蜚声中外的文化名家杨宪益

2009-08-17 09:53王泽京
文史月刊 2009年8期
关键词:杨宪益牛津

王泽京

译界泰斗、著名学者、诗人杨宪益先生原名杨维武,安徽泗县(今江苏盱眙)人。1915年生。 他出身书香门第,祖辈出了四个进士。其祖父杨士燮,是光绪进士,曾任淮安府知府、杭州府知府等职,被清政府派往日本考察学务。其父杨毓璋年轻时留学日本,精通诗词格律,是我国第一代银行家,曾任天津中国银行行长。

杨宪益自幼聪颖过人,幼时上私塾,打下了扎实的国学基础,13岁时进入英国教会办的新学书院就读。中学毕业后,他报考燕京大学,由于成绩优异,被校方破例批准从二年级读起。可就在这时发生了另外一件事,改变了他的人生之路。

原来,杨宪益的中学老师朗曼夫妇一直很喜欢这个学生,鼓励他中学毕业就出国深造,恰好那年这对夫妇回英国度假,他们主动提出把杨宪益带到英国,并负责为他物色大学入学前补习希腊文和拉丁文的老师。杨家觉得这是个好机会,便决定让杨宪益随朗曼夫妇到英国去留学。

其实,杨宪益的母亲之所以同意她唯一的宝贝儿子赴英留学,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原来,这所由英国教会办的中学除了国文、中国史以外,其他的课程几乎都采用英文课本,由老师用英语讲授,这就是说在入学前,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于是在进入新学书院之前,杨家为杨宪益请了一位年轻女教师,为他补习英语。

这位老师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外文系,名叫徐剑生,丈夫姓池,是一名外科医生,杨家称徐剑生“池太太”。池太太的丈夫对她不好,常和其他女人厮混。池太太年长杨宪益10岁左右,年轻浪漫,起初二人只是普通师生关系,不料天长日久他俩产生了感情。二人的亲密接触引起了杨家的恐慌,为了阻止二人关系进一步发展,杨母和池太太结拜成干姐妹,让女儿认池太太为干妈,还把徐剑生改名为“徐剑若”,和杨母徐燕若仅一字之差。去英国留学正是一个拆散他们的好机会。杨宪益出国后,池太太给他写了好多信,倾诉她对杨宪益的思念,但杨宪益没有回信,几年后池太太服药自杀。

到了英国,朗曼为他介绍了一位希腊文私人教师,这位教师毕业于牛津大学,学识渊博。首次见面,师生二人就入学问题交流起来:“你想去牛津还是进剑桥?这是两所最好的大学。”“哪所更好?”“当然是牛津,不过要进牛津可不是容易的事,难度很大。”“我要进牛津!正因为它难进,所以我才要进牛津而不是其他大学。”不久这位希腊文老师为杨宪益找了位拉丁文教师。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杨宪益一头扎进书堆里,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几乎所有时间都用在学习上。经过5个多月的努力,1935年春,杨宪益一举通过牛津大学的入学考试。

可是,杨宪益虽然通过考试,但却不能马上注册入学,因为英国大学有一个歧视亚非裔学生的陋习,当时的牛津、剑桥以及其他一些名气大的高校每年度都规定留有一定的名额给亚非留学生。杨宪益虽然已经被牛津大学墨顿学院录取,但因为本学年的亚洲留学生名额已被一位来自中国广东的学生占用,所以只能在下一学年注册入学。

1936年,杨宪益进入牛津大学攻读古希腊罗马文学、中古法国文学和英国文学。4年后,杨宪益如期毕业,收到两份邀请,一份来自美国的哈佛大学,邀请杨宪益到哈佛大学进修古希腊和拉丁文,进修期间,他可在哈佛大学担任中文助教,将来毕业后就留在哈佛执教。另一份是来自我国西南联大的聘书,聘请杨宪益到联大教授古希腊文和拉丁文。

哈佛大学乃世界顶极名校,美国又远离二战战场,真可谓世外桃园。当时的中国战火纷飞、满目疮痍,到西南联大执教无异“自讨苦吃”。但是,熊熊的爱国烈火在杨宪益胸中燃烧,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

回国后,杨宪益因母亲的激烈反对,他的西南联大之旅最终没有成行。时任国立中央大学的罗家伦校长聘请杨宪益到国立中央大学的柏溪分校英语系任教。不久他又任教于贵阳师范学院、成都光华大学,1943年初,杨宪益到重庆担任“中国印度学会”研究员。

1943年,时为重庆北碚国立编译馆翻译委员会负责人的梁实秋先生想在翻译园地开辟一块新领域,把中国经典著作翻译成英文介绍到西方,梁实秋的好友卢冀野把杨宪益介绍给他。杨宪益到编译馆后,很为梁实秋器重,受任国立编译馆翻译委员会编纂,这是最高的学术职位,享受和梁实秋同等的工资待遇。

其实,早在牛津大学求学时期,杨宪益就翻译了《楚辞》。后来他在重庆中央大学分校任职时又利用余暇翻译了《儒林外史》、《阿Q正传》。1952年,在北京举行“亚洲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这是建国后由新政府组织召开的第一次大型国际会议,有30多个国家数百名代表参加,需要一批高水准的翻译能人,杨宪益夫妇奉调入会。在此期间,他和妻子戴乃迭(英国人,著名翻译家,是牛津大学攻读“中国学”的第一个学生,曾在复旦大学等名校执教)还被单独抽出,为宋庆龄编辑她的英文版文集《为新中国而奋斗》。

1953年,杨宪益奉调入京,在外文出版局工作,1978年任外文版《中国文学》副主编(主编是茅盾),茅盾病逝后,杨宪益继任主编。数十年来,杨宪益在文学翻译园地上勤于笔耕,成绩斐然。一方面他和妻子戴乃迭合作,把《楚辞》、《魏晋南北朝小说选》、《唐代传奇选》、《宋明平话选》、《红楼梦》、《鲁迅选集》(1~4卷)、《青春之歌》、等大量古今文学名著译成英文出版,另一方面还把荷马的《奥德修纪》、阿里斯托芬的《鸟》、萧伯纳的《凯撒与克丽奥帕脱拉》和《卖花女》等西方古今名著译成中文出版,翻译作品逾千万字。

杨宪益译作以简洁、生动、传神而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特别是他与夫人戴乃迭合译的英文版《红楼梦》的问世轰动中国文坛,蜚声海外。在《红楼梦》英译本中,杨宪益夫妇《红楼梦》译本( A Dream of Red Mansions)和英国著名翻译家戴维·霍克斯(David Hawkes) 译本( The Story of the Stone)是公认的两个最好的全译本。霍氏译本注重信息的传递和读者阅读习惯及心理,强调译著的可读性,而杨氏译本则讲求原著的韵味和意境。

在重庆北碚国立编译馆的几年里,除了从事翻译工作外,杨宪益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历史研究中,他先后写了200余篇史学论文,1947年上海中华书局把其中的几十篇集结出版,书名叫《零墨新笺》。抗战胜利后,杨宪益在业余时间又写了几十篇论文,1949年解放后,他把这些论文收集起来,自费印了100本赠送朋友,取书名为《零墨续笺》。后三联书店把《零墨新笺》和《零墨续笺》合为一册出版,杨宪益将书名改为《译余偶拾》。

1995年,杨宪益先生的旧体诗集《银翘集》由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出版。

1984年,意大利但丁学会吸收杨宪益为会员,欧洲学者均以能加入但丁学会引以为豪,中央广播电台、电视台也对杨宪益进行了专访和报道,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还为杨宪益夫妇制作了长达数十分钟的专题片。

1993年3月,香港大学因杨宪益在文学和历史学上的杰出成就,以及他对开拓学问知识等方面的重大贡献,授予他“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同此殊荣者,还有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特莉莎修女和菲律宾前总统阿基诺夫人。

(责编 张静涵)

猜你喜欢
杨宪益牛津
杨宪益夫妇:白首同归爱长在
牛筋一样的牛津
旅行者,饶了牛津吧
宅假期
《魂兮归来》
《金丝小巷忘年交》
《五味人生:杨宪益传》
烧烤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