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职业教育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职业院校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应当适应新形势,按市场需要和岗位技能要求,建设技能培训型实验室。
关键词:职业院校;化学实验室;改革
当前,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还不高,主要是因为符合职业教育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尚未完全建立,部分职业院校受学科教育影响,未能正确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关系,授课以课堂讲授为中心,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乏力。就化学实验室而言,目前,高职化学实验室建设仍然服务于学科教学,一般按照化学理论课程的设置,建有无机化学实验室、有机化学实验室、物理化学实验室和仪器分析实验室。这些实验室的功能只是配合教材内容,完成学科教学任务,学生在实验室里学到的仍然只是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应用相去甚远,从而出现学校认为合格的学生,与企业、行业的要求差别很大,用人单位不得不对新招聘员工进行再培训。针对这一情况,笔者认为,化学实验室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改革。
建设常规化学实验室,完成学科教学任务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理论知识学习离不开实验,建设常规实验室,可以将常规教学任务放到这一实验室来完成,重点教授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和良好的操作习惯,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常规实验,如标准溶液的配制、容量分析、称量试验等,都可以在这一实验室完成。
建立分类化学实验室,适应不同行业的要求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不足之处在于和实际工作脱节,基本上是在普通高校全日制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基础上略作调整。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形势下,职业院校应彻底摆脱传统学科教育课程体系的影响,立足岗位和行业需求,按照实用性、重应用的特点组织授课内容,实训基地更应该和岗位需要合拍。具体到化学实验室,我们可以分类设置,按照石油化工行业、煤炭行业、食品行业、建材行业、电力行业、环保检测行业等的不同行业标准,建设符合实际需求的实验室,让学生在校内就能接受良好的职业训练,熟悉行业标准,考取不同岗位的资格证书,使学生走出课堂就能适应工作岗位,实现从学校到岗位的“零距离”。
建设营业性化学实验室,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分析检验是一门技术课,但也要求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检验员所出具的检测报告通常具有法律效力,比如进出口货物检验、食品卫生检验、药品卫生检验、环保监测等涉及商业及生活的各个领域,要求从业者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在工作中坚持科学公正的原则,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干扰,实事求是地报告检验结果。职业学校可以申请实验室资质认证,承担某些样品检验工作,这样既能增加建设和维护实验室的资金来源,又能让学生实际感受商品检验的严肃性,使学生建立良好的道德标准,提高职业素养,为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建设工厂型化学实验室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不断加剧,经济结构迅速转变,对劳动力技能的要求比以往更高,对拥有更多知识技能的工人的需求远超过去的几十年。高等院校具有教学、科研、学科师资和丰富的图书资料及先进的科学实验条件,但这些条件并不能自发地转化为行业培训资源,只有建立行业培训基地,才能培养出符合行业要求的人才。地方高校应为地方社会经济建设服务。职业院校可以根据地方工厂需要,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根据工厂的实际岗位,培养应用型人才。像化工厂的原材料检验、中间产品检验、成品检验,食品加工厂的添加剂检验、油品检验、水煤浆检验,都可以设立专门的实验室,为企业量身定做、培养专职技术人员。针对工厂使用的一些大型仪器,如原子吸收光谱仪、核磁共振波谱分析仪、气液相色谱仪等现代化的检测仪器,学校应当设立专门的实验室,培养相应岗位的合格的技术人员。
建设环保型实验室,培养从业人员的安全环保意识在化学实验室必然会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经常做一些蒸馏实验,也有和高温高压有关的实验,进行这些实验在操作过程中如有不慎,就会发生危险,不但容易导致仪器损坏,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危及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在日常工作中,这样的实例不胜枚举。比如,长时间吸入氯气、硫化氢、二氧化硫等的低浓度气体后,心情烦躁,感到头疼、恶心;踩到跌落地上的氯酸钾而着火;在蒸馏硝化反应物过程中,当蒸至剩下很少残液时,突然发生爆炸。这些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化验员安全环保意识不强,不认真,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造成的。培养化验员的安全环保意识,应从一点一滴做起,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我们还应当教会学生如何处理事故,如何使用常见解毒剂,以及常见中毒症状的处理,提高从业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激反应能力。对于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也应做到环保、科学。通常从实验室排出的废液,虽然其中有毒物质与工业废液相比在数量上是很少的,但由于实验室废液种类多,成分复杂,即使是数量甚微,排放到大自然当中也会危及环境及人们的健康,所以实验室废弃物必须经过处理才能排放,特别是废水的处理,一定要有合理的方法。在职业教育中加强这方面教学,学员踏上工作岗位才能在工作中做到安全环保。
大力引进“双师型”人才,建设优秀教师队伍要使化学实验室从科研型转向实用型,需要建立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职业院校的专业课教师大都由原来的文化课教师转行而来,具有教师资格和专业技术资格的“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很小。“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质标准是“一全”、“二师”、“三能”、“四证”。“一全”是指“双师型”教师具有全面的职业素质。“二师”是指“双师型”教师既能从事理论课或文化课教学,又能从事技能训练教学,既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经师”,又是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的“人师”。“三能”是指“双师型”教师具有较全面的能力素质,具有进行专业理论或文化知识讲授的教育教学能力,进行专业技能训练或教师职业基本训练指导的能力,进行科学研究和课程开发建设的能力。“四证”是指毕业证、技术(技能)等级证、继续教育证和教师资格证。学校一方面要通过培训,使专业教师取得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等资格证书,另一方面,应当抛弃传统的用人模式,聘请一些活跃在生产、研发等领域的专家和一线技术人员为学校相应专业领域的兼职教师,全面改善和提升师资队伍水平,促进学校专业改造和课程更新,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教育专家认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使整个社会的人才观发生了重大变化,越来越多的用工单位认识到,就业不仅需要学历,更需要能力。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应摒弃片面地从学科角度出发,要从技术、技能、实用的角度考虑,深化“工学结合”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要着力建设好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使学校成为“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方式工作化,教学环境职场化,工作过程流程化,组织管理企业化”的“教学工厂”,给参加实训的学生一个真实的生产环境,让学生通过这样的实训学到职业岗位需要的实际知识和技能,同时提高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吴江.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中国教育的根本出路[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S1).
[2]杨念.高职课程改革之原则,以就业为导向[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2).
[3]曾宪章.人的发展与职业教育的关系[J].职业教育研究,2005,(3).
作者简介:
梁作琴(1969—),女,工程师,日照广播电视大学高级实习指导师,研究方向为化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