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玉乐
美育是中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抓好中学美育,就应该全力抓好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学。《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中第一条“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中说:“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课标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总目标第一条中明确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现行的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大都是文质兼美、思想性强、艺术形式也比较完美的文章。中学语文教师应利用这个资源,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感受美、接受美,培养学生鉴别真假、善恶、美丑的能力,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逐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一、充分利用教材本身的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备课时应理解作者内含的情感,精心设计课前的导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定下美的基调,使新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教师要积极对学生进行审美诱导,学生产生了不可遏制的审美期待,就会自觉地调动自身的感知、理智、想象、情感等诸种因素,协调地投入审美过程,使阅读过程与审美过程融为一体。
1.注重情感的铺垫和渲染。
大凡美感强烈的课文,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浓郁的感情,教师可在导入新课时,渲染一种与课文基调一致的氛围,以情感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笔者在教八年级(上册)《美丽的西双版纳》时,精心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我们的祖国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她有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有白浪滔天的万里大川,有一望无际的良田沃野,有星罗棋布的岛屿和湖泊……特别是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南方,有一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融合而闻名于世的地方,那就是美丽的西双版纳。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将会把我们带到那神奇秀丽的西双版纳,领略那美丽的自然风光!”教师的导语句句有情,学生的心也会激情盎然。仿佛早已飞到那令人心驰神往的西双版纳。学生的审美情趣就被激发出来。
2.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意境。
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写景的文章,都有如诗如画的意境。教师若能巧妙地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意境,让学生一开始就置身于美的氛围之中,就更能激起学生的愉悦感。在教《阿里山纪行》一课时,我这样开头:“同学们,我让大家听一支歌,看谁能听出来这首歌唱的什么地方?”接着放《高山青》的音乐,把学生带进教材内容相应的意境中,然后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导入:“是啊,台湾是个好地方,那里物产丰富,水清人秀。阿里山林海莽莽,云雾缭绕,姊妹湖波光粼粼,山川、森林、再加上古朴的文化,孕育了美丽如画的阿里山姑娘。同学们愿意到阿里山去看看吗?”这段话创设优美的意境,缩短了学生与阿里山的距离,学生会在强烈的审美期待中阅读课文。
二、领略课文中语言文字的美
语文教材内容都是用语言文字表达的,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抓住语言因素,指导学生理解内容,把审美教育渗透其中。领略语言文字的音乐美。
现代汉语的语音明朗响亮、和谐协调,加上特有的“四声”声调,更增添了语音的抑扬顿挫。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大多数课文,读起来朗朗上口、顺畅协调、富有音乐美。教师如能对学生加以引导,指导阅读,会有助于学生准确恰当地阅读课文,领略音乐美。许多叠音的自然传神也表现了语言文字的音乐美。
1.体会句式的和谐美
同一个意思,可以用多种句式表达。但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也不一样。比如朱自清的《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作者打破了汉语通常的语序,把“园子里、田野里”放在动词“瞧去”的前边,中间又加上逗号,形成短句,“瞧去”放在瞧的对象之后也加逗号断句,再用“一大片一大片”重叠之言,把“满是的”放在最后,起了强调作用。这种句式不仅给人音乐美而且让读者感到满眼都是嫩绿的小草。
教师启发学生体会不同句式的作用,领略其中的美,有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句子并灵活地运用各类句式。
2.品味修辞手法的修辞美。
作者常借助于修辞手法来调整文辞,以便更准确、更形象、更生动地表达思想感情。教师可以从课文中运用的修辞入手来引导学生品味文辞之美。在《绿》中,作者用了二十多个比喻句,用不同的事物反复比喻同一个事物把梅雨潭之绿的鲜嫩、清亮、柔软、纯净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师可以从分析修辞格的运用入手,指导学生体会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效果,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言的鲜明性、生动性、形象性和美的感染力。
三、通过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去认识美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塑造了众多具有内在精神美(包括崇高美、机智美、诚实美、语言举止美等)的人物形象。如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先辈;为人类进步社会作出贡献的科学家、艺术家、能工巧匠及具有美的心灵的平凡人物。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欣赏心灵美。比如在教《草》时,一位教师就抓住课文中周副主席亲自尝野菜这个高潮,从周副主席尝有毒野菜的动作和神态中挖掘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对红军战士的生命和健康高度关注,对革命大业极端负责、无比忠诚的高尚品质和非凡气度。这些美好的精神品质。只要教师能引导学生去感受、体味,就会使学生心灵得到净化。
四、课外阅读也是感悟美的好阵地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只要留心一些德育强的作品总是随时找到。一次我在布置课外阅读训练时,找到一篇适合学生实际的文章——《一碗面条》,作品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名中学生和母亲生气,就离家出走,时间久了所带的钱用光,肚中饥饿难忍,在街头乱走,被一好心的卖饭老婆婆看到,老婆婆说:“你饿了吧?吃碗面条吧。”这名学生说没有钱。“你吃吧,不要你钱。”这名学生狼吞虎咽地吃完面条,千恩万谢,说是将来一定报答。老婆婆说:“我给你一碗面条你就千恩万谢,那么,你妈妈做了十几年的饭你是怎么谢的?”当我读完这篇文章时,教室里异常安静。当我布置作业时学生十分认真。学生不仅在语文能力方面得到锻炼,更重要的是在心灵方面产生了巨大震动,好像是第一次领会到母爱:母爱是这样的切近,平时又那样的遥远。几个女生课后和我谈了不少感想。我是班主任,以后我感到班级的工作很好做,学习积极性也上来了。我感到这篇文章帮了大忙。
五、将阅读教学内容感悟升华为写作训练,以巩固审美教育
写作是学生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它直接反映学生对社会中人、事物的感悟认识,表现出他们的喜怒哀乐。一个对生活感受深的学生,他的文章立意就高、深、远,同时写作实践也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情趣,更能悟出人生的冷暖,产生爱憎感情,去用这把尺子量度生活中的人和事。一次,我教完《端午日》、《本命年的回想》后,我想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内容写一篇关于本地节日的习作,要求题目自拟。结果我在批改作文时发现五六篇立意很深的习作,尽管不符合这次习作的要求,但让我看到了他们习作的曙光。一个学生以《清明时节雨纷纷》为题,作品的内容主要记叙清明节这天在小雨纷纷中瞻仰了抗日山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继承先烈遗志报效祖国的内容。这种立意使我们感到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学生的人生中逐渐形成敬仰先烈、热爱祖国的人生观,而在习作中显示出来,并在作文写作中得到升华。再考究这几名学生,他们都品学兼优。可见,良好品德的形成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语文教学有利于美好品德的形成。
另外,教师在利用教材渗透美育的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去发现美、创造美。学生学完一篇课文,受到美的熏陶后,可以安排一次读写结合练习,以求巩固和升华。中学语文课本中,处处有美育的因素,要把它渗透到教学中去,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健康成长。
(责编 李 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