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创新与和谐校园建设

2009-08-19 09:01郝国文胡春弟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14期
关键词:和谐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郝国文 胡春弟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里最重要的教育活动之一,它关系到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成为促进和谐校园形成的源泉和动力。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和谐校园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和谐校园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也为创新校园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机遇。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和谐校园建设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一个新课题。

1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1.1 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观

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同时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人为本原则,思想政治教育也应坚持以人为本[1]。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以人为本就是把教育与人的自由、尊严和价值联系起来,充分肯定人的能动性和作用,使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成为人获得全面发展的手段。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经济、生态的平衡、协调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要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就不能仅仅关注人自身的思想道德,而要探索人的思想道德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确立“面向未来”的长远发展观念,预防人们的短视与片面发展行为,保持人的发展与社会、自然界发展的平衡。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深入开展和谐社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科学发展和和谐发展的思想观念,为建设和谐社会作贡献。

1.2 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校园文化的重要育人功能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特点,就决定了它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这个载体具有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重要育人功能。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创建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包括整洁美化的校园,各种人文景观、校园建筑风光和校史、校训、校歌,经常宣传学校的历史传统、弘扬学术风尚,从而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时刻受到感染和熏陶;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来活跃校园生活,象举办文艺汇演、课外阅读、演讲比赛、辩论赛、人文和科技专题讲座、名著导读、名曲欣赏、影视评论、文化沙龙、体育活动等。学生通过参加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丰富业余文化生活,还可以寓教于乐,使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在这些活动中得到升华,让学生有归属感、自尊感和使命感,从而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应成为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

1.3 充分发挥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途径。学校应重点规划,建设有特色、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紧紧围绕学校培养人才这个根本和中心工作,打造教育、教学的网上平台,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开辟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网络文化活动。将形势任务教育,政策法规教育,思想交流,心理咨询,就业服务,用人信息等内容推进到网上去完成,建立一个新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同时,要加强对校园网络的安全保护,注重管理和教育相结合。加强网络文明教育、道德教育,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网络管理的规章制度。倡导网络文明,并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增强学生上网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培养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

1.4 灌输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和公德意识教育

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共同的法则、共同的渴望和永恒的追求。诚信要求人们互相践诺、守约、守信。然而,目前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在各种思想文化互相激荡的环境中,社会上一些领域和个人不讲诚信,见利忘义,诚信危机以及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学生们的影响可以说是不可低估的,产生的一些问题是不容忽视的。例如:一些学生由于诚信意识太差,考试作弊,荒废学业,道德滑坡,弄虚作假,欺骗他人,甚至做出违法的事情。当代学生的诚信如何,直接影响到校园的和谐。学生的诚信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基石。因此,根据学生诚信的现状和特点,着力完善诚信教育体系,探索解决学生诚信危机的路径,对于构建和谐校园、构建诚信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针对学生的诚信教育问题,在实践中我们应坚持以人文精神为主线,开展些专题活动,如集中教育、开展专题讲座。每年新生入学都集中进行教育,讲清什么是诚信;讲清诚信与做人、事业、幸福的关系;讲清构建和谐校园,应从自己做起,塑造个人诚信形象,倡导校园诚信风气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感恩,就是对在自己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产生过积极作用的人和事物的一种感激与回报。它既有物质的因素,也有精神的因素。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学生仍处于消费者的角色,学会感恩显得更为重要。感恩是人的职责和使命。众所周知,马克思曾经指出,在其现实性上,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体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他人和社会。在个体的实践中,接受他人和社会的饋赠、支持、帮助与合作等等是不可避免的。从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关系而言,个体必须对此予以感激和回报。从这个意义上讲,感恩就是一个人的职责和使命。只有学会了感恩,才不会迷失自我,知道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只有学会了感恩,才不会怨天尤人,懂得去理解和同情他人。这就需要学生加强学习能力,增强成才意识来回报家人、学校和社会。

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公共秩序的进行所必须共同遵守的最基本、最简单的公共生活准则。通过社会公德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非观,为建设和谐社会,文明校园提供保证。

2 和谐校园构建

2.1 和谐校园理念与特征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一般来说,和谐校园具有如下特征:人的积极性能够充分调动;人的素质全面提高;管理机制和谐运转;学校可持续发展。

2.2 如何构建和谐校园

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及内涵要求,和谐校园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团结、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校园。构建和谐校园应着力从下列三个方面入手。

校园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构建和谐校园,必须有与学校办学目标相和谐的校园文化,包括学校上下一致的共同理想和共同的价值追求,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的良好工作氛围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校园文化环境能起到无声的育人效果。学生在这样的校园环境中学习、生活,能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学校的办学理念要变成师生的共同追求,要内化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动。

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和管理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是一个信息的时代,大学要适应社会的潮流就必须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和管理。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的环境下,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利用BBS进行学习讨论。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室的控制设备适时干预,可以监视、个别辅导、组织讨论等工作。在这样的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中,让学生充分感受时代的气息,享受网上冲浪的乐趣,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扩大了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加强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和谐校园的构建最终还是要落实在学生身上,学生个性素质的高低是评价和谐校园构建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尺度。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既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标志,又是学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3]。教育的过程是学生生命感受和经验体会的过程。学生在主动学习、主体实践、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情、意、行诸方面协调发展。在培养适应社会要求所必需的各种基本素质的同时,根据自身潜能、兴趣、爱好、特长等因素培养出具有鲜活个性的多样化人才,使校园的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特长充分展现,都能做到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万红亚.论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管理, 2008, (10):177.

[2]张颖.试论构建和谐校园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辽宁师专学报, 2008, (3):52-53.

[3]张春菊.对“以人为本”构建和谐高职校园文化的思考[J].太原科技, 2009, (2):55-56.

作者简介:胡春弟,男,1964年生,博士,副教授。

猜你喜欢
和谐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坚持以人为本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