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西
沉寂的力量
“爱护环境人人有责”是一个被说烂了却不见被真正做好的口号。
2008年4月发布的《2007年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中国环境意识项目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所承接)显示:中国公众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责任感和紧迫感均有显著提升,但公众仍处在“被动接受环保阶段”,主动了解环保知识、参与环保活动行为显得不足。
《报告》首先从公众对环境科学知识的了解程度人手,通过选取白色污染、世界环境日、垃圾分类、三废、温室效应、有机食品、生物多样性7个环境科学知识的基本概念,询问被访者是否听说过上述概念。结果显示,越是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环境科学知识了解越高,听说过“垃圾分类”的占全体被调查者的66.3%,其后依次为世界环境日(62.6%)、白色污染(56.9%)、有机食品(52.2%);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相对较远的环境科学知识,则公众对其的了解程度偏低,如环境污染中的三废(45.5%)、温室效应(41.4%)、生物多样性(27.8%)。
从公众的环境保护经历看,接受大众传媒中的环保信息成为人们最主要的环保经历,而公众主动参与环保活动不足是目前环境保护宣传中的主要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公众最主要的环保经历为收看有关环保的电视节目、纪录片(82.9%),阅读报刊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47.3%),看到户外的环保公益广告或标语(42.4%),收听有关环保的广播节目(25.3%),收到宣传环保知识的传单或手册(17.9%)。在主动性环保经历中,仅有参加有关环境保护的公益活动的比例相对较高(18.1%),而参与环保宣传仅为4.2%,成为民间环保组织的成员仅为2.1%,有12.9%的人没有任何环保经历。
从公众的环境保护行为看,《报告》显示,公众实际采取的环境保护行为主要以能降低生活支出或有益自身健康的行为为主,而对于与降低生活支出及自身健康无关或须增加支出的环境保护行为则相对较少。
环保部门、环境学者和环保人士普遍认同的一个事实是,做好环保必须要公众参与。著名环境记者冯永锋在一篇题为《规划环评给“公众参与”上了堂什么课?》的文章中写到:在这个时代,每一个人都是环境的“利益相关方”,……其实公众不是指其他人,而是所有的人;不是指别人,就是指自己。在我们列出“群众”、“公众”、“社会”这些通用词语的时候,经常把自己置身事外。官员们会这样,学者们会这样,企业家们会这样,受到伤害的人会这样,而环保组织、公益组织、媒体、法律,似乎也有意无意地把自己摘择出“公众”之外。
“公众”的成长
“环保”一词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时,一些活跃的民间环保组织、几个知名的民间环保人士,似乎便是中国环保公众参与的缩影。好在这种状况正在逐渐改善。
根据2007年召开的第六次中国信访工作会议公布的数据:2006年中国信访总量较上年下降15.5%,但环境信访和群体事件近几年来却以年均30%的速度上升,成为中国信访的“五个重点”之一。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公众环境意识、权利意识的大幅提升构成了强烈的反差。公众参与正在成为一个越来越普遍的事实,并展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力量。
厦门市围绕“PX项目”建设的风波,被普遍认为是一个具有某种标志性的公众参与事件。
2007年初“两会”期间,105个政协委员联名签署了“关于厦门海沧PX项目迁址建议的议案”,反对腾龙芒烃(厦门)有限公司拟在厦门市海沧区兴建的“对二甲苯”石化项目(简称PX项目)。该项目总投资高达108亿元,建成后,有望为厦门市增加800亿元的产值。但是,“PX项目”距离厦门市中心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鼓浪屿都只有7公里,而且海沧区已经成为一个新开发的居民生活区。因为该项目所处位置敏感以及存在极高危险性,引起了全国政协委员们乃至厦门市民的极力反对。成千上万的市民走上街头,表达心声。
2007年5月30日,厦门市正式宣布缓建“Px项目”。6月7日,国家环保总局要求就“PX项目”对厦门市进行全区域总体规划环评。12月,厦门市公开摇号产生市民代表参加厦门海沧南部地区环评座谈会。49名与会市民代表中,超过40位表示坚决反对上马PX项目。此后,有关媒体报道说福建省和厦门市政府决定顺从民意,停止在厦门市海沧区兴建该项目,将迁至漳州古雷半岛兴建。
北京也发生了一起影响较大的环境抗议事件。北京市计划在海淀区西北旺镇六里屯依托垃圾填埋场建一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后每天焚烧生活垃圾1200吨,制作堆肥400吨。由于六里屯一带已经建成了许多居民小区,社区居民担心环境污染,连续上访反映焚烧厂选址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007年6月12日,国家环保总局建议地方政府对有关问题进一步论证,在完成论证之前,该项目应予缓建。
这两起群体性事件的意义,不仅在于市民的理性维权,也显示了正在崛起的公众参与的力量。而政府的克制、理性、顺应民意、择善而从,体现出新的执政观,受到舆论的高度评价。但其肇因,都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缺乏更大范围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项目本身的评价也缺乏开放的程序和公众的广泛参与,这都凸显了规划环评的重要性。环保部副部长潘岳表示,正在制定中的《规划环评条例》将引入程度较高的公众参与程序,坚持加入关于“公众参与”条款。按照条例规定,规划编制单位应该向公众公布信息,征求公众意见,重大意见比较集中的情况必须听证。
2007年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但仍然有一些星星之火能够让人看到光亮:有个小区的居民起来反对修建一条劈开小区的高速公路,最后逼得政府准备召开“全民公投”;有些居民为了反对身边的垃圾填埋场继续施放毒味,千方百计让法庭接收了其中一位为主的申诉书,要求垃圾场业主赔偿排放臭味导致此业主昏倒而到医院急救所花的两三百元药费,以校验法庭的能力,观望政府的诚意;有位在深圳打工的湖北人,当他回家探亲时,发现村庄边的森林正遭受砍伐,急忙起来向林业部门反映,并联合大量同乡,开始调查那家砍树公司的背景、调查主导此事的政府官员的作为。
谁能成为公民环境记者
WEB2.0时代,有了技术做靠山,似乎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公民环境记者。形势真的如此乐观吗?一位国内知名的环保人士告诉记者:尽管有着上述种种事例能给人以信心,和十几年前相比,人们的环境意识不断提高,但是绝大多数人并不关心家乡的河流和森林,很多人看到伤害天天发生却从来没想过要对它进行记录和传播,更多的人不是伤害的主力军、就是协作伙伴或望风者。成为公民环境记者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环境责任感的问题。
5月9日,国内著名的环保组织自然之友组织了第一次公民报道小组沙龙活动,邀请了自然之友会员、著名媒体人林谷担任主讲。这个活动意在“对会员自觉的行动做有意识的引导,形成合力,培养一支公民记者队伍,通过沙龙的形式提高公民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与参与度,使这支队伍的每位成员拥有较强的新闻自采、对外发声的能力。”活动负责人告诉记者,培训只是一种技术上的支持,关键还在与参与者有持续关注环境问题的热情和恒心。
阿拉善生态协会会长王石说:“第三届阿拉善生态奖非常重视内生性和合作能力。内生性是指作为一个公民,你有责任关注当地的环境,并起而行之;合作能力是考量你在运行项目的过程中,与社会各种资源的对话能力和匹配能力。环境保护是一个共同的事业,那么你就要有能力在过程中把社会有效能量融合到你的理想中来。用这两个指标去衡量,我们发现,中国内生的环保项目的合作共赢能力越来越强。”
此次SEE·TNC生态奖评选中,这些“报道”让评审专家和网友们非常激动。他们认为,随着环境保护事业日益得到社会的关注,公民环境专家和公民环境记者的出现已经成为必然潮流。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高丙中认为,环保组织本地化、公民环保专家化、环保事业资助就地化,将是今后一段时间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要特点。而这个特点,恰恰是“中国环保互助时代”的最佳呈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