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平
在现代文阅读中理解重要词语的基本原则,就是依据具体语境。从操作的层面来说,有下列三点:
1.依据词语所在句子的内容
俗话说,词不离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例题】2008年湖北卷第6题
下列对“湿地”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湿地指长期被静止或流动的水体覆盖的地域,如沼泽地湿源泥炭地或水域地。
B.湿地中的人工湿地有水库渠道水田塘堰等,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
C.湿地通常被认为是指水域与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这只是对湿地的一种狭义理解。
D.湿地中的水体与湿地的其他组成部分难以分割,共同构成了湿地整体的生态系统。
【解析】
题中要求我们理解的词语“湿地”是文章的核心内容,当属文章的重要词语。理解它的含义我们只需依据它所在句子的内容,依据文章第一段“湿地是指自然的或人工的,长久的或暂时的沼泽地:湿地泥炭地或水域地,拥有静止或流动的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滨海水”—句,可以确定A项理解与原文不符。“长期”应为“长久的或暂时的”,“被静止或流动的水体覆盖”应为“拥有静止或流动的水体”。本题正确答案应为A项。
2.依据前后句述说的内容
词语所在句子前后句述说的内容,是词语更大一点的语境,也是解释词语的依据。
【例题】2008江西卷第6题
下列对文中“白日梦”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白日梦”分为世俗白日梦和超尘拔俗的白日梦,做前一种梦的是凡夫俗子,做后一种梦的都是第一流的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
B.“白日梦”从前是个带有嘲笑挖苦和讽刺意思的贬词,而现在只用于指美丽的幻想。
C.柏拉图将人比作洞穴中的囚犯,他们始终把影子当成实在的,一直被影子所欺骗,是从不做“白日梦”的人。
D.“神六”科学家设计飞船遨游蓝天的构思就是第一流的“白日梦”。
【解析】
文章的标题是《白日梦》,题中要求我们理解的词语“白日梦”就是文章的概括性术语,也是文章的核心内容,文章第一段中作者对此进行了阐述。要想做好此题我们只看“白日梦”这个词所在的句子是不行的,还需要理解其前后句内容。首先作者介绍做白日梦的两种人,接着说“超尘拔俗的白日梦”则往往是“第—流的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都是一些杰出的醒着做梦的人”。
依据前后句述说的内容,我们可以理解D项“神六”和科学家设计飞船遨游蓝天的构思就是第一流的“白日梦”的说法正确。A项“都是”太绝对;B项“从前”与第一段首句中的“一向”语义不一致,且“现在只用于指美丽的幻想”的说法无根据;C项,依据第五段内容可知。“从不”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3.依据全文的整体思路
有的词语在文中的跨度大,仅仅依靠当句或前后句所述的内容还不能准确判断其意思,这就要靠对相关文字的思路作分析来解决。
【例题】2008天津卷第5题
下列对“绿色经济”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绿色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如何利用高科技手段开发自然资源。
B.绿色经济围绕以最小资源耗费换取最大经济效益这一中心,使人与自然和谐。
C.绿色经济把技术进步规范在一定的轨道上,这与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并不矛盾。
D.绿色经济的突出特征是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
“绿色经济”同样是文章的核心内容,它贯穿了全文,整篇文章都是在阐述它的含义和作用,毫无疑问,它是文中的重要词语。要想充分完整地理解它的含义,仅仅依靠当句或前后句所述的内容还不能准确判断,这就需要分析全文的整体思路
选文共四段,第一段阐述绿色经济的定义和内容,第二段阐述绿色经济追求和中心,第三段阐述绿色经济的性质,第四段阐述绿色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异同。
先看A项,“如何利用高科技手段开发自然资源”有误,从第一段可以看出,绿色经济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是有前提条件的,必须在“自然资源承载能力的范围内”,而不是无限制地开发;B项,“绿色经济围绕以最小资源耗费换取最大经济效益这一中心”的说法有误,此内容在文章第二段,“以最小资源耗费换取最大经济效益”是绿色经济的追求,而不是中心,其中心是“以人为本,是人与自然的和谐;C项内容见文章第一段末“把技术进步限定在有利于人类有利于人类与大自然相互关系的轨道上,即按照人类生活或生存的方式来求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既然能够”求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那么,“与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就应该不矛盾;D项,见文章第四段,二者虽然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循环利用等方面有着共同之处,由此可见,“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不只是绿色经济的特征,循环经济也有此特征,不能说“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是绿色经济的突出特征,所以此题正确答案是C项。
(责编 李 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