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馀
〔关键词〕 终身体育;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07(B)—0034—01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而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今天,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2l世纪学校体育教学的趋势。
一、终身体育就是贯穿一个人一生的体育健身行为
现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对人们的健康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进、维护和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更重要的是在紧张的生活和工作中,通过体育运动可以调节生活节奏,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人的一生都应当伴随体育锻炼,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目标、要求、内容与方法。锻炼身体不可能“一次完成”,更不能一劳永逸,所以,在青少年时期就应该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二、学校体育教学是终身体育的基础
健身,如同建造大厦,需要高质量的工程设计和构建高质量的人体工程基础。学校体育教育就是“高层建筑”的基础工程。学校体育通过学校教育计划与体育课程教学来实现健身的目标指向。我国学校体育经历了从“技能”到“体质”再到“人才”的演变发展过程,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对激发人们积极投入体育实践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没有摆正竞技与健身的关系,没有找出学校体育矛盾的主要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研究的深入,人们认识到学校体育的根本目的是全民健身,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学校要关怀全体学生,根据学生身体差异和不同需要,按照学校体育课程传授体育知识,科学地选择体育内容与方法,以达到让学生终身受益的目的。
终身体育教育思想要求我们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积极进行体育活动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活动能力,使学生形成自觉进行身体锻炼的习惯,从而通过体育锻炼来磨练意志、锻炼体魄、完善身心。
三、增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措施
1.传授体育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自主健身技能
体育的知识、技术、技能,是科学锻炼身体的手段和方法,不仅对保持学生身心健康、增强体质有近期(在校期间)效果,而且具有长远(走向社会以后)的影响。但是,由于不同年龄段身心发展状况的差异,锻炼身体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也有所不同,这就需要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锻炼、自我选择与评价的能力,以适应和协调不断变化的情况,取得更好的锻炼效果。
2.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养成体育锻炼习惯
兴趣和爱好是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驱动力。初中以下的学生,往往以满足心理要求为主要倾向,表现为以直接兴趣为主,即体育活动本身所引起的兴趣,如喜欢游戏和球类活动等。高中学生由于对体育锻炼的目的性更明确,间接兴趣逐步成为主要倾向,即对体育活动的结果发生兴趣。如认识到参加耐久跑能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虽然跑起来感到又苦又累,但仍然能坚持参加长跑。高中阶段体育教学要在已经培养起来的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体育的理性认识,让其对体育的目的、意义、作用、功能等有全面的理解,进而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使其成为体育学习和各种体育活动的主体。
3.加深对体育的情感体验,强化学生自我体育意识
意识是人的头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体育意识是大脑对体育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对体育的感觉、思维等多种心理过程的总和。对终身体育的理解,关键是自我体育意识的培养。这里提出的“自我体育意识”,就是自己对体育在思想、情感、行为、个性以及有关体育的社会交往和合作等各方面的认知、感觉、评价和调控等心理过程。自我体育意识是终身体育的核心,只有树立起自我体育意识,才能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并积极、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怎样才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体育意识呢?这就要求学生要了解自我,认识自己身心发展的具体状况和身体素质、运动能力、运动技能水平,特别是要让学生了解自己与同龄人的差异,善于分析、判断自己在群体中所处的层次和水平,以便从自身实际出发,取长补短,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锻炼。自我体育意识是在反复实践中形成的,所以要在反复不断地实践中,加深对体育的情感体验,不断强化体育成就感,使体育锻炼成为自觉主动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