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激励机制的建构

2009-08-17 03:34谢来位陈文权
探索 2009年3期
关键词:激励机制

谢来位 陈文权

摘要:本文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18个区、市、县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的激励机制展开比较分析发现,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存在激励主体缺位、激励诱因缺失、激励对象狭窄、激励方式单一、激励效力不足等主要问题;提出全面系统建构人才引进机制、人才选拔机制、职称评定机制、社会协作机制、创业激励机制、榜样激励机制、人才流动机制、人才培养机制、激励保障机制、市场导向机制等以形成对农村实用人才的激励合力。

关键词: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激励机制;农村人才成长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9)03—0081—06

作者对我国东部江苏海安县、浙江平湖县、山东胶州市、江苏泗阳县、浙江桐乡市、河北玉田县,中部江西寻乌县、安徽定远县、湖南桃源县、湖北宜都市、湖北竹溪县、长春市双阳区,西部甘肃甘谷县、四川江油市、重庆梁平县、内蒙古林西县、重庆潼南县和江津区等18个区、市、县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的激励机制展开调查,进行比较分析,查找存在的机制缺陷,以期提出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激励机制建构的对策建议。

一、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激励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针对农村实用人才成长和生存环境的调查分析,其开发激励机制存在以下几方面主要问题。

(一)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激励主体缺位

在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过程中,谁来承担激励农村人才成长的责任,不明确。因为大多数农民包括实用人才要么是自谋职业,要么是临时性就业,缺乏与用人单位的固定劳动关系,农民包括农村实用人才的工资奖金等利益收入无法从用人单位获得较为稳定的增长机制或激励机制,那么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的激励机制就主要依靠国家或政府的政策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对农村实用人才这一特殊群体从物质、精神等方面进行激励,从而建立起较为稳定、系统的激励机制。在所掌握的18个区市县的资料中,有5个区县明确了职称评定或实用人才技术认证的相关规定。但是农民职称评定缺乏相应的利益激励机制。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与其工资福利、岗位调整、职务升迁等密切相关,而农村实用人才获得职称后,并不能为其带来直接明显的利益。这5个区县无一区县对评定了某一职称后的实用人才给予相应的物质报酬等做出相关规定。那么职称评定对于农民来说,也只起到宣传、鼓励和精神嘉奖的作用。目前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以及农民直接依赖自己的劳动创收获得物质报酬这一现实决定了职称评定本身不会为农民带来实质性的物质利益。那么职称评定以及人才选拔对于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的促进作用就相当有限。

(二)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激励诱因缺失

人们进行社会活动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和物质利益联系在一起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物质利益除了经济方面的重要作用外,还是人的安全、自尊的不可缺少的依据,因此在农民的物质利益未得到充分满足时,对农民的激励应注重物质利益原则;即使在个人的物质利益已被认为充分满足之后,也不应忽视物质利益的激励作用。但是在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过程中,激励农村人才成长的物质资源十分欠缺,严重不足。

农民相对城市居民而言是贫困的。以重庆市为例,城乡收入差距是巨大的(见表一)。况且农民由于其文化水平的低下,不得不从事那些纯体力、技术含量低、城市居民不愿意去干的工作。在城市中,那些最脏、最累、最危险的活几乎都由农民工“承包”了。与他们艰苦的劳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的工资相当低。对于那些工资被长时间拖欠的农民工来说,其境况更惨。农民进城务工还面临“三同三不同”的制约,即“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时、同工不同权”。在许多单位中,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一起工作,然而他们却未能享受和城市居民相同的待遇。相同的工作,他们的任务比城市居民更多、更重,然而他们的工资却比城市居民少。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的调查,外来劳动者与当地劳动者收入项目存在很大的差异,除工资、奖金和劳动保护外,当地劳动者所能拥有的地租、股金分红、社区福利等收入外来劳动者都无法享有。农民包括农村实用人才面对精神和物质的双重贫困,物质利益的满足显得更为迫切,并且它是精神需求能得到进一步满足的条件。因此,当前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激励机制建构应以物质利益为主,兼顾精神激励。

(三)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激励对象狭窄

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是农村实用人才,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人才选拔和激励工作开展的基础和前提。农村建设和发展涉及各行各业,产业链条涉及各个环节,无一行业不重要,无一环节不关键,都需要劳动能手,因此,农村实用人才的内涵应该是广泛的。而不少区县却要用几个有限的条件和片面的标准来对农村实用人才展开选拔,并赋予人选者一些特殊的优惠政策,可能弊大于利。虽然短期内有扶优做强的功效,但长此以往会损害公平竞争,不能夯实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的广泛性基础。如江苏省泗阳对拔尖人才实行优先参加科技培训、优先提供贷款、优先领办经济项目的“三优先”政策,近年来已累计评选表彰拔尖人才120人,并为其协调信用合作联社等金融机构提供项目贷款2600余万元。可见不少区县的人才选拔政策本身表明将农村实用人才进行了狭隘的理解。更有甚者重庆潼南县规定对农村人才库严格实行动态管理,每季度组织专人对在库人才进行严格考核,把表现不好的随时调整出去,把符合条件的及时补充进来。这一措施对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具有多大的实际价值值得研究。

一些区县在激励对象上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狭隘性。甘谷县在选能择优的基础上建立了“农村党员人才库”,发挥农村党员“能人”的作用,使其带动更多的农民学技术、奔富路。按专业技能分为5大类,23个专业,分类登记造册,建档储备,共纳入党员致富能手1100余名,其中20%以上获得了农民技术员和农民技师职称。这种政策势必导致在对入库人才的优惠政策的适用上因政治身份而异,对非党员来说是不公平的,即使是在发挥其带动作用上,将非党员区别对待,也是值得商榷的,毕竟是相对党员人才来说,没有做到人尽其才,是一种人才资源的浪费。因此对党员和非党员的农村实用人才的重视力度以及对其作用的充分发挥应该一视同仁。

(四)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激励方式单一

各区县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激励措施在主要内容上参差不齐,缺乏全面性和多样性。在所掌握的18个区市县的资料中,有4个区县专门制定了人才引进措施,有10个区县专门制定了人才选拔措施,有5个区县明确制定了职称评定或实用人才技术认证的相关规定,有5个区县重视通过专业协会等方式加强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的组织管理工作,有12个区县特别注重农村实用人才的使用、服

务和激励,发挥其辐射带动和示范引导作用,有4个区县特别注重对农村实用人才流动的管理,有15个区县特别注重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教育,有9个区县特别注重对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的物质、组织等保障措施,有3个区县特别注重农村人才市场的培育。但在这些主要内容中,没有哪一项内容是18个区县都涉及的。在这18个区县中,无一区县全面包含本文所列的激励机制或方式:最多的一个区县涉及其中9项内容,缺乏流动管理方面的内容;涉及其中5项及以上内容的区县总共只有五个;占18个区县的27.8%。18个区县中有12个区县只涉及10个方面中的2个或3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占66.7%。

在激励手段上,在所掌握的18个区市县的资料中,有4个地区特别注重农村实用人才的引进工作,制定了十分具体的人才引进政策,加大农村实用人才的引进力度。但是在这4个县市中,有两个县(平湖县和海安县)主要是录用高校毕业生到镇(街道)机关工作或有计划地组织下派到村级班子挂职以及采取公开选拔等方式,鼓励、吸引高校毕业生到村级班子工作。目前我国农村本身缺乏对各种人才的吸引力,因此,用行政职位或村自治组织中的职位来吸引人才并发挥其作用,具有一定的现实必要性和积极意义,但这种政策措施的有效性要取决于吸引的是什么样的人才以及是不是农村当前真正急需的人才。而对于农村所缺的实用人才来说,这种引进措施在引进对象上缺乏针对性。即使引进的是农村需要的实用人才,而将其用去从事行政和管理工作,也往往导致才非所用、人才浪费。同时,从村民自治的角度来说,这种人才引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促进村民自治良性发展的内生力量的增长。

(五)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激励效力不足

一是不少人才开发激励措施本身缺乏实际价值,缺乏农村人才需求的针对性,也即激励效价严重不足。但是尽管人才选拔工作受到重视,但是人才选拔本身的作用既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当然,加大人才选拔力度,为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使用、流动和培训等提供依据,对于加强农村实用人才的管理、促进其发展、重视人才以及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如江苏省泗阳对拔尖人才实行优先参加科技培训、优先提供贷款、优先领办经济项目的“三优先”政策,近年来已累计评选表彰拔尖人才120人,并为其协调信用合作联社等金融机构提供项目贷款2600余万元。而不少区县均既未对选拔出来的入库人才给予明确的优惠政策也没有充分发挥人才选拔活动本身价值的政策措施。

二是在一些地方出台了不少激励种、养殖大户、种植养殖能手发展农业规模生产的优惠政策,但动辄要求上千头肥猪、不低于500亩种植面积等入门条件,在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初期是很难实现的。这大大降低了农村实用人才的期望值。

三是外在激励运用不当经常会冲撞内在激励,会削弱内在激励。因此外在激励机制的建立应着眼于将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激励建立在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干事创业成功本身为其带来的快乐之上。

二、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激励机制的系统建构

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激励机制建构的特殊环境决定了各区县要对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激励机制进行全面系统建构,以形成对农村实用人才的激励合力。

(一)人才引进机制

一是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对录用到镇(街道)机关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有计划地组织下派到村级班子挂职。同时,采取公开选拔等方式,鼓励、吸引高校毕业生到村级班子工作。对在村级班子工作一定年限以上,实绩突出并受到市县级以上党委政府奖励表彰的高校毕业生,报考公务员的,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拔录用。事业单位在公开招录(聘用)人员时,对优秀的大学生村干部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聘用)。二是对到镇(街道)农业部门工作和农业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在试用期、见习期内直接执行定级工资,符合初定条件的,提前一年初定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从转正定级的次月起浮动一档职务工资。浮动满一定年限后予以固定,固定后继续向上浮动,依此类推。在评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时,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可不作为必备条件,并在论文、成果方面适当放宽,把解决生产中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和工作业绩作为主要考核依据。三是进一步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采取考察讲学、业务顾问、技术承包、技术入股、项目合作等形式,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建立农业科创中心,广泛吸纳人才和智力。四是实施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各类人才到农村工作。在农村企业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其人事关系可委托市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代理,并酌情减收、免收人事代理费,其职称评定、社会保险等问题,有关单位应予以妥善解决。

(二)人才选拔机制

各区县应初步建立起人才选拔机制,建立定期选拔农村乡土拔尖人才制度。一是制定科学合理的选拔标准。如具有中等及以上学历或初级以上职称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拥有农民技术职称的农民专业技术骨干;在农村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农村中的科技示范、专业(技术)协会中的骨干、农产品的种植养殖、加工致富带头人;农业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中的营销人员,农村科技成果转让、农产品销售等农民经纪人、农村营销大户;具有一技之长并能带动农民致富的能工巧匠;在新农村建设中实绩突出成效显著,具有一定管理经验,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村组干部等。二是建立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三是明确选拔程序和方式。按照“个人申报、社会评审、业内认可”的方法,在农村实用人才范围内,实行村推荐,镇评审,县人事部门认定,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对取得各类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执业资格证书和技能鉴定证书的人员,可通过相关部门直接确认列入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对未持有证书,但有一技之长,能带动当地农民致富的能人,根据条件由县农业部门会同人事劳动部门评审确认。要通过自荐、举荐和组织开展各种技能表演、技能比赛等方式来发现人才,把农村中那些具有一定技能、一定专长的专业型、技能型、实用型方面的人才选进优秀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四是重视人才选拔结果的管理和运用。对被选拔确认的农村实用人才,为其个人填写《农村实用人才登记表》建立个人档案,发放《农村实用人才证书》,给予生产发展和社会服务方面的政策奖励。

(三)职称评定机制

积极开展农民职称评审工作,大力提升农村实用人才的层次水平,使他们成为一支留得住的永久型人才。一是将农村实用人才纳入职称评审范围;二是积极开展农村实用人才技术认证工作。进一步完善实用人才技术职称评审工作,把实用人才技术职称评审纳入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管理范围,坚持重成果、重实绩、重贡献、重效益的原则,对

农村实用人才评定专业技术资格并颁发职称证书。建立实用人才技能等级制度,实用人才所从事专业符合技能鉴定要求的,均可申请参加技能鉴定,鉴定合格的由技能鉴定部门发给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对具有一定特长或技术精湛,或在种植、养殖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和实绩的人才,可以采取考核或直接评审的办法评定专业技术职称资格。县劳动、建管、农业部门要积极实施农村实用人才技能鉴定工作,凡符合技能鉴定标准的,均可申请参加技能鉴定,鉴定合格的由劳动保障等部门发给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加快农村基层涉农服务事业单位的改革,从体制和机制方面人手,为基层农牧业专业技术人员施展才能创造环境。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在农牧业和农村专业技术人员的业绩评价、职称评聘、工资定级、学习培训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

(四)社会协作机制

民间经济合作组织是连接实用人才的桥梁和纽带。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鼓励和大力扶持实用人才建立各种类型的民间经济合作组织,并引导其积极交流生产、经营经验,传播信息技术,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探索经营发展方向,带动群众科技致富。以建立专业协会合作组织为载体,使众多实用人才集聚到协会组织中来,实现对农村各类实用人才的有效管理和充分使用。如以建立养猪养鸡协会、果联、花卉种植协会等民间协会组织为载体,积极开展送技术下乡活动,组织专家为农村实用人才举办技术讲座,给农村协会会员上技术辅导课,增强协会组织的联谊、交流、互助、提高等作用,使众多实用人才集聚到协会组织中来,实现对农村各类实用人才的有效管理,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在各乡镇成立“能手协会”,将致富能人吸纳到协会中来,使他们的辐射带动作用发挥到极限。协会制定章程,明确会员的义务和责任。协会以会员带一家、一家带四邻、四邻带全屯为思路,开展各种措施,带动本乡镇的农民发家致富。

(五)创业激励机制

一是大力吸引农村实用人才回归创业。坚持走农村业主开发带动、私营企业带动的路子,积极引导有眼光、有魄力、有技术、有资金的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党委政府深化行政制度改革,减少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降低人才创业成本,放手放权让人才开展工作。同时,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主动为凝聚人才当好“后勤部长”,为外出务工回归创业人才提供优质服务,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鼓励农村实用人才领办创办企业。要制定优惠政策,支持农村实用人才领办创办从事农产品加工为主的经济实体,鼓励农村实用人才以技术、资金入股等形式承包、租赁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三是积极鼓励小能人自主创业,对小能人创业项目,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加大优惠和扶持,党委政府结合各自实际,予以各种政策扶持,直接为“小能人”提供便捷服务;建立专家联系小能人制度,筛选出优秀专家人才与小能人结对,进行业务指导和对口帮扶,降低小能人创业风险。四是大力宣传农村实用人才的先进事迹。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农村实用人才扎根农村、依靠科技脱贫致富的先进事迹,弘扬农村实用人才乐于吃苦、勤于耕耘、勇于创业、敢于实践的精神,起到树立一个典型、搞活一片经济、致富一方群众的作用。

(六)榜样激励机制

注重农村实用人才的榜样作用,发挥其辐射带动和示范引导作用。一是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的辐射带动作用。农村实用人才普遍掌握着先进的农村实用技术,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带动周围群众及周边地区发展特色农业和高效农业。鼓励和支持农村实用人才牵头组织农民建立各类新型的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和协会组织,引导农民进行规模化生产,提高农民的竞争意识、营销能力和组织化程度,有组织地进入市场,确保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二是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的示范引导作用。鼓励农村实用人才创办科技示范基地、优质品种示范园,加快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鼓励农村实用人才开办技术培训班、技术中介服务机构,面向农民普及推广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三是在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正确引导农村土地流转,鼓励有条件的种养大户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切实提高农村劳务输出的组织程度,发挥能人带动作用,引导有一技之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四是发挥产业和项目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吸附效应,利用园区建设和现代农业开发建设聚集和吸引农村实用人才。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的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周围群众及周边地区发展适销对路的特色、高效农业和发展非农产业。五是鼓励和支持农村实用人才牵头组织农民建立各类新型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引导农民进行规模化生产,提高农民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营销能力和组织网络化程度,促使农民有组织地进入市场,确保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六是大力宣传农村实用人才的先进典型。要大力宣传农村实用人才立足农村、依靠科技脱贫致富的先进事迹,弘扬农村实用人才甘于吃苦、埋头苦干、勇于创业、不断创新的精神,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农村实用人才多干事业、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干成事业、帮助农村实用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氛围,树立一批乡村优秀科技人才典型。

(七)人才流动机制

一是狠抓农村实用人才的输出环节。大力发展多层次、多种类的人才中介组织,开通人事人才网,建立人才信息交流制度,形成配套服务体系,通过劳务输出中介组织和建立劳务输出基地,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输出,提高针对性,彻底改变过去那种盲目的、分散的输出模式。二是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实用人才服务体系,完善人才市场服务功能,为农村实用人才提供人才需求信息,搞好全方位服务。鼓励和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合理流动,真正形成辐射农村的人才市场网络体系。三是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动态管理机制。对符合条件的农村实用人才,要以村为单位进行登记造册;镇建立农村实用人才资源信息库,实行微机动态管理;县人事部门要把农村实用人才信息纳入人才网站管理,为乡土人才的培养、使用、流动和培训等提供便捷周到的服务。依托现有的人才市场,建立专业的农村实用人才市场,定期不定期组织举办农村实用人才交流洽谈,开办农村实用人才超市,努力为农村实用人才提供政策咨询、人才策划、档案托管、人才落户等全方位的人事代理服务,推动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

(八)人才培养机制

积极探索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学校主办、社会参与、农民受益”的原则,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加强研究农村各类人才的培养成长模式,探索人才培养的领导机制、

组织机制、运作机制、投入机制,加快建立高效协调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机制。一是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培训基地建设。充分利用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农业广播学校、农函大、镇(街道)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农技培训中心和农业远程教育学习点等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加强整合,提高质量,建立一个结构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完善,服务配套的人才培训新体系,创造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良好条件。二是加强农村基层管理人才培育。强化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的自身建设,重点加强学历教育和政策法规、经营管理等知识培训,逐步调整农村村级干部的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全面提高其政治素质、科技和管理水平。三是大力培养农技骨干和生产能手。对各类企事业单位中的农业技术人员,加大继续教育力度;对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业园区(基地)和科普示范基地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农业科技示范户,专业(技术)协会中的技术骨干,农产品种植养殖大户等,进行分期、分类、分批开展绿色证书(农民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农函大等教育培训,加快培育一批农业科技带头人才,为加速农村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提供保障。四是加大对农村经营能人培养力度。以农业龙头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农村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农村规模经营者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区分类别,突出重点,有目标、分层次地进行经营管理、法律法规、营销策略等知识培训,提高农村经营能人的业务水平,培养一批精通技术、市场、管理的农村产业化建设主力军。五是因地制宜培养农村能工巧匠。根据当地的传统产业、历史文化的特点,注意挖掘和积极培养能工巧匠,使具有一技之长并能带动农民致富的能工巧匠脱颖而出。深入实施“万名农民培训工程”,结合失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培训,加强技能培训力度,强化岗位培训,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综合素质、掌握较高技能的农村劳动者,加快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六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中职类教育力度,在职业学校推行灵活的办学模式,按经济和社会需求开设专业,开展订单式教育培训,培养“智力+实用”型人才。对未升普高的初中毕业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双证制”教育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大力实施“农村大学生培养计划”,有计划地选拔农村优秀青年到大学深造,为农村经济发展培养骨干力量。七是相关部门要组织成立农牧业服务团。服务团由人事部门协调有关职能单位共同组织,引导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村,为农民开展实用技术讲座,提供生产技术指导和技术咨询服务,解决农牧业生产和经营中的实际问题。探索建立服务团成员与农牧业专业项目有机结合的路子,实行技术承包,开展产品开发,形成专家与专业项目的新型责任、利益关系。

(九)激励保障机制

加强领导,加大投入,确保农村人才开发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建立领导保障机制。建立领导班子,明确工作机构,确定专人负责。各乡镇、县市有关部门要将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并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和工作机构。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各自工作职责,认真完成所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二是建立资金保障机制。多渠道筹集人才开发资金,建立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多元化人才开发投入体系。县政府设立“农村人才资源开发专项基金”,农村人才资源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管理使用,主要用于实用人才培训、人才选拔、人才奖励、县乡村三级人才服务网络建设、组织实用人才技术交流服务和参观学习等项支出。县财政局要把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各乡镇要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人才开发专项基金。在政府逐步对人才开发增加投入的同时,也要充分调动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投资人才开发工作的积极性,从根本上解决人才资源开发工作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十)市场导向机制

一是加强农村人才市场建设。面向现实需要和长远发展,加强硬件、软件和网络化、信息化建设,建设高起点的农村人才市场。要不断完善县人才市场、乡镇人才服务站、村人才服务点建设,通过三级网络的形成,实现实用人才需求信息、科技信息、生产技术信息的有效沟通和合理配置,实现地区间的有效衔接,促进拔尖实用人才流动的市场化。把劳务经济与人才资源开发的机制结合起来,强化人人可以成才的理念,通过劳动力转移,实现人才资源开发。加强管理,完善服务,大力培育劳务市场和中介组织。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兴办产业的,各部门要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优先扶持和帮助。建好用活农村人才市场,使各类农村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农村人才市场要坚持以市场为主导、以人才为主体、以信息为桥梁、以基地为依托、以活动为载体。二是发挥好中介作用,切实使农村人才交流机构成为联系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农村人才、农民群众的纽带,实现农村二次创业。营造良好环境,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千方百计服务人才、方方面面爱护人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舆论环境、创业环境和服务环境,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三是加强对回乡创业的农村人才的指导和扶持。出台实施一系列优惠措施,为外出务工有成和积累了资金的农村人才提供回乡创业的机会。

责任编辑:王骏

猜你喜欢
激励机制
刍议教育经济与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定位与实践路径探究
浅谈学校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高校科研项目管理激励机制研讨
刍议教师队伍激励机制的现状及研究
对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之间相关性研究的评述
新时期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完善干部正向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在企业管理方面的应用分析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激励机制及其实施效果研究
温州日报报业集团:以激励为支点撬动转型发展创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