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三个切入点

2009-08-21 07:35蒋翠霞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09年4期
关键词:橘子表面生活化

蒋翠霞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特别是小学数学更要注意生活化。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还原了科学知识的生活本原——就是一切科学来源于生活,归结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改善于生活。

怎样使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让我们的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呢?

一、教学情境生活化,让学生体会数学也是生活

新课标指导下编写的教材也在注重引入教学材料的生活化。教师要充分利用,并和学生们真实的生活体验密切结合起来。例如: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生活中的数”,采用的情境图就是学生所熟知的“数铅笔”,又如:三年级“对称、平移和旋转”单元则出示了许多美丽的剪纸,那么。在教学准备时,或者提前给学生布置手工剪纸作业,让学生把教材的生活情景设计具体化,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也是生活的。

当然,我们更希望教师只把教材提供的情景图作为引子,根据教学时具体的前提来自己创设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例如:三年级下册的乘法教学中关于电影院座位的计算,可以结合学校实际,让学生算一算学校报告厅、多媒体教室的座位等等。

二、教学手段生活化,让学生体验数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应合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使之从生活化人手,开阔知识面,增加信息量,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第一课时,有位老师是这样处理的:(教师举起粉笔盒)它的表面在哪里?你能指一指吗?书本封面呢?你感觉到它们有大小吗?请你摸一摸课桌上物体的表面,(学习小组准备橘子、树叶、文具盒、课本等)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比较说一说哪个物体的表面大,哪个物体的表面小。(学生汇报)

同学们,你们看到桌上的橘子吗?怎样比较橘子表面的大小呢?我们来开展“剥橘子”比赛,看谁的手最巧,剥得最快。(选择剥得最快的两位同学,展示实物投影)

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个橘子的表面,哪个大,哪个小?(学生回答)

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各种物体的表面,知道它们的面是有大有小的。

板书:物体表面大小

三、作业设计生活化,让学生享受使用数学的成就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由于课堂时间短暂,所以作业成了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生活化的作业设计就有了让学生大展身手,解决实际问题的广阔天地。学生在实际生活实践中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是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也是对书本知识的一种印证、一种补充、一种体验。同时,让学生享受在生活中使用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带来的成就感,巩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另外,还可以在题目设计中还可适当安排一些多余条件,因为日常生活中几乎没有哪一个问题拥有的条件是恰好的;问题答案也并不唯一。这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有好处的。

当然,设计这类作业,还要考虑到和其他学科的综合性。不能只看数学,不见其他。例如,房间布置设计作业中,设计客厅的布局,要求学生和家人沟通合作解决,不能我行我素。还有结合采光、色彩搭配等知识。

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育必须首先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才不至于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越是儿童不熟悉,不需要的内容,儿童学习的依赖性、被动性就越大。”反之,当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把握好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把数学的抽象(即生活问题的数学化)和数学的应用(即数学问题的生活化)这两者的辨证结合,对于数学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橘子表面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橘皮猜想
太阳表面平静吗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摘橘子
沉下去,浮起来
表面与背后
3.《黑洞表面》(英/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