中用了何种手法,为什么说是用了这种手法,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等等。

(责编 雷 艳)

猜你喜欢
诗眼题干首诗
数字算式
《上课没人抢》
终究有一枚诗眼
诗眼
诗眼
提纲挈领 拨云见日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
秋千
掌握方法 有效答题
破解诗歌鉴赏题五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