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子》哲学思想的客观合理性,表现在“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表达了老子对“道”的敬仰和尊崇,无论是做人、做事、治国都要“道法自然”,从而达到自然“无为”的和谐适度的一种崇高思想境界,而“无为”的目的则是“无不为”的积极的做人、做事、治国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关键词:老子哲学;“道”为核心;“无为”境界
中图分类号:B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20-0115-03
《老子》是我国先秦时期道家的著名作品,包含了很严密、完满的哲学思想。《老子》是中国第一个自觉运用哲学思维来观察、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典范。它的哲学思想对后世也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但是对《老子》的哲学却存在不同的评价,有认为它的哲学思想是一本宣传消极避世哲学如“小国寡民,不敢为天下先”宣传唯心主义阴谋权术等。但《老子》被世界上大多数人推崇并流传两千多年是它本身包含了许许多多的朴素的辩证唯物哲学思想,这又是被大多数人公认的。因而对《老子》进行再认识作出客观合理的评价是非常必要的。
一、“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
“道”这个哲学范畴,首先由老子提出,并在其中反复出现,可见“道”这个哲学概念,它显示和包含的内容之广,含义之深是不言而喻的。《老子》的“道”有时显示了宇宙天地间一种无比巨大的原动力,有时又表现了一种自然万物生生不息的恒古至今的一种磅礴的气象或又展现了天地初分,万物始生的一派蓬勃生机的状态,如此等等。从老子对“道”的种种阐释中,我们完全可以体会到老子对“道”的敬仰到了顶礼膜拜的地步,完全来源于他对“道”所表达出来的自然及自然规律的深信不疑,不可抗拒的思想。这完全有别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视“天”或“神”以及视统治者为绝对权威的思想观念,因而老子的“道”就具有一种对于宇宙、社会、人生独到的感悟和深刻的体察,这也正是“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所在。什么是“道”,《老子》认为“道”是“唯一”是“合理”是“真实”,是“万物”是“永恒”,是一切事物的源泉,是“万物之母”,“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老子》第一、第六十二章),其含义之多,但中心意思是一种自然发展的常态和规律。“道”又是指道理,一切事物存在的理性与基础,是对宇宙、社会人生的理论的实际表达。“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道”也指道路和方向,事物发展的进程;“大道其表,而民好径。”即大路很平坦,但人民还是爱走捷径(《老子》第五十三章)。“道”还有秩序、安定等思想,如“天下有道、天下无道”(《老子》第四十六章)等哲学思想。老子认为天下有“四大“:天、地、人、道。这四大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呢?他认为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用“道”来治理社会修身养性、为人处世,就是要求人们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准绳,天以“道”为根据,“道”以自然为榜样。按照自然而然的规律来治理国家和修身养性、为人处世是《老子》“道”的哲学思想的根本。
《老子》认为“道”是贯穿在各个方面的,主要表现就是“天道”、“人道”和“圣人之道”。
“天道”是《老子》的理想之道。它包括以下意思:“天之道,不争而善,不言而善应,不招而自来,禅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第七十三章),天的大道是,不争而善于取胜,不说而善于应验,不召唤而让自己到来,不思无虑,却善于谋划。天网广大,稀疏却不漏失。天道是万能的,按道的规律去办,是无往而不胜的;天道是公平的。“天之道,利而不害”(《老子》第八十一章),有利于万物而不加害于万物,“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子》第七十九章),对人不偏爱,永远都帮助为善之人。“天下有道”,国家安定,人民乐业。否则,“天下无道”(《老子》第四十六章),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老子》第四十六章),可见尊重“道”于国于民有百利而无一害。
“人道”《老子》直接讲得不多,主要是指当时的社会现象。“人道不公”,天之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老子》第七十五章),百姓饥饿,是因为在上的统治者呑食的租税太多,所以才饥饿;百姓难以治理,是因为在上的统治者强作妄为,所以才难治理。表达了《老子》人道思想中追求公平、正义,反对剥削、压迫的思想。
“圣人之道”主要是指圣人所应具有的德行和品德。要 “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老子》第十章》),生养万物但不据为己有,自己做出了贡献,但不去依赖它;自己管过它,但不去主宰;表明了明道的人是无私的,要讲修养。“不责于人”“为腹不为目”(《老子》七十九章、十二章),作为圣人总是要多向别人施救,给予而不去满足所有的无厌的欲望。“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第二十二章),明智的圣人,不自我表现,才能显露他的长处;不自以为是,才能明白做人的道理;不自吹自擂、自我吹嘘,别人才会认为你有功劳;不自高自大,大家才愿意听你的并尊重你。
二、“无为”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
《老子》哲学思想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就是“无为”,这是《老子》最著名的观点,“无为”的核心价值就是顺其自然,不能擅加一些不合理的人为的因素而破坏了事物原有的状态。《老子》强调的“无为”就是要求人们在守道、行道、遵循规律中处理人与人、人与事的关系上,既要维护万物的自然状态,使之保持不变,又要遵循“法自然”的原则。而《老子》的“法自然”,并不是指大自然和自然界而是一种顺其自然的自然状态下的“道”与“无为”的哲学思想的充分显现。而太过分、太极端、或处理事物、立身处世、过度、过分、过甚,都是与“无为”相悖,而讲求做事做人、处世的适度、协调、平衡,才能在“无为”思想境界中求得自然与人类社会以及人类社会内部的和谐与健康的发展,这才是《老子》“无为”哲学思想所体现是一种“天道”、“自然无为”的顺其自然,遵循规律的精神品质。
《老子》的“无为”哲学思想还具体表现在《老子》认为“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老子》第二十九章)。圣人要去掉极端的、过分的、奢侈的东西,可以说甚、奢、泰都是过,都是由贪引起的。物及必反,而这些正是极端的东西,它会引起社会的不公平、不平衡、不协调。只有去掉它们,我们人类社会才能和谐、自由、快乐地发展。
“名与身熟亲?身与货熟多?得与失熟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老子》第四十四章)。大意是说名誉、名声和生命相比哪个更重要?自身与财富相比,何者是第一位的呢?得到名利地位与丧失生命相衡量起来哪一个是真正得到,哪一个是真正的丧失呢?所以说,过分追求名利地位,就会付出很大的代价,有庞大的储藏,一旦有变则必然是巨大的损失。《老子》的得失观极具辩证法,理解和正确对待名利得失就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无为”哲学思想境界。
“物或损之有益,益之而损”(《老子》第四十二章),《老子》认为事物有的减损了反倒增益,有的增益了反倒减损,正表达了一种“无为”的哲学思想,肯为社会和他人付出的人,不会因为付出而使自己受损,反而会使自己得到很多的回赠。不会因为“给予”和大量付出而失去什么,反而会因为给予愈多,我们自己得到的社会尊重也愈多。这种“无为”思想和“无为”处世行为就要求做事不求回报、不求得失而求均衡,不求胜负而求和谐,不求索取而求无私奉献。这是一种极高的社会人生境界。
在《老子》看来,有时看起来与目的完全相反的东西,却能引导出好的效果。《老子》说:天地之所以长存,因为它生存不为自己,圣人应该“后其力而身先,外其力而身厚”(《老子》第七章),把自己放在最后,反而能优先,把自身置之度外,反而能保证安全,这不是以其无私反能成其私,从反面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老子》认为最成功的好像还有欠缺,最充实的好似还空虚,最正直的又好似不善辩,这样的作用是很大的。如同疾病可以胜寒冷,安静可以胜暑热一样,清净无为的,可以“为天下正”(《老子》第十五章),可以作天下的首领。这样“无为”却达到了真正的有为的良好效果。
《老子》的“无为”哲学思想还表现在: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世界观方法论。《老子》认为“弱者道之用”(《老子》第四十章》),柔弱是“道”的作用。因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坚强处下柔弱处上”(《老子》第七十六章》),柔弱并不是无能的表现,反而表现出强大的生命活力和力量作用上的穿透力。正如,水滴石穿就是表现了一种韧劲中的刚毅性格。坚硬的东西应属于死亡一类,所以柔弱优越于坚强,柔弱展现出的韧性反衬出坚强的脆弱性。“守柔日强”(《老子》第五十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人无间”(《老子》第四十三章》)。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穿透天下最坚硬的东西、这个看不见的力量,能穿透没有空隙的东西。“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老子》第七十八章》,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而攻击坚强的力量没有能胜过它的。据此,保持柔弱的地位,是“道”的运用。宇宙万物生生不息的静、柔之处往往蕴藏着无穷的动力。事物总是向对立面转化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是老子“无为”哲学思想的精髓。我们不能不为之拍案叫绝,在一定条件下坚持以“无为”的原则办事,既符合“法自然”的原则,又能达
到理想的结果,不是没有道理的。
三、“无为”则是“无不为”的能动作用
“无为”的原则,就是“道”的原则。“道”就是常保持“无为而无不为”的原则。因而《老子》要求“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作于细”(《老子》第六十三章》,凡事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为此做事情不能仰头向上,而应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以小积大,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他说的“天下之大作于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三行始于足下”(《老子》第六十四章),就是《老子》的名言,都道出一个真理,就是要一心一意地做事、世间就没有做不好的事,反之如果不会做人做事,也很难做成什么事。做大事的成就感是由小事的成就感累积起来的。《老子》认为“祸兮福之所倚”(《老子》第五、八章》),所以他说事物都是向它的对立面转化,意思是灾祸中有幸运,困境中孕育着顺境,潜存着幸福。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把困境转化为顺境。如同失败是成功之母,困境为什么不能转化为顺境?主要靠我们锐意进取、执著向前就能发现机遇抓住机遇,我们就会走出困境到达成功的彼岸。
《老子》又说:“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亡。慎终若始,则无败事(《老子》第六十四章》)。意思是说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快要成功时失败。所以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那样慎重,就没有不成功的。《老子》反复强调做事不可粗心大意,要持之以恒,要警惕在快成功时的失败。老子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将成功时人们不够谨慎,开始懈怠,没有保持事情初始时的那种热情,缺乏毅力,要是能够做到在最后关头像你一开始的时候那样谨慎小心就不会失败了。深刻表明了“无不为”的有为,善始善终品格,是做人做事成功必备的素质。
《老子》还认为在做事之前要“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老子》第六十三章),就是说要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不能等事情闹大了才去解决。事物在平稳的时候容易把握和驾驭,事情在没有明显动荡的预兆前,就早准备谋划。所以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未雨绸缪,创造事物向着有利方面发展的条件,这才是“无不为”的做法。《老子》还认为“受邦之不祥,是谓天下之王”(《老子》第七十八章》。就是要求能够在紧要关头,承担国家发生祸难的责任,这样才配做天下的君王。作为人,都应有勇于承担责任的魄力,在困难面前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是逃避责任,这样的人才能有所作为。老子还提出圣人要无败事,就要想别人不曾想到的,别人不曾注意到的事“欲不欲”;不要过分注重珍品稀物、甚至据为己有,不贵难得之货;要研究不成熟的问题,学习尚未成书的知识“学不学”;只有这样圣人才可能不复众人之所过,补救众人常犯的过错,“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第六十四章》。这些都表明了《老子》的无为,实质是无不为和有所作为。不是消极等待事物的变化,而是主动预见事物的变化,可能这样或那样产生或去主动应变预想不到的情况发生,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做到胸中有数,才能处惊不变,才能防患于未然。
四、结语
《老子》哲学思想博大精深,“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老子从“道”出发推衍出做人之“道”,做事之“道”,治国之“道”,他告诉人们要唯“道”、爱“道”、循“道”。由“道”这个老子哲学精髓,而衍生出来的“无为”,“无不为”的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在道法自然的前提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做人、做事、治国方面既不能为所欲为也不能无所作为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极为丰富。限于作者认识水平,无法在这里一一穷尽。
参考文献
[1]老子(第一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唐国琪(1955-),女,供职于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