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石山的考证才华

2009-08-14 09:28姚宏越
全国新书目 2009年13期
关键词:石山风骨郁达夫

姚宏越

新近出版的《民国文人风骨》一书上,有一个关于作者韩石山的简短介绍,我一看便知道是作者自己提供给编辑的,至少也是按照韩石山的意思写的。道理很简单,在介绍代表作品时只提了5本书:《徐志摩传》、《李健吾传》、《寻访林徽因》、《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谁红跟谁急》,全是作者最为看重的。换了别的人。若被问及所出数十本书中哪几本最满意,多数会说都是自己的孩子,没有个远近厚薄,但韩石山偏偏从不这么答,《徐志摩传》、《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都是必答的,另外3本也确实不该被遗忘。我粗略统计了一下,截止目前,韩石山正式出版的作品共33种,选这5本,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写下上面这段话,主要是有两个目的:第一、韩石山的下一本新书的作者介绍上,这本《民国文人风骨》肯定是第6部被提到名字的作品;第二、尽管自从喜好上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研究后,韩石山总是有意无意地不提少作,即主要创作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短篇小说,后结集为《猪的喜剧》、《魔子》、《轻盈的脚步》、《鬼符》等,但这些毕竟属于他为自己制定的人生路线图——“青春作赋,中年治学,晚年研究乡邦文献”中的重要环节,早年的创作痕迹不可能随着人的兴趣的变化而完全消失,以《民国文人风骨》为例,至少存在两方面的影响:—是考证上的,一是细节上的。下面我来具体谈谈这两点。

在《民国文人风骨》出版之前,最能体现韩石山的考证功夫的是《寻访林徽因》,凡是读了这本书的朋友,都会折服于韩石山的考证功夫。而这本《民国文人风骨》主要目的虽然是想体现民国文人的“风骨”,但其考证的功力,还是尽现无遗。仅举一个小例子,在《碧海蓝天林徽因》一文第一章,韩石山写道:“我算了一下,她(林徽因)一生真正意义上的工作,也就是我们说的有名分的工作,挣工资的工作,时间不过3年。”这样的结论,怕是林徽因研究专家也要惊诧一下吧;可你又不能不认可作者的推论,只有心悦诚服地接受这个新且客观的结论。

在谈到韩石山早年小说创作之于《民国文人风骨》一书的细节上影响,我再举两例,在《徐志摩和郁达夫一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对宝贝》第一部分,作者写道:“正是这次考察,让我萌生了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想法,后来写《李健吾传》、《徐志摩传》等书,可以说,都与这次考察有点关系。当时最先想到的,是研究郁达夫。后来七事八事的耽搁,没有写出来,迟早还是要完成这个心愿的。”写《郁达夫传》的想法,在韩石山小说创作的末期,韩石山就曾借小说主人公之口提出过(《折痕》,1995年4期《山西文学》),时隔多年,可谓壮心不已,想必韩石山版《郁达夫传》诞生之期不远矣。另一处是在《碧海蓝天林徽因》中,“说得再简单点,是繁华孕育了她,是苦难造就了她。”对于苦难的诠释,历来是韩石山早期小说所要表达的重点之一,在韩石山唯一正式出版的—部长篇小说,即《别扭过脸去》中,韩石山写过:“苦难并不总是能成全人,它可以使一个人变得高尚,也可以使他变得卑下。有文化也不全是好事,文化必须达到一个高度,才能升华为优秀的品格。”小说中的主人公因苦难而变得卑下,而林徽因则显然是韩石山心目中最为完美的优秀品格,而这种品格的诞生,在作者看来是与其所经受的苦难密切相关的,换一个角度说,没有经历过“门口不就是扬子江”的林徽因不可能展现出她全部优秀的品格。

可以说,在当下研究现代文学史的学者中,韩石山是擅长考证的学者之一,这与他早年的小说创作有关,与他与生俱来的敏锐的对社会人情的洞察力有关,同时也与他的心性、他的独立之人格有关,而这本《民国文人风骨》正是最能够体现韩石山的这种学者素质的作品,这样的作品也自然应该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猜你喜欢
石山风骨郁达夫
社区文化自信视角下昙石山文化的旅游发展研究
贵人
从《故都的秋》看郁达夫与北京的关系
风骨
风骨
《郁达夫手稿:〈她是一个弱女子〉》
递上一把油伞
荷花
匠心
不是所有的坦白都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