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心理疾病的成因及预防

2009-08-17 03:34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09年7期
关键词:心理疾病心理健康心理

李 琦

科技的潮流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在物质生活得到高度满足的同时,人们所面对的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心理疾病日渐成为精神卫生领域凸显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公报曾经指出,自杀造成每年约100万人死亡,全球平均每40秒就有一人死于自杀。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调查显示,我国现在每两分钟就有1人自杀死亡,8人自杀未遂,而青少年尤其是在高校学生中自杀者日趋增多。在高校自杀率统计中,大学生自杀死亡的人数呈上升趋势,其中大学生高于一般青年,重点大学高于一般大学,研究生高于本科生。《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14%的大学生出现抑郁症状,17%的人出现焦虑症状,12%的人存在敌对情绪。心理疾病已经侵入了高校校园,侵蚀着学生的健康,如何预防心理疾病成为日益热门的话题。

一、高校学生心理疾病的成因

哲学家培根有一句名言:实践中的失败主要是由于不知道原因而发生的。我们要先找到问题发生的原因,才能走向事物的真相。首先,本文简单分析高校学生心理疾病的成因如下:

1.外在环境的压力

(1)就业的压力

2003年湖南某信息教育学院学生吴云中在即将毕业的时候参加了一次人才交流会,回来后就心情忧郁,时常嘀咕工作难找,终于跳楼自杀;2007年武汉市高等院校发生学生自杀12起,其中就业压力逐年增大是重要诱因;2009年1月,河北一位女大学生不堪就业压力自杀,留下10万字的日记。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有413万人,按目前就业率在70%左右计算,已有100多万无业可就。而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据教育部宣布的统计数据,当前高校毕业生供给总量达到近年来的最高值:包括2009年毕业的610万人和历年的累积,今年要求就业的高校生达到700万人以上。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曾对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等地高校1000名大学生进行心理调查,调查显示:就业压力成为首要困扰,59. 8%大学生感受明显。大学扩大招生是双刃剑,在促进社会的发展、提升国民整体素质的同时,也导致了社会就业岗位与巨大的就业需求不成比例,大学生找工作或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越来越困难,这给众多大学生带来很大的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一些大学生因之而焦虑、自卑、失去安全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随之产生。显然,就业环境的压力成为当今大学生最主要的困扰。

(2)学业压力

黄海军在《大学生心理疾病典型案例分析》中提到一个案例:林岚以当地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武汉一所重点高校。第一学期期末,本来踌躇满志准备获取奖学金的她未能如愿。她的情绪从此一落千丈,变得郁郁寡欢,无心学习,也无法处理好与同学的人际关系,还整夜失眠。最后不得不去医院精神科检查,结果诊断她是患了抑郁症。林岚本来以为自己是天之骄子,对自己期望值过高,而高校的学生都是经过几年寒窗苦读选拔出的优秀人才,其中竞争的激烈可想而知。像林岚这样感受着强烈的学习竞争压力,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中苦闷忧郁的不在少数。现在的大学生已经走出了“毕业包分配,考进大学就等于吃上国家粮”的铁饭碗时代,要想立足于社会,实现自我的价值,必须适应社会的需要,把自己打造成高素质的人才。他们不仅要承担繁重的课业压力,还要多方面提高素质,花费大量的时间考证、考级、考研。可以想象他们的学业竞争是多么激烈,他们所感受的压力多么沉重。当压力超过一个人的正常承受力时,自然会导致种种如焦虑、忧郁等心理问题。

(3)人际关系压力

大学生进入校园,脱离了家庭和中小学老师的细心呵护,在新环境中他们得学会独立自主地生活,处理和同学的关系。大学相当于一个小社会,人际关系的处理需要良好的“外交手腕”和丰富的经验,一旦处理不当,很有可能被复杂的人际关系所产生的种种问题所困扰。他们会感到郁闷、无助,甚至地转变成行为畏缩,面对问题害怕逃避,甚至恐惧与人交往,内心压抑,渐渐在拒绝与人沟通中产生敌视、多疑、幻觉被人跟踪等心理问题。2004年2月云南大学的马加爵残杀四位室友,被抓后接受采访称做案动机“是因为做人失败”。据专家分析马加爵性格内向细腻,很少与人交流,外表孤独压抑,与同学和室友经常发生一些小摩擦,是人际关系没处理好所产生的心理疾病导致作案。由此可知,人际关系处理不当产生的压力也是引发大学生心理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4)情感问题

大学生的性取向、恋爱观、道德观念等都不太成熟,属于过渡期,对情感问题的认识与处理往往不太正确,而由此引发的问题将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青春期对性的困惑和强烈渴望与自我道德规范的冲突以及因恋爱所造成的情感危机,都是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失恋会导致大学生心理变异,会引起一系列的心理反应,如痛苦、绝望等。如果不及时转移注意力,就容易导致忧郁、自卑,严重者甚至采取报复和自残行为。如广东某高校的一位女生陷入对同班一位男生的单相思中,随即对其展开热烈的追求,被拒绝后绝望恼怒,把硫酸泼向幻想中的情敌——同宿舍的另一位女同学,导致女同学毁容。

2.自身承受力弱

如今的大学生都是“90后”,从小以自我为中心,在溺爱与过度关注中长大,养成任性、自私、娇纵的习性,不善与人交流。父母包办一切事情,一旦独立面对学习与生活中的问题便往往不擅长处理,由此导致的挫败感又是脆弱的心灵所难于承受的,一旦累积过度就会诱发心理疾病,产生抑郁、暴力思想倾向和行为。而在应试教育机制下,传统的学校教育只是着重于灌输知识和技能,而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等关注不够,导致学生对生命和幸福没有正确理念,容易产生种种心理困惑与情感迷茫,从而削弱了心理承受力。

二、高校学生心理疾病预防及求治建议

近几年来,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议题,有关部门曾经统计过,易患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除演员、下岗职工等特殊群体外,高校学生也位居其中。要解决这个问题,教育部门、学校、社会社区、家庭应当共同合作,形成一个育人的良好氛围。高校教育更要为经济和社会服务,肩负起引导学生走向健康的发展轨道的重任,如何预防学生的心理疾病将成为高校的重要课题。本文现对此尽一点绵薄之力,提出一些建议。

1.构建健康活泼的人文环境

如今是一个交流互动的时代,高校要定期组织丰富有趣的活动,如舞会,讲座,文娱活动,去农村、公司实习锻炼,支持学生社团活动等等,架起沟通社会、集体和他人感情的桥梁。教师、学生干部和学生社团要有针对性地鼓励和发动同学,尤其是性格内向、不善于交际的学生积极投入广阔的校园和社会生活中,充分地与他人沟通,实现自己的价值,让自己融入集体和社会生活中,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生活中的一分子,消除孤独感、自卑感,激发对学习、生活的热爱。

2.完善心理辅导机制

英国剑桥大学副校长伊安·莱斯利说:“大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不能袖手旁观,而要像耐心的牧羊人一样进行引导。”这所有着八百多年历史的世界名校非常重视心理辅导,在各个学院都设有心理辅导机构。而我国各高等学校在心理辅导方面还处于新兴阶段,普遍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教师专业性不强、学历偏低、数量不足等问题。在西方发达国家,心理健康教育的从业人员都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而在我国,心理健康工作者往往由心理学教师、辅导员和德育工作者担任,有些还是兼职人员,而且没有形成一个学校多方面配合辅导、人人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氛围,导致心理咨询效果不尽如人意。应当注意的是,有一部分心理健康从业教师没有经过心理辅导的专业训练,心理学知识贫乏,掌握的心理测试技术和心理辅导方法都有待提高;有些未受过专业培训的德育工作人员在分析心理问题时形成德育思维模式的惯性,把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混合起来,无法达到有效的引导作用,甚至对来寻求帮助的学生的心理问题产生反作用。另外,有些心理学专业毕业的人员没有实践经验,只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要解决这一问题,我国的高校必须完善心理辅导机制,组建一个专业化的心理健康工作者队伍。此外,国内高校目前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普遍配备不足,难以满足扩招后日渐庞大的学生心理问题群体的需求。日本国立大学每5000~10000名大学生配有1名专职心理咨询员,而私立大学则每3000~5000名大学生配有一名咨询员。美国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与学生的比例是1:1500。而我国高校平均每10000名学生才配有1名心理教育专职工作人员。为了发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各高校要向国外学习,增加心理健康专职教师数量,提升配备比例,保证足够数量的专职教师。

3.要重视生命教育

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45. 7%的大学生认为目前高校生命教育普遍缺失。现在是信息爆炸的社会,各种思潮横流,经济环境在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下不容乐观,大学生面临着极为复杂的外部环境,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而高校传统教育理念和教育机制仍然专注于学生知识的吸收,强调学生英语过级比例、学生考上研究生比例、学生是否违反行政命令,甚至把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生命教育。而专家的观点认为:“生命教育是教学生要懂得‘何以为生‘为何而生,让他们不仅有知识、有理性,还要有爱心、有情感、有人性。生命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情感教育,要让他们能够感触到自己周围的感情,感到自己活在一个充满人情、爱和责任的空间里,然后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也是这个空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苏立增的论述,具有专家的视角和学者的高度,足以引起人们的深思和注意。目前高校的生命教育没有得到重视,导致学生出现压力时迷茫无助,弥补生命教育这一断层能够帮助大学生有效地找到指导方向,避免陷入心理问题的漩涡中。

4.多与学生交流,及早发现问题

辅导员和班主任应当经常与学生接触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和需求,取得学生的信任,要特别关怀外表孤僻、自卑感强、自我封闭,不擅长与人交流的弱势群体,做到对问题早发现、早解决。有媒体曾经对708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显示:37. 2%的大学生认为辅导员和班主任不负责任,数量有限的集体活动不能满足学生心理需求;“有的辅导员一年难得见学生一两次面,还多是过节时陪领导走访宿舍,到每个宿舍送点水果,当着领导的面对同学说些‘天气干燥,要多喝水,多锻炼身体之类的话,遇到难题怎么可能去找他们解决?”“有一次,我因为要请假打电话给班主任,报上名字后,班主任竟然不认识我。班上总共38位同学,我还是班干部,班主任还没有印象。”目前高校班主任都是教师兼职,有些辅导员把学生工作当作暂时的跳板,不安于岗位;而高校竞争压力加大,高校教师不但要考博充电,要完成学校规定的高额科研任务,还要成为“上课机器”,很多辅导员和班主任为了自身的发展,无暇抽身与学生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使得学生面对心理难题时不愿意与老师交流。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高校应当建立健全的辅导员和班主任监督机制,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同时减少学生工作人员的科研学术负担,并且增加一定数量的专职学生工作人员,以便他们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生工作和学生生活中。

5.提高自我调适的能力

大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的压力是多方面的:就业、学业、情感和复杂的人际关系等等。重重压力包围着他们,随时可能冲破他们的心理防线。面对生活中出现的难题和困境,大学生在寻求心理支援的同时,更应当提高自我心理的调适能力,让自己对心理疾病具备“免疫力”。高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如举办讲座、建立网页、张贴宣传画报和横幅等等加大宣传力度,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重视心理卫生知识,并进一步掌握自我心理保健的方法,从而提高大学生发挥自身心理调适的能力。例如在前面提到的马家爵,他平时独来独往,孤独沉默,与同学很少交往沟通,内心却细腻敏感,因为室友说了几句“你为人不好”,他就记在心底,甚至怀疑室友在同学面前造谣,让他背负“怪人”的名声。他心中郁闷苦恼,自认为“在云南大学没有一个朋友”,不找同学倾诉、交流,解释误会,没有发泄的渠道,积怨在心里越聚越多,最终导致走向极端,也走向了不归路。在监狱里面,他非常后悔,觉得“其实通过吵架、打架就可以解决,没有必要杀人”。因此,大学生在自我心理的调节中,一定要学会把自己的苦闷、烦恼、生活中碰到的难题向周围的亲朋好友倾诉,在关爱、理解和疏导中渐渐获得宽容、和谐的心态,以轻松、豁达、幽默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情。而且要学会适当发泄不良情绪,要通过各种方式,如哭、喊、打、运动、逛街、阅读、参加各种活动把积累在心中的不快逐步宣泄出去,让阳光和快乐渐渐占据心灵。

6.加强大学生社会化素质的培养

据某媒体对将近3000名参与者展开调查,56. 8%的人认为现今的大学生“社会化不足,仍然单纯幼稚,对实际工作不适应”,“人际交往”和“团队协作”超过了“学习科研”,被视为当代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最应该注重培养的能力。专家认为,大学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是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大学四年是走入社会前的最后准备,社会化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跨入社会后的成败。而不少学生在校期间与社会接触少,走上工作岗位后处理不好各种复杂的关系,容易脱离实际,一旦碰壁就一蹶不振。阅历浅加上自控能力差,使得他们容易出现心理疾病。高校应当在灌输给大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加强对他们社会化素质的培养,让他们成长为一个成熟的社会人,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高校要通过各种途径,架起与社会沟通、实践的桥梁,将大学生文化知识储备结合实践经验以便发挥出知识的最大能量;在社会化进程中,努力提高大学生面临逆境的耐受力和心理调适能力;并且帮助拓展大学生的交际网络,开阔文化和人文视野,尽量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使他们在不断的磨炼中提高识别和判断是非的能力,帮助他们较快具备融入社会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黄海军. 大学生心理疾病典型案例分析[J].心理门诊,2007(4).

[2]刘士辉. 试论青少年心理疾病的防控[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

猜你喜欢
心理疾病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莫擅自贴上心理疾病标签
心理感受
心理疾病是“想不开”吗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