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水
《绿》作为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久为传诵,是适合中学生学习的写景抒情散文的典范作品,其中,对于文末“女儿绿”的理解,各说不一。有人说,“女儿绿”是一种美酒的名称,作者用在文中,意在赞美梅雨潭的绿如美酒般香醇、醉人;有人说,“女儿绿”是一种美玉的名称,作者意在赞美梅雨潭的绿如美玉般温润、纯净;或者仅仅理解为借对女性的爱表达爱的情感等等。但笔者认为,以上种种理解都不够准确深刻。作者之所以送梅雨潭的绿一个名字——“女儿绿”,是因为作者把梅雨潭的绿看成了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儿——清纯、可爱、文静而又富有灵性,通体透着勃勃的生机和青春的活力,给人以向上的力量,明丽多姿,至纯至美,让人油然而生一种真挚的喜爱之情。我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赏析。
一、写作背景
散文《绿》写于1924年,作者时年26岁。当时,南方已成为革命策源地,北伐战争正在酝酿之中,文章反映了这个时期作者勇于进取的激情。正因为作者有对生活的热爱和向上的激情,在作者眼中,才有饱含诗情、充满生趣的绿意。下面提供一个重要的具体的背景材料:作者第二次到仙岩,是马公愚先生陪他去的。据马先生回忆,朱先生一到潭边,就爱上了潭水的绿。他曾非常风趣而又富有诗意地说:“这潭水太好了!我这几年看过不少好山水,哪儿也没有这潭水绿得这么静,这么有活力。平时见了深潭,总未免有点心悸,偏这个潭越看越爱,掉进去也是痛快的事。这水是雷响弹下来的,那样凶的雷公雷婆,怎么会生出这样温柔文静的女儿?”(《温州师专学报》1982年2期)可见,朱自清先生正是把梅雨潭的绿看成了温柔文静、可亲可爱的小女儿了,所以送她一个名
字——“女儿绿”。
二、情感脉络
文章对梅雨潭的绿的描写,调动各种手法,不惜浓墨重彩,从各个角度极力渲染了绿的奇异、绿的可爱、绿的醉人。先是运用丰富的比喻描写绿。那醉人的绿像“荷叶”舒展平阔,又像“裙幅”美丽动人;有“鸡蛋清”般柔软鲜嫩;又有“碧玉”般纯净灵妙。然后,运用联想比较衬托绿。作者联想到各地胜景的绿,可是有的太淡,有的太浓,有的太明,有的太暗,只有梅雨潭的绿才绿得浓淡相宜、明暗适中,绿得恰到好处。于是,作者恣意想象那绿“仿佛是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才那样鲜润。表达了作者对绿由衷的赞美。作者似乎对前面的种种比喻、比较、想象又不尽如意,于是又写到:“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那种对绿的爱在加深、在升华!在作者的眼中,梅雨潭已不只是一潭秋水,而是一个生命;作者不只是用笔描绘她,而是用心灵去爱她!在作者的心中,那可爱的绿是一个有感情、有活力的“十二三岁的小姑娘”,于是“用手拍着”,“抚摩着”,还要掬入口中,吻她。作者几乎用尽了所有用来表达爱的动词来表达对绿的爱,爱得如痴如醉,最后送她一个名字——“女儿绿”。“女儿”——明丽多姿,至纯至美,比一般的女性清纯可爱,比称“小姑娘”更亲切,更加浓了那种爱。作者将梅雨潭的绿生命化、个性化、情感化了。另外,前文已将其比喻成“温润的碧玉”,这里就不可能是两次重视,而是又有深意了。因此,从文章的感情脉胳看,作者所表达的感情不仅是对绿的一种赞美,更是一种挚爱!爱她如爱女儿,因而送她一个名字——“女儿绿”,正是可爱得如女儿的绿,才令作者爱得那样
真切,爱得那样执着!
三、文章主题
文章通过对梅雨潭的绿的描写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然的向往、对光明和理想的执着追求,给人以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力量。如果把“女儿绿”简单地理解为美酒名或美玉名,作者赞美的绿尽管如美酒般香醇、醉人,或如美玉般温润、纯净,还是缺少生机、缺少活力,都很难与主题吻合。多么美好的酒、多么美好的玉都不如小女儿能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也都不如小女儿更能让人产生一种由衷的喜爱之情。所以,文末作者把梅雨潭的绿看成一个小姑娘、一个小女儿,不仅是作者情之所至,更是文章主题的深化和升华。
四、创作风格
作为散文大家的朱自清先生,其笔下的景物通常被赋予人的灵性,特别是纯情少女的灵性。如《春》中把春写成一个“花枝招展的小姑娘”,《荷塘月色》中那“袅娜的开着的”、“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荷花,《白水祭》中那双将“影子织成一个幻网”的“不可知的巧手”,《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偶尔从柔细的枝条的交叉处“偷偷窥看我们,大有小姑娘怕羞的样子”的月儿,岂不都有几分女性的温柔美丽?所以说,把《绿》中的“女儿绿”理解为一种美酒、一种美玉,既不合文意,也不合作者的风格。
综上所述,无论从文章的背景、文章的情感,还是从文章的主题、作者的风格上看,作者送梅雨潭的绿一个名字——“女儿绿”,既不指美酒,也不指美玉。香醇的酒、纯净的玉,无论如何也比不上小女儿的清纯可爱。作者已把对梅雨潭的绿的描绘幻化为对女儿美的讴歌!所以,唯有把她理解为“小女儿”,才更合生活的逻辑,更合行文的情思,更能突出文章的主题,也更合作者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