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杰 肖 军
[摘 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军思想政治教育自觉高扬党的旗帜,始终坚持主动作为,在突出战斗性上不断跃上新水平;始终坚持首位意识,在强化功能上不断实现新跨越;始终坚持依法治军,在把握规律性上不断取得新突破;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在提高实效性上不断迈上新台阶;始终坚持管用原则,在增强感染力上不断收到新成效。
[关键词] 军队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军思想政治教育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自觉高扬党的旗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改革开放同步,与科学发展同行,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从严治军,在继承我军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的同时,紧紧围绕“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以培养“四有”新型高素质革命军人为目标,引导官兵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自觉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始终做到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呈现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进一步推动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适应形势,紧跟任务,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坚持主动作为,在突出战斗性上不断跃上新水平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肃清官兵思想中“左”的影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严峻挑战。在个别单位,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离开现代化去讲革命化,冲击和削弱军事来突出政治等现象。在教育的内容上,满足于照搬照抄照转;在教育的组织上,满足于文件发了,会议开了,本子记了;在教育的效果上,满足于“不出事”、“保安全”。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预见性、针对性、系统性,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1989年底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形成了《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军队政治工作的若干问题》,强调提高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是保证我军在政治上永远合格的重要政治思想基础。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帮助官兵澄清事实、分清是非、弄清理论、理顺情绪,把思想统一起来、把精神振奋起来、把力量凝聚起来的重要推力和实际举措。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主动作为,积极响应党中央、中央军委关于军队精神文明建设“要走在全社会前列”的号召,积极落实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全军各项建设首位的战略部署,深化“四个教育”,效果显著。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军队思想政治教育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情况多变,这既有环境的变化,也有官兵自身情况的变化。增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就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为此,中央军委领导反复强调,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适应改革开放和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新形势,紧密联系干部战士的思想实际,加强针对性、系统性和创造性。各部队紧密联系部队建设的新形势和新特点,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着眼于时代发展和形势任务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根据部队官兵的成分变化和思想实际,有的放矢地做工作,促进了部队又好又快发展,为我军有效履行“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职能使命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坚持首位意识,在强化功能上不断实现新跨越
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原则和优良传统。适应国家改革建设和发展的要求,紧贴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的实践,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军事训练等各项工作中,发挥服务保障作用,为生成、巩固和提高战斗力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主线。三十年来,无论是党中央、中央军委作出“军队要忍耐”、“百万大裁军”、“中国特色精兵之路”还是“军队停止经商”等战略决策,军队思想政治教育都自觉紧扣中心工作,服务中心任务,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化解矛盾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国际形势和台海局势的发展变化,结合军事斗争准备的任务,广泛开展了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教育、战备教育、我军根本职能使命教育、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增强了官兵的忧患意识和军事斗争准备的责任感、紧迫感,在全军官兵中树立了敢打必胜的坚定信心,培养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气概,为军事斗争准备提供了政治保证和精神准备。同时,相继涌现了徐洪刚、李国安、高建成、李向群、杨利伟、方永刚、华益慰、李素芝、杨业功、丁晓兵等一大批在全国全军产生重大影响的时代楷模,更在1998年抗洪、2003年抗击“非典”、2008年初抗击雨雪冰冻灾害和抗震救灾、奥运安保等重大任务面前彰显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人民军队本色。
三、建章立制,按纲施教,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坚持依法治军,在把握规律性上不断取得新突破
法规和制度建设是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保证,对于加强和改进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根本性、全局性和长远性。过去,在一些部队存在着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成为部队建设的“软指标”。一些单位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之所以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归根到底是缺乏规章制度的“硬杠杠”来衡量、来规束,没能真正形成开展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运行机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军以加强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为目标,把从严治军与依法治军统一起来,狠抓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军队思想政治教育逐步跨上了依法施教的快车道。1983年起实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政治教育大纲》要求,在战士服役期间主要对其进行时事政策教育、基础理论教育和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大纲》的试行,对于部队思想政治教育逐步实现规范化、系统化,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落实和教育质量的提高起了重要作用。此后,《政治工作条例》、《军队基层建设纲要》、《思想政治教育大纲》、《军队党支部工作条例》、《基层思想政治教育须知》等一系列法规性文件又先后制订颁行,对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领导、职责分工、教育实施、人员保障等都作了相应的规定和要求,逐步形成了科学、系统、实用、快捷、灵活、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预测机制、决策机制、组织机制、监管机制、评估机制和创新机制。
四、尊重官兵主体地位,促进官兵全面发展,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在提高实效性上不断迈上新台阶
以人为本不仅是我军重要的建军治军理念,而且规定了我军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本质和实践追求。官兵作为军队建设的主体,在军队建设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调动参加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启发疏导、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相统一,注重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官兵全面发展,这是我军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由于新时期官兵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选择和方法设计上,必须充分考虑官兵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化基础、接受能力等方面的不同,坚持区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军队思想政治教育逐渐改变了“把官兵特点当成缺点,把合理追求当成不务正业,把实现自身价值当成动机不纯,把敢于发表意见当成‘刺头”等看法,也改变了“独自作战”、“自成一体”的状况。三十年来,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自觉学习借鉴地方和外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经验,科学利用大众传媒、历史人文资源等开展教育,开放性明显增强。这种开放性还体现在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增强自身的文化底蕴,拓展自身的学科边界,与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不断加强。不把心理问题当作思想问题,教育引导与心理疏导相结合,教育引导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已成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遵循,针对官兵特点搞教育,围绕官兵需求搞教育已成为各级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共识。三十年的实践证明,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切实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官兵发展,才能做到胡锦涛主席所要求的“努力促进和实现官兵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官兵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军事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革命军人”。
五、改进方法,创新手段,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坚持管用原则,在增强感染力上不断收到新成效
科学的方法手段是保证军队思想政治教育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直接关乎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8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军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具有鲜明我军特色和时代特点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探索和总结出了一系列实在管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方法和手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客观上要求我们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对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撑作用。尽管传统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方法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如果仅仅依靠这些传统的形式方法,就难以提高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难以保证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胡锦涛主席反复强调“要创新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手段”,要“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三十年来,我军思想政治教育积极运用先进的工具、科学的形式和有效的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益。如:推广使用电化教育系统,实现了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远程化、共享性;推广使用多媒体技术,使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图、文、声并茂,增强了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推广使用网络技术、移动通讯技术、即时通信技术等,扩大了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使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官兵生活与实际,具有新颖、快捷等特点。再比如,三十年来,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紧跟时代发展趋势,着眼部队建设实际和官兵全面发展,坚持利用大众传媒搞教育,依托社会资源搞教育,整合军地力量搞教育,先后总结推广启发式、研辩式、“大谈心”、典型激励警示、仪式庆典激励、自我教育、随机教育、电子信箱、网络博客、心理疏导、法律咨询等开展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方法,有效地保证了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在部队的贯彻落实,保证了我军在新的历史时期始终牢牢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军魂意识,也为广大官兵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精神动力。○
责任编辑 张荣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