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弊:教育极端功利化的必然产物

2009-08-21 02:06
甘肃教育 2009年14期
关键词:功利化舞弊作弊

文 雨

震惊全国的吉林松原高考舞弊案,又一次拨动了千万人的敏感神经,除了对作弊者的声讨之外,对高考的公正公平的担忧和质疑之声也越来越多,特别是近年来呈现的高考舞弊权力化、群体化现象,引发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更多思考。

就像体育比赛中使用兴奋剂现象越来越严重一样,在应试教育的助推下,高考舞弊现象也大有逐步蔓延之势,这是教育走向完全功利化的必然结果。马克思对于资本有过这样一段论述:如果有20%的利润,它就会蠢蠢欲动;如果有50%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说明在利益驱使下,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有多大的利益,就会使人甘冒多大的风险,不管是道德的,还是法律的。随着应试教育的变本加厉,应试与人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的联系,使分数成为决定人生走向的重要砝码,它所代表的,是成功背后的巨大利益。今年全国有一千多万人参加高考,按今年能够达到的62%的录取率来算,仍然有400万考生要充当陪考的角色。同样是十二年的寒窗苦读,同样付出了很大的精力财力,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就是因为分数的差别,有时甚至是极其微小的差别,而得到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正是这种升学考试体制,带给人们巨大的心理恐惧和成功渴望,使得不少人甘冒风险在高考中作弊,并由此而催生出了一个作弊产业链,从中谋取暴利。于是,在利益的驱动下,参与作弊的人数越来越多,地域越来越广泛,手段越来越先进。而由于高考又事关当地政府的政绩和形象,在容忍作弊方面的地方保护主义苗头也越来越显露,一些地方从过去的适当放松监考要求,发展到监考人员与考生及家长相互勾结,明目张胆地将考场演变为自由市场。松原舞弊案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考场舞弊在中国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在隋唐以降的中国科举史上就发生过许多科场舞弊案,其中不乏“名垂史册”的大案。究其原因,主要还是一考定终身的制度设计和巨大的名利诱惑。十年寒窗,考场是进入富贵之门的唯一通道,是一生命运之所系,岂可等闲视之?若实力不济而又不甘落败,作弊便是唯一可行的手段了,尽管有时要冒掉脑袋的危险。令人遗憾的是,在时代的脚步已经跨进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的教育制度依然没有摆脱科举的制度性弊端,我们的学校教育依然深深地打上了科举文化的烙印,没有走出封建私塾教育的阴影,求取功名,依然是几千年来中国教育的主要价值取向。在这样的功利化教育面前,在整个社会被应试教育绑架的现实中,在追求个人成功的巨大精神压力和名利诱惑下,作弊便是一种必然的社会现象了。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给更多的人带来了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可能,也激发了更多的人参与高考博弈的热情,相应的,上不了大学也更加不为人所接受。加之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使人们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上了大学尚且如此,不上大学,不就更没希望吗?而事实上没有高校学历的人群也越发地被整个社会所忽略,他们能够就业的面也越来越窄,出路越来越少,生存压力也越来越大。当我们以一种价值和目标为导向,而在制度设计上又没有给不同群体做出必要的安排,高考便成为绝大多数人的唯一出路,我们国家的教育乃至整个社会也就处在一个十分危险的境地。因为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在这样一个巨大的竞技场中,所有的人都认为输不起,所有的人都想得到一个能够接受的结果,因而发生任何事情的可能性都会产生。

我们面临严重的体制困境,面临由此而导致的人们在教育方面的巨大利益诉求,而这种诉求汇聚成升学与就业两股洪流,猛烈地冲击着社会公平与和谐稳定的基石,在它面前,一切理性的东西都会显得微不足道。就升学和就业之间的关系而言,前者付出的成本和代价越高,对后者所产生的期望值也就越高;进入前者的人数越多,给予后者的压力也就越大。教育的发展让更多的人实现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同时由于与大众化相适应的人才观、就业观尚未形成,使得整个社会的人才角色定位出现了混乱,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各种矛盾交织的结果,便是人们的内心更加焦灼,更加不安,在关乎个人重要利益的当口,也就更加容易产生侥幸心理,做出不理性的选择。不管是考试作弊、顶替上学,还是其他一切形形色色的舞弊行为,都是这种现实环境的产物,都有其产生的共同根源,即由应试带来的教育的极端功利化。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明白,在目前情况下,任何旨在技术和管理层面上解决问题的想法,都是治标不治体的,必然也都是徒劳无益的。

猜你喜欢
功利化舞弊作弊
作弊
浅谈财务舞弊与防范
解决大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化的创新机制研究
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会计舞弊的应对策略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识别模型初探
没作弊
对“无功利化阅读”的思考
在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舞弊的原因及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