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然 央·瓦斯查
[摘要]中国古代的大量组景序列实例提供了研究中国古代游憩偏好和游憩行为的大量史料。本研究已收集200套组景序列案例,包括中国、日本的实景以及绘画实例,其中已有明确定位的142组中国实景实例,分布在与北宋疆域大致相符的范围内。本研究采用随机选出的100套组景序列共812个单独景观进行分析,显示出自然景现在中国古代游憩欣赏中所占的重要比重,同时表明了中国传统游憩偏好不同于西方的几点特性。
[关键词]组景序列;八景;游憩偏好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9)06-0042-04
组景序列在中国古代以八景十景之类的形式出现,是东亚文化中传播影响非常广泛的一类文化现象。它最初在中国汉文化圈内广泛传播,随后影响到日本、韩国,以及中国的西北西南等少数民族地区,成为体现中国传统景观欣赏与表达模式的重要文化形式。19-20世纪,这一传统基本被上述文化传播范围内大多地方市政当局所接受,并已被大量记录在地方志等历史文献材料中。某些地方的最早组景序列的文学反映,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这些被选人地方组景序列的景观被视为当时当地的最佳景点,通常也是最受民众欢迎的游憩场所。从本研究中已收集的现存实例的分布和所属市政等级来看,这一历史文化现象的规模和历史时间跨度非常巨大,所涉及的市政等级从省,府至州,市、至县,镇、甚至乡,村,以及不同类型的风景区域,如山、湖等,都有涉及,范围极广。对组景序列的历史实例的大量收集分析和研究将对现代景观理论研究、游憩偏好研究、历史传统保护等各方面产生不可忽视的贡献。
1研究简介
组景序列的出现,依赖于中国传统文学绘画对景观的表现形式。很多地方八景来源于早期的八景诗或风景组诗。很多组景序列是通过诗意命名、组诗和组画的形式呈现的,它们在景观欣赏表达模式、主体体验以及序列化组景对地方综合景观印象的提升等方面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实例资料。
就某种程度而言,组景序列提供了一系列景观信息,用以在某一特定时间、某一特定环境内获得“最佳”景观场所的体验。景观场所这一概念,强调的不是地点本身,而是作为个体的人以及作为社会群体的人是怎样在景观中定义自身。爱普顿的栖息理论指出,美的满足从对景观的冥想中体验,源于对景观的自发感知。但是对于“最佳”的定义只可能是主观意义上的,不可能绝对客观,是混合了文化习俗、传统背景、审美偏好等因素的主观考量。因此,组景序列实际上提供了一套反映当事人景观欣赏偏好的实例,并且由于这一组景序列受到地方志的认可和当地公众的认可而得以流传,因此,可以进一步被视为是当时公众景观欣赏偏好的反映。
本课题研究中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收集统计调查分析,试图澄清组景序列这一传统的起始、源流、发展和流变、演化。目前课题组已收集200套组景序列,包括中国、日本的实景以及绘画实例,其中已有明确定位的142组中国实景实例,分布在与北宋疆域大致相符的范围内,本研究采用随机选出的100套组景序列共812个单独景观进行分析。很多家谱资料中也记录了大量组景诗和组景题名,本研究所使用的直接资料并未涉及这一部分。实例基本遍布所有以汉文化为中心的地区,因此数据和分析结果具有一定程度的代表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组景实例调查,以及对日本、韩国实例和对以乡村为主体的实例的调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对象,将构成本课题的重要分支。
2组景历史
大量的组景实例出现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1522-1620)和清初期乾隆年间(1736-1795)的地方志中。这两个时间段是中国地方志繁荣的阶段,在《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中,8200种现存方志中有7000种出现于上述时间段。组景被记录于地方志,说明组景传统的繁荣和流传应与此阶段相符并更早。某一组景的最早记录有可能远远早于它在方志上出现的时间。例如汾州八景,被记录于万历年间的汾州府志(1609),该记录是从嘉靖年间汾州府志(1522-1566)以及宋代编纂的《汾州图经》转录而来,而后二者都已不存在。1609年的资料中记录了组景之一在唐代由进士田肇所作的诗《咏马跑神泉》,以及宋代地方官赵瞻(1019-1090生卒,1064-1067在位)的《咏汾州八景》,说明当地组景序列在至迟11世纪已经成形,部分单个景观的开发使用史应开始于唐代或更早。一些实例显示,地方官在推动组景序列的形成过程中,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上例中,宋代地方官赵瞻所作的组景诗成为后世定名组景序列的依据,另一些例子中地方官邀请当地知名文人就组景序列主题进行创作,并记录进地方文献中,如明代咸阳八景的题名是由弘治年间地方官赵琏选定,并于1439年邀请其他文人创作相关诗歌,其后他的万历年间继任者李采繁在1591年县志重修中为组景增作注释及赞诗。地方官对景观的大力推动,一方面来自个人爱好以及风气传统,更重要的应该是受到儒家政治思维的影响,也就是希望通过山水游憩来教化陶冶民众,将风景之游作为治国修身之道,正如儒家经典所说的“藏修游息”以及“仁者乐山,知者乐水”一样,体现在景观方面,则表现为“与民讲道,见湖可哉”式的儒家政治山水实践以及对组景序列传统的效仿与推动。就土地制度而言,中国并没有像欧洲一样长期经历分封建制的历史时期,土地基本归帝国所有,而不是归大大小小的分封主,尤其山地河流,基本一直处于国家统一管理、民众可以自由通达的状态,这就使以山地河流为主要资源的公众游憩变得非常便利。因此,古代地方官在推动景观游憩的时候基本没有任何实质性难度,不需要变更土地所有制度,只需要身体力行地用文化艺术进行带动,比照当今西方社会所作的自然保护、游憩景观建设中大半时间精力需要花在土地所有关系的赎买谈判中,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土地所属关系的重要性。
外肯罗德(Johann Wackenroder)在1797年说自然是上帝的语言,是一种意义丰富的象形文字,只是难以解读,他因此感叹“每当美景当前,我看到的是上帝的奇妙世界,感觉到伟大的事物从我的内心以一种奇妙的方式升起”。这种宗教式的伟大感显然直接来自景观欣赏的美学体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将自身的景观体验转化为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这种感慨表现了某种景观欣赏模式和审美态度。公众对自然风景的自发大规模游赏在西方社会是19世纪以后才出现的,而在中国,却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社会现象。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中国的哲学宗教中一直是最为重要的主题,不论是道教、佛教、儒家经典或者文学著作,都将自然作为美学欣赏以及哲理譬喻的关键资源。到郊野游宴的行为早在2000年前,上至官卿下至黎民,在史籍中都有记录,很多记载所反映的热闹的郊游场面令人惊异,例如唐代诗歌“上
已曲江滨,喧于市朝路。相寻不见者。此地皆相逢”所描绘的水滨,以及明代北京高梁桥地区“岁清明日,都人踏青,舆者、骑者、步者,游人以万计”。这些对自然的审美态度和景观游憩偏好都表现在历史文献记录的组景实例之中。
3组景资源原型分析
本研究通过将所选研究案例的组景进行基本景观性质还原,得出9种基本资源原型,例如某种地形地质条件形成的自然景观,拥有历史建筑遗存,拥有民间传说等。这些基本原型用以指示景观对公众的吸引点。一处景观可能拥有多种资源原型,也就是多个吸引点。对100处调查案例数据的分析表明,93%的组景景点是位于自然环境中,或与自然景观相关。按照基本资源原型出现频率的高低,表明以下几类景观原型是最普遍的(表1):
(1)有特色的自然风景,包括某种地形地质条件形成的自然景观,以及地方气象气候条件形成的景观。60.5%的被调查组景涉及这一类型(表中第1类),24.8%的组景明确指出人工建造的亭桥楼塔等作为自然景观中的视觉焦点(表中第4类)。人工点景之处作为自然景观的吸引点,是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的景观欣赏模式的特点之一。独特的自然条件如奇洞、云海是最显而易见的具有独特性吸引力的自然风景,是具有普适性的当代旅游资源的重要环节。在中国古代八景中表现的这类资源大部分还附有在历史上被开发欣赏的痕迹,如题字、碑刻等,因此还具有文化景观的特征。
(2)涉及佛寺道观等宗教场所的景观,占51.1%(表中第2类)。中国的佛寺道观往往处于风景名胜之处,宗教团体负责维护所在景区的景观日常维护及游憩提升是一个由来已久的文化现象。这些宗教场所也利用景观环境的吸引力来吸引公众。有些位于城市区域内的寺观,则通过寺观园林来吸引公众。在中国古代,寺观作为免费向公众开放的资源,并且提供一定的导览、膳宿功能,实际上为景观的开发利用以及公众游憩的推动作了很大贡献。中国宗教场所与自然景观的关系,是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的景观欣赏模式的特点之一。这类景观在八景中非常常见,实例如淞南八景的延福晓钟、山阴八景的佛宿云眠等。
(3)历史场所,这包括可见的历史遗产,占30.5%(表中第3类),和不可见的历史遗产,占23.8%(表中第5类)。对历史的关注仰慕是中国文化的特点之一,也是与景观游憩的现代性相通之处。实例如清源八景的陶唐古迹、大同八景的魏陵烟雨、天镇八景的盆麓唐松、朔州八景的丰王古墓。
(4)登高眺望之处,或提供鸟瞰全景、不同于日常视角的地点,如高楼、高塔、山顶平台,占14.2%(表中第6类)。实例如左云八景的文台览胜、马邑八景的橹台远眺。这一类游憩资源在现代都市游憩开发中受到很大重视,如伦敦泰晤士河旁边的“伦敦眼”,曼彻斯特城市中心的“大观光环”,以及很多城市内的摩天楼顶层的环景观光厅,都属于此类。这一吸引点原型普遍存在于传统的组景序列中,足以佐证中国古代游憩欣赏偏好具有与当代游憩理论暗合的现代性。
(5)具有特色的工作场所,包括秋收季节的农田、小型工业场所,典型的如“邵村花田”、“督亢秋风”所代表的农业景观和“孤村铸炼”(一个铁匠聚居的村落)所反映的小型工业景观。这一类原型占9.7%(表中第7类)。这一点与现代游憩理论中的农业景观游憩、工业景观游憩非常相近。
(6)具有公共建筑物或公众活动空间的易达场所,占6.7%(表中第8类),例如钟鼓楼、城门楼、魁星楼、井、桥、亭等。这类场所一般位于城镇中心,是人口密度较高、交通易达之处,也是人众汇聚,附近商业游憩服务设施密集的地方。这类古代场所有些类同于当代旅游资源中的城市商业步行街的作用,可以称为古代城市公共游憩空间的雏形。
(7)具有提供阅猎新奇事物的商业环境的场所,占6.4%(表中第9类),例如夜市、商业街、港口,如“冈心烟市”、“汾流古渡”。有时此类场所位于风景点附近因景成市,有的位于交通枢纽因交通成市,也有的位于城市中心。这一类场所在组景中虽然所占比重最低,但是其对于“城市的演化生长与景观的关系”等类似课题的研究将会提供很重要的案例。
特殊事件、节日、自然状态和季节性也被纳入组景之中,成为提升景观吸引力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可以分为以下4类时效性原型:
①节日,及其相关的事件和庆祝习俗、气氛等;
②季节,及其所暗示的环境植物色彩、状态和种类;
③天气气象,如雨雪,及其所暗示的景观情绪;
④光影关系,如晨昏月夜等,及其所暗示的视觉效果。
这些时效性原型为景观增加了欣赏、吸引和期待的维度,通过暗示和联想,强化了景观与特定游憩活动、游憩心理的关联,有助于为景观建立精神图谱(mental picture)而增加吸引力。
4总结
以上数据和分析显示出自然景观在中国古代游憩欣赏中所占的重要比重,同时表明了中国传统游憩偏好不同于西方文化的特殊性和现代性。这些特殊性和现代性是建立在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深刻根源之上的。儒家思想中对自然“比德”观的关注,将景观欣赏作为“与民讲道”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来教化民心,是中国山水一直在文官体制下被推动成为公众游憩场所的最基本根源。此外,道家逍遥游的思辨、神仙信仰,禅宗所倡导的对自然的体悟领会,中国上古时代所流传下来的与自然崇拜相关的民俗习惯、风水学说,以及中医和道家内丹学的影响,都将中国景观文化指向一个独特而优越的状态,所有这些形成一个景观欣赏的温床,八景文化也就应运而生。
中国古代组景序列实例所显示的现代性特征尤其引人注目,那些在西方国家近200年,甚至近几十年才出现和发展起来的旅游现象,在中国古代已经具有很多类似的实例或雏形存在,应该是当代游憩理论值得探讨和借鉴的。
组景序列实例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巨大资源,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加深对中国景观文化现象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以它为线索的案例研究将有助于现代景观理论的推进,很多具有多个不同时期组景序列的城市实例,可以鲜明地看出从宋代到明代、清代之间其景观开发的顺序,以及公众景观偏好的改变;一些组景序列具有内八景和外八景实例,反映了明清城镇内的开放空间和城镇周边景观面貌;一些八景的演变则直接反映了城市发展变迁和人口吸引聚集沉淀的演化过程。由于现代城市的高速扩展,很多古代组景已经实地无存,或已物事变迁,因此,对它们的及时调查研究是一件很必要而紧迫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