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您准备好了吗

2009-08-21 07:35颜海琼
幼儿教育·父母孩子版 2009年5期
关键词:幼小温馨入学

颜海琼

由于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在教育目标、任务、内容、形式和方法等方面有明显差异,使得幼儿在从幼儿园转到小学的过程中将面临着各方面的压力。80%的家长反映孩子入学前未能做好入学准备,任务意识、规则意识差;不能适应进入小学后突然出现的“符号世界”和“规则海洋”,不能应付大量需独立完成的课业和独立料理生活的状况。从我们所做的问卷调查来看,43%的一年级小学生对有一定的课后作业量极其不适应;29%的学生对小学作息制度不适应;14%的学生对考试不适应。由此可见,幼小衔接是否顺利对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我校幼儿园大班老师和小学一年级老师共同调查研究,我们初步找出了孩子幼小衔接不适应的两大主要原因。

入学前后的教育差异

●关系人不同。幼儿园保教兼管的“妈妈教师”变为学习期望值高的小学教师。

●学习方式不同。幼儿园的整合学习活动方式变为小学正规的科目学习方式。

●学习环境不同。轻松、自由、开放的游戏环境变为稳定、有序、受教师支配的学习环境。

●期望值不同。家长和教师都会对上了学的孩子给予“新”的学习期望和压力。

家长的副作用

●重智轻能型家长。许多家长为了应付6月底的小学入学检测,采取各种方式对孩子进行突击训练(尤其在计算和认字方面)。他们只关注孩子认识了多少字,会做多少算术题,不关心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及学习能力,不关注孩子独立生活能力、交往能力、对挫折的承受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盲目补习型家长。为了使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许多家长不管孩子是否愿意,让孩子参加很多补习班。由于超前学了很多知识,这些孩子在入学初感到学习过于轻松,反而出现上课不专心、做作业不认真等消极现象。由于一开始就形成了不良的学习态度和习惯,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和难度的增加,“储备知识”用完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又没有养成,相当一部分孩子就表现出了对小学生活的不适应,幼小衔接不当问题迅速显现出来。

幼小如何衔接

孩子对学习有兴趣吗

有经验的低年级教师说:最难教的学生不是那些学前期知识准备不足的孩子,而是没有学习兴趣和愿望的孩子。因此,我们应该设法让孩子了解小学、喜欢小学,培养孩子对学校的向往之情和渴望获得知识的热情。

孩子具备以下各种能力吗

1.自理能力。进入小学后,孩子面对的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活,像系鞋带、上厕所、准备学习用品等问题,都得靠自己,如果孩子动作慢,能力差,势必会影响学习。我从多年带班的实践中发现,小学阶段,学习成绩优秀的总是那些能力强的学生。

温馨提示:孩子能做的事情应让他们自己去做。家长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而不是代替他们克服困难。

2.交际能力。进入小学后,孩子面临一个新的交际圈。在学校闷声不响的孩子,很难让老师、同学在短时间内了解他、喜欢他;表达能力差的孩子,别人很可能会觉得他不聪明,这样的情况往往会导致孩子不自信,对学习提不起兴趣,甚至害怕去学校。

温馨提示:让孩子学会倾听,了解对方说话的主要内容和意思。与别人交谈时,要注意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3.任务意识。上小学后,孩子每天要面临不同的学科,带回不同的作业,所以需要他们具备一定的任务意识。家长要配合教师的教育活动,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减小幼小衔接的“坡度”,使孩子能以最佳的心态迈进小学的大门。

温馨提示:家长可以每天给孩子布置一个任务,如扫地、拿牛奶、分碗筷、倒垃圾等,看孩子的执行情况,逐渐让孩子从开始的被动接受任务过渡到主动完成任务。

4.规则意识。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生活是一种群体生活,为了保证群体生活的有序进行,约束群体中不同个体的行为,需要借助一定的纪律来维持。孩子们自我控制力相对较差,自觉性和规则意识也比较弱,家长要加以重视。

温馨提示:平时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不妨提醒孩子遵守各种规则,如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上下楼梯靠右行,玩运动器械要轮流等,帮助孩子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5.时间观念。小学严格按照时间作息表,比如不能迟到早退,铃响后上下课等,这些要求和变化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考验。因而帮助孩子建立起必要的时间观念很重要。

温馨提示:一日生活要有规律,做到早睡早起,遵守作息常规,保证充足的睡眠。家长可在其书桌、床头配备小闹钟,让孩子认识时钟并懂得合理利用时间,成为时间的主人。

6.有意注意。大班幼儿有意注意的保持时间只有7~15分钟,而小学一节课时间为40分钟,需要长时间保持专注的精神状态,所以很多孩子上小学后觉得上课时间太长,经常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

温馨提示:孩子对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所具有的专注力令许多研究者惊讶和感慨。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可与孩子多玩些有趣的游戏,如凭记忆正确地找出相应图片,复述故事等,这些活动不但能增强孩子的注意力,同时也能加深亲子感情。

7.抗挫折能力。心理学家们认为,幼儿期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期,这时期的心理健康与否,与其长大能否适应社会、经受得起挫折有密切联系。小学教师反映一年级新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弱,坚持性较差,因此我们要加强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温馨提示:家长要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困难,有目的地培养幼儿的耐挫力:如带孩子远足,到劳动基地参加劳动等;还可采取延迟满足愿望等方式,以锻炼孩子的意志,增强他们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应对失败、打击的能力。

猜你喜欢
幼小温馨入学
突破乡镇地区幼小衔接的瓶颈
入学通知书
做好幼小衔接,共促幼儿发展
苦恼的“幼小衔接”
五行真经
甜蜜欢颜
入学面试
温馨家园
温馨小语
入学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