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特色办学

2009-08-21 02:59陶西平
中小学管理 2009年8期
关键词:高中教育课程改革

陶西平

[摘要]高中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非常关键的位置。加大高中学校特色发展的力度是中国高中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课题。高中特色办学需要关注问题:高中特色发展的背景、高中特色发展的一般特点、高中特色办学的主要类别、高中特色办学的体制保证。

[关键词]高中教育;特色办学;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2384(2009)08-0004-03

高中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具有独特的重要性和教育价值。自2000年以来,中国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扩张的速度非常快:整个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从2000年的42.8%上升到2007年的66.0%,2008年已经突破70.0%。2020年,中国将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

要实现2020年的目标,普通高中发展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普通高中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尚不明确;普通高中发展的区域差距明显,中西部农村地区普通高中整体上还比较薄弱;普通高中教育资源短缺,学校班额普遍过大等。其中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千校一面”、办学缺乏特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笔者认为:加大高中学校特色发展的力度是中国高中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课题。下面就高中特色发展的背景、高中特色发展的一般特点、高中特色办学探索、高中特色办学的体制保证等问题进行阐述。

一、高中特色发展的重要背景:高中教育面临若干困惑。

现在中国高中教育发展的困惑主要表现在:

1人才类别的多样化与培养模式的趋同化之间的矛盾

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就是努力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形成有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以及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组成的人力资源结构。这样的结构反映了人力资源强国对人才类别多样化的需求。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发生了变化,社会生活越来越丰富多样,职业要求也与已往不同,这些都要求学校教育培养出多种类型的人才。因此,从社会需求的角度看,高中教育需要走特色化发展之路。

2人的发展的个性化和学校发展的同质化之间的矛盾

工业化时代标准化的人才观与信息化时代个性化的人才观的冲突在现在表现得很明显。我们应该让具有不同优势潜能和不同兴趣志向的学生都能受到应有的教育,使个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为不同类型人才的发展和脱颖而出创造好的条件。因此,从人的发展需求来看,也要求学校突破单一的模式,创造一种各具特色的、适合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高中教育。

3学校竞争的激烈化与办学人员的惯性化之间的矛盾

现有的办学模式是长期以来在相对陈旧的教育观念支配下形成的融课程、教学、评价、选拔为一体的完整体系。在这种体系中形成的惯性使得学校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普通高中的教育工作者容易墨守成规,产生守旧的惰性。突破原来的单一模式,形成学校的特色,有助于激发学校的活力,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

从总体来看,社会的未来呼唤着学校的特色办学,学生的未来呼唤着学校的特色办学。因此,高中应该向特色发展的方向前进:把更多的办学自主权还给学校,把更多的个人发展的选择权还给学生。

二、高中学校特色发展的共同特点:实现某个领域的卓越

新加坡教育部长尚达曼曾提出:要推动新加坡所有学校的专业化,让学校找到令自己卓越的领域,到2012年,期望有一半的学校能实现某一领域的卓越。我认为,学校的特色发展,就是要努力创造某一个领域的卓越。这一领域集中反映学校的价值观体系,并能将价值观融入到学校的生活方式、教学方式以及其他行为方式之中,从而成为促进师生成长的良好的、具有个性特征的生态环境。

1特色是学校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

学校的价值取向是学校的核心价值与附加价值的统一。学校的核心价值是指学校都要贯彻国家的教学方针、实施国家的课程标准、落实国家的培养目标。学校的附加价值是指学校可能具有的自身改革的切入点、自身的个性追求和自身的独特传统。不同学校的核心价值是共同的,但是它们的附加价值是不同的。因此,一个学校的特色是它的核心价值和它的附加价值的统一。学校的附加价值与核心价值的作用不同。核心价值取向是社会认同的标志,而附加价值取向是社会选择的标志。如果学校不具有社会认同的核心价值,就很难被国家和社会认同。而社会对学校的评价是在考察学校核心价值的基础上考察其附加价值。核心价值和附加价值对于一个学校的发展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2特色是学校教育创新的切入点

学校的教育创新是针对普遍存在的固有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进行的改革,而改革的切入点是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的基础。学校特色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教育创新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深化、丰富和积累。因此,形成学校特色的过程,也是学校持续创新的过程,这就彰显了特色发展的能动作用。

学校特色的最终形成应具有如下维度:(1)理念认同度,即学校的价值取向在学校内部和社会上得到的认同度高。(2)参与的广泛度,即师生参与特色活动的范围广(3)内涵的深刻度,即学校特色不是一个肤浅的、点缀性的东西,而是具有相当深度的内涵。(4)实践的系列度,即它是一个持续的、系列的实践活动,而非一时一事。(5)优势的显效度,即与周边学校相比,学校特色显示的是相对卓越程度。(6)作用的迁移度,即某一个领域的卓越促进了整个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

3特色是学校传统形成的重要基础

每一个学校都应该形成自己的传统,而且也都处在形成自己传统的过程中。学校特色集中体现学校的价值认同,对学校发展发挥着有力的导向作用,对学校整体水平的提高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而逐步形成学校的相对优势。同时,学校特色的保持和提升也会成为学校的品牌、传统与风格,而学校的品牌、传统与风格就是学校的竞争力。

学校特色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开始,它可能只是学校的某一个优势项目,这个优势项目可能逐渐变成一种项目特色,这种项目特色可能再发展成学校特色,学校特色可能推动学校成为一个特色学校。所以,学校特色的形成应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4学校的特色发展是教育家成长的有效途径

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需要理念与实践的引领和示范,教育家就是突破常规理论与实践局限的人。在办学过程中突破常规的理论与实践,实际上就是形成学校的特色。从某种角度来说,教育家产生在具有办学特色的学校之中。

三、高中特色办学的主要类别:多彩的高中特色办学的实践

探索

从目前我国的情况看,高中学校办学特色主要体现在办学模式特色、文化特色、学科特色3个方面。

1办学模式特色办学模式的特色大多是在办学体制改革过程中形成的。

例一:广东国华纪念中学。国华纪念中学创办于2002年9月。学校地处佛山市顺德区,是佛山市顺德区一些企业家捐资兴办的纯慈善、全免费、全寄宿的民办高级中学,面向全国招收思想品德良好、学习成绩优异、家庭生活贫困的初中毕业生。学校明确提出把学生培养成对人生哲理、社会发展、世界未来有深刻理解的精英人才。这所学校在办学体制方面体现出特色。

例二:北京的中加学校。中加学校是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与加拿大纽宾士域省的教育部、加拿大的加皇国际教育集团合作举办的高中。学校实行双学籍管理,学生毕业成绩合格将同时获得中国和加拿大两国的高中毕业证书。学校初步构建了中、加一体的课程体系,促进了中国和加拿大基础教育的合作。以2008年为例,北京中加学校的高中毕业生共有321名,全部进入了加拿大及欧洲、美洲、澳大利亚68所大学学习,在境外的录取率达到100%。这所学校的特点是培养在境外读大学的学生。

2学校文化特色

学校文化的特色有的是基于地域特色形成的文化特色,有的是基于历史特点形成的文化特色,有的是给予特殊价值取向形成的特色,有的是基于特殊的教育对象特点形成的文化特色。

例三:北京四中倡导文化“大气”。这种“大气”是指广阔的视野、长远的目标、深厚的底蕴、高雅的品位,是一种为造就高素质人才的“大器”奠定基础的教育价值观。“大气”的教育价值观体现了教育的多重维度。在时间上,不只顾眼前,更考虑长远;不单纯计较一时一事的得失,更考虑持续发展的需要。在空间上,不局限于小范围内的成就,更着眼于国家的前途、人类的命运。在发展上,不炫耀点滴的亮点,而更关注厚重的积累。

例四:北京八中。北京八中从1985年开始隔年(从2003年起,每年)招收30名10岁左右的小学生进入少年班学习。这些学生用4年的时间完成普通学生需要8年完成的小学、初中、高中课程,在14岁时参加高考。从1985年开始至今,少年班为大学输送了290名平均年龄为14岁的优秀少年大学生。其中前四届有96.8%的学生升入重点大学,第五届之后是100%的学生升入重点大学。少年班的学生大学毕业后,有66.5%的学生继续读研究生,其中71.0%的学生在国外读研究生。超常实验班的科研成果获得了北京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现在还在继续进行这样的实验。

3学科特色

学科特色是目前学校形成特色的重要导向。从国内的情况看,有基于学校课程体系的学科特色,有基于优势学科的学科特色,有基于优势课外教育形成的学科特色。

例五:北京月坛中学。该校是北京唯一一所以日语为第一外语的公立完全中学。在日语教学中本着“打好基础,扩大容量,加强听说训练,高标准要求”的宗旨,每年都有很多同学通过三级或者二级日本认证的日语水平考试。许多学生进入了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系或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学习,有的学生到日本留学。

例六: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示范性高中。这个学校很重要的特色之一是在普及的基础上培养优秀的游泳运动员。有游泳特长的学生除了正常的学习之外,每天下午3:30分以后进行游泳训练,实行“体教结合”。2005年6月,这个学校的游泳队代表中国参加在法国举行的欧洲青少年游泳锦标赛,摘得32块金牌中的28块,并获得男女团体冠军。2007年3月,游泳队代表中国参加在德国举行的世界青少年游泳锦标赛,获得29枚金牌。到现在为止,这所学校已经有5人入选国家队,已经培养出国家运动健将9名、国家一级运动员30名。

四、高中特色办学的重要机制保证:课程改革

中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对于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为因材施教和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提供了重要的机制保障。

中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具有如下特色:课程管理由过去国家统一管理走向三级管理体系,课程结构由过去的线性结构走向塔状结构,课程计划由过去的学期变成学段,学业管理由单纯的考试变为学分管理,学生选课由口号变为现实,综合实践活动由一般性的课外活动变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程评价由单纯的应试走向发展性评价。这一系列的改革为学校的特色发展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贯串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在不同的学段要突出不同的重点。学前教育阶段主要是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义务教育阶段主要是激发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高中阶段教育,应该促使学生的兴趣聚焦为志趣;而到了大学阶段,就要使学生的志趣转化为志向。高中阶段教育应该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与突破口。要从满足学生个性潜质开发的需求出发,因材施教,增加课程的选择性。另外,要使现代科技发展的部分前沿成果以学生可以理解的方式进入到课程中。同时要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实践基地,让学生有条件动手,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在促进高中特色办学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学校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有利条件。例如:2007年8月,北京市成立了“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启动了“翱翔计划”。“翱翔计划”从高中阶段入手,探索培育现代社会发展急需的创新型人才,来自全市68所高中的132名高一学生,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利用周末完成自选的课程学习,并进入70所高等学校实验室参与科学研究。“翱翔计划”以学生的兴趣为主导,不急于要求学生取得研究成果,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室特有的氛围熏陶,形成持久的科研兴趣。再如:2008年9月,北京二中为一位长期从事蜘蛛研究的高一新生提供了一间20余平方米的实验室,并以他的名字命名,为学生的深入研究创造了条件。

推动高中学校特色办学任重道远,需要观念、条件、机制、管理、社会等多方面的支持。高中特色办学是中国全面提高普通高中质量的一个历史进程,有关部门应最大限度地改善高中的办学条件,合理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减少校长繁杂的事务,给校长更多的空间和时间,改善对学校“一刀切”的评价体系,正确对待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中形成的特色实验,为高中特色办学提供必要的环境。

猜你喜欢
高中教育课程改革
创新性科研人才的培养模式
“以生为本”理念下的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研究
基于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方法研究
高中教育如何才真的“为了学生好”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