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缺陷的成因分析

2009-08-17 09:53索德拉图
职业教育研究 2009年8期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建设高职

摘要: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缺陷:缺乏专业开发与建设的研究机制,尚未形成企业界与学术界参与专业建设的机制。从物流产业、物流相关行业、区域物流等经济视角对上述缺陷进行分析,可以揭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得出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必须立足于物流产业、行业及区域物流的结论。

关键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经济视角

专业建设是高职教育的重要方面。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历史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也不过是几年的时间,因此,在高职专业建设制度与机制方面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高职专业建设机制的缺陷主要表现为:尚未形成完善的高职教育专业建设机制,基本上仍沿用学科教育的专业建设方式,不符合高职专业开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这种缺陷阻碍着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纵深发展与科学发展,不能适应物流业发展对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缺乏有效的专业建设机制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机制缺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缺乏专业开发与建设的研究分析机制(包括对产业、行业、区域和企业的研究分析)、尚未形成行业协会、企业界、学术界共同参与专业建设的机制。

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形成了上述缺陷,包括人们对高职教育的认识不足,教育体制、制度、机制的不够健全,专业建设对物流产业、行业管理、区域经济、物流管理工作岗位等缺乏深入了解和研究等。可以说既有观念的原因,也有教育与经济等层面的原因。

物流产业边界不清晰影响专业建设

由于物流产业在我国属于新兴产业,带有明显的新兴产业边界不够清晰的特征,集中表现为物流产业尚未完全独立,而是分散在不同产业领域之中。因此,物流产业还不够成熟。这种特征致使物流管理专业的产业界限不够明显,影响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针对性。

物流产业具有集成性、复合性、综合性,这些特征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必须考虑的产业范围内的问题。物流是若干领域经济活动的集成,是集现代运输、信息网络、仓储管理、流通加工、营销策划等诸多业务技术门类于一体的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管理科学,因此,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随着现代物流业向高端物流和信息流的发展及综合物流业的形成,需要拥有一批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手段、精通物流业务、熟悉物流运作与管理的人才。

物流产业属于服务产业,是以物流活动为基点的,其主体是非生产性的、服务性的。物流产业通过服务提高物的附加值,这个附加值的形成是物流活动过程中投入的劳动转化形成的。物流产业是从流通产业中分化出来的,并渗透到生产领域。由于物流产业的这种复杂性及其发展趋势的特殊性还不是十分清晰,所以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边界也不够清晰。因此,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需要深入研究物流的各种属性,才能准确把握专业建设的方向。

物流服务的对象是工业、农业、商贸业等产业之间的物品流动,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物品流动等,都离不开物流服务。因此,物流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基础性产业。这个产业特征,一方面决定了该专业学生就业门径的广泛性,适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另一方面决定了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既有共同点,同时也有差异性,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只有满足了这个要求,才能真正适应物流产业的需要。但是,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中,许多学校仅考虑到了共同点,而缺乏对差异性的考虑,使各学校培养的学生基本相同,而现实中的物流管理工作岗位对人才的需求是不同的。

物流产业不成熟影响专业建设

从我国物流产业成长状况看,物流业已具备了产业形态特征,其主要标志是已经形成了众多的为社会和物流市场提供物流服务的物流组织。虽然现代物流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第三方物流和专业化的物流服务组织提供的社会化物流服务规模仅占整个物流规模的20%左右,但是,随着社会分工及专业化发展,这一比例在迅速提高,伴随这一发展进程,物流产业的特点也将越来越明显。这种物流产业发展的不成熟状态也影响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需要对物流产业的成长状况有较全面的了解。但是,无论是已经开设的,还是准备开发物流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都对物流产业的成长状况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甚至没有意识到物流产业的存在。许多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只是意识到物流业在我国发展迅速,意识到物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在准备工作和其他许多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就开发专业,没有认真考虑专业的可持续发展等深层次问题。这种状况必然影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后续发展,影响专业特色的形成。

我国的物流产业不仅已经具备了明显的产业特性,而且已经形成了六个业态。这些业态构成了现代物流业的六大行业:(1)运输业,包括铁路、公路、水运、空运、管道及装卸搬运等。(2)代理业,以中介的身份代委托人办理受托事项的业务,主要有单一代理与部分多式联运。(3)仓储业,以仓库存储业务为主体,提供单一仓储服务与部分配送服务。(4)流通加工业,属于仓储业的衍生行业,指在不改变货物外在形态的前提下进行简单加工,包括为客户拆包分装、货物分拣、条码标签的粘贴等。(5)配送业,以各种配送业务为主体,包括城市间、城市内及企业内部的各类配送活动,有单一配送与部分仓储、多式联运、区域分拨及工具租赁等。(6)物流信息业,以提供物流信息、咨询为主要业务,进行物流信息网络经营与管理、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物流战略与规划等活动。现代物流企业一般是上述六大业态的有机整体,其业务大多是上述各种业务的复合而不是简单加总。这六个业态是当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开发、建设与发展的产业或行业根基,需要对这些业态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然而,由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缺乏研究意识,缺乏对物流行业的研究,甚至认为高职教育以教学为主,不是研究型院校,不需要进行学科和学术研究,缺乏全面、深入、动态地对职业岗位发展现状及趋势等前沿问题的了解,因此无法准确把握与专业有关的产业发展状况,影响了专业的职业针对性。同时,缺乏专业研究梯队与专业带头人,即使有带头人,由于大部分高职院校来源于没有学术研究要求的中专、专科和职业大学等学校,长期以来缺乏学术研究的意识和习惯,没有形成研究的环境和氛围,加上现有学校管理制度与用人机制等存在问题,为数不多的带头人也很难有扭转全局的能力。因此,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而言,缺乏对物流业态的研究,缺乏对职业背景的分析,其专业建设必然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行业特点对专业建设的影响

与物流产业的边界不清晰相一致,由于物流分散在不同行业部门,行业职业类别也不够清晰,行业管理处于分散交叉状态,没有形成独立的行业管理部门,也使得物流行业管理边界模糊。

从行业管理权限看,物流的功能与运作主要由交通运输部门管理,同时,物流与许多产业部门相联。由于物流业从传统货物运输分离出来,并且其核心功能是运输、仓储、配送业务,主要归属于交通运输部门管理,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与交通运输部门的人才需求密切相关,与其他各类交通职业教育一起成为交通事业发展的基础。因此,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需要立足于交通行业,需要对交通行业进行全方位的研究。

与物流业密切相关的产业部门主要有:物流基础设施业(如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等)与物流装备制造业(如货运汽车、火车、轮船、管道、集装箱等相关制造业)。这些产业部门的发展与现代物流活动的效率、效益、服务的市场范围及规模有着直接的产业关联。从产业技术基础看,物流产业技术主要是与提高物流活动的效率及效益有关的信息技术、系统技术、管理技术等组成的技术群。明确这些产业部门的关联性,才能立足于行业建设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真正做到面向行业培养物流管理人才。

行业是企业之上的更高层次的经济系统,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间环节。在我国经济体制的两个转变过程中,国民经济管理体制由部门管理向行业管理转变,随之产生了行业中介组织,即行业协会,进行行业内的自我协调、自我约束,代表行业向政府反映共同要求并协助政府实施和贯彻政府的方针政策,为推进产业的有序、协调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行业协会是对本行业的状态、规律和发展趋势了解最为全面的机构。

正是由于行业协会的这种特殊职能,英国、加拿大、德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在高职专业开发与建设过程中,始终有行业协会参与。行业协会的这种特殊职能意味着无论哪类高职专业,通过行业协会深入了解行业及其发展,是最为有效的捷径。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必须与行业建立紧密联系,随时了解行业。了解行业意味着了解职业岗位,但是,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制约着我国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与行业协会建立联系。其一,由于物流分属不同的行业领域,逐一建立关系难度很大,这影响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与行业关系的建立,致使许多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与行业缺乏联系,影响了专业的行业针对性与适应性。其二,由于高职缺乏与行业的联系,缺乏通过行业了解企业、渗透到企业的桥梁或纽带,没有建立起利用行业协会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的渠道,高职教育了解行业、企业最有效的渠道被堵塞,对企业的了解及建立行业内的企业关系主要通过单一企业的通道,增加了高职教育专业开发与建设的成本,增加了工作量和工作难度。

区域物流发展状态对专业建设的影响

高职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众化教育,高职教育必须面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因此,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需要对区域物流发展状况水平、特征与趋势等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既有水平差距,也有结构差异,区域经济的这种差距必然形成物流的地区发展水平与结构的差别。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不同区域的物流向现代物流发展,但是,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区域物流存在差距。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需要立足于本地区物流发展实际,根据地区物流发展需要进行开发与专业建设。(2)我国不同区域的物流基础设施条件差距较大,各地区的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及管道运输等多种运输方式及物流节点还没有完全有机衔接,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及信息处理等物流基本活动还没有完全集成,地区物流的实际操作与管理也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些反映到区域物流人才需求上,致使物流管理人才需求不仅有数量差别,而且人才需求的层次、知识、能力、素质等内涵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不仅需要具备不同能力和知识结构的物流管理人才,而且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适应能力、操作能力等的要求也不同。

上述区域物流的差距,要求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需要对本地区的物流发展状况与物流布局进行深入研究。(1)要运用区域经济和物流经济分析工具,对本地区物流业的发展水平、规模、结构等进行研究,才能对该地区的物流管理人才需求的层次、规模、规格有准确的了解和预测,减少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盲目性。(2)区域物流管理人才是区域物流发展的要素之一,应把物流人才要素放在区域经济发展要素当中,运用要素禀赋等区域经济分析工具,研究区域物流发展对物流管理人才需求的内涵,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该专业的开发与建设。(3)高职专业建设要深入研究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的发展水平和布局,根据物流人才需求的数量、层次、结构等不同情况设置专业和专业方向。例如,经济比较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物流业相对集中的地区,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量相对较大,这些地区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设置也比较集中,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深入研究如何避免专业的重复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需要切实深入地进行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机制创新,以满足该专业不同的人才需求,保证毕业生就业。

然而,当前许多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缺乏对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基础研究,缺乏运用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分析工具的意识和能力。使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区域针对性受到影响,难以持续保证毕业生就业。这种基础研究的欠缺,影响到该专业形成专业特色,影响到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影响到该专业的科学发展及可持续发展。因此,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不仅需要针对区域物流管理人才需求的现状,更要面向区域物流发展的未来,在科学预测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发展的基础上,确定人才培养的规模与规格。

结论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开发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要有正确的专业建设思路与科学的制度外,还需要建立两个方面的机制,即必须建立对该产业、行业、区域的研究机制;必须建立由行业协会、企业界、科研人员、学校专业建设人员共同参与的机制,才能使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建设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訚金童,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周建松.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4]刘福军,成文章.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5]潘维琴.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05,(10).

[6]谢勇旗.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作者简介:

索德拉图(1957—),男,达斡尔族,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专业建设、实践教学、物流教育、教材建设、教学方法。

猜你喜欢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高职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基于电子商务理念下的物流管理优化新策略
基于学生就业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
GIS云服务在现代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