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兆宏
[摘 要]高校核心竞争力是高校在特定时空与约束条件下,对埋嵌于高校知识生产、知识传播与知识服务职能活动中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进行战略管理与资源整合的动力系统,是支撑高校持续、优质、高效变革与创新的动态能力体系。战略管理能力,是高校核心竞争力培育的方向保障,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识别、生成、拓展、提升与更新提供了能力支撑。
[关键词]高校 战略管理 核心竞争力 方向保障
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实现高校跨越式发展,既是当今高等教育研究者关注的热点与前沿,也是高校战略管理实践中高校校长无法回避的重大课题。我国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正是在这一时代需求下,借鉴了国内外战略管理研究中的核心能力概念、理论与分析框架,并结合高校的组织结构与文化职能特点而展开的。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既是理论研究的呼唤,也是实践探索的要求。
一、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关于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特征,我国学者基于不同的研究的视角,给出了一些暂时的界定,尽管表述上存在某些差异,但研究者对高校核心竞争力是获得和保持高校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能力及其整合已经基本达成了共识。赖德胜、武向荣认为,“高校核心竞争力是高校以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对战略决策、科学研究及其成果产业化、课程设置与讲授、人力资源开发、组织管理等的整合或通过其中某一要素的效用凸现而使学校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朱永新、王明洲认为,“高校核心竞争力是指高校整合高校各种资源和能力提升而成的,并能在持续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毛亚庆、夏仕武认为,“高校核心竞争力是高校整体的竞争能力,即高校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职能活动中形成的某个方面或某些方面自身独有的、对高校资源有效运作而产生的整体竞争能力。”刘向兵认为,“高校核心竞争力是指一所高校长期形成的,能使高校在竞争中保持可持续发展,建立在高校战略性资源基础之上的获取、创造、整合资源的特有的能力。”魏晖、郑晓齐认为,“高校核心竞争力是在一定环境中以资源为基础,以核心能力建设为关键,通过不断整合、提升有关资源和能力,能够支撑高校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是高校在特定时空与约束条件下,对埋嵌于高校知识生产、知识传播与知识服务职能活动中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进行战略管理与资源整合的动力系统,是支撑高校持续、优质、高效变革与创新的动态能力体系。核心竞争力作为高校多方面核心能力协调整合而成的有机整体,是高校内嵌能力的外在表现,是高校存在的理由与可持续发展的灵魂,是高校长期对知识鉴别、筛选、配置、传播、学习、共享、消化、吸收、应用与创新的积累性能力。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特性可以概括为:
1.战略学习性
高校核心竞争力是一所高校的在发展过程中长期培育和深深积淀而成,根植于高校传统,孕育于高校文化里,融合在高校内质中,为一所高校员工所共同拥有而难以被其他高校所模仿或替代。任何高校都只有依靠自己的不断学习、借鉴与创造,通过培养组织的学习力,才能逐步建立和强化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价值整合性
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校,能够在组织层面上将知识生产、知识传播与知识服务有机融合并进行有效的高校知识管理,能够将有形的物质资源和无形的人力、知识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地整合与配置,构建高校联盟、实现组织学习和学科交叉,高校学术研究与行政管理要具有超强战略领导能力,促成这种整合的价值为组织所有,而不会随个别人员的流动而丢失。
3.动态创新性
高校的竞争优势是一个比较概念,高校竞争力是支撑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只有不断持续培育、发展和创新高校竞争力,才能保证高校的持续的竞争优势。与时俱进与动态创新,保证了核心竞争力成为高校竞争力与竞争优势之源。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年的高校核心竞争力就会变成后来的一般竞争力。
4.功能协调性
这是由高校自身的特质决定的,现代高校承担着科研、教学与社会服务三项基本职能,追求“高深学问”、“学术自由”的人文主义高校思潮与履行“社会责任”、满足“市场需求”的功利主义理念的始终进行着冲突。高校核心竞争力包含着兼顾与协调的能力,是实现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对话与融合的基石,是均衡高校、政府与市场三者互动搏弈的杠杆,是从根本上保证高校跨越式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二、战略管理能力是培育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方向保障
战略管理是组织为了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在充分分析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和选择战略目标,并针对目标的落实和实现进行谋划,并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与评价的动态管理过程。
战略管理能力是从全局把握高校的可持续发展,究其实质强调的是一种谋略与领导的能力,战略管理能力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提供了战略保障。根据高校战略管理的一般流程,笔者认为,高校的战略管理能力可以分为:外部环境分析能力、内部资源分析能力、确定愿景与定位的能力、制定战略目标的能力、评价和选择战略方案的能力、实施和控制战略的能力。
1.外部环境分析能力
高校外部环境的分析,包括宏观环境分析和高校行业环境分析两部分。高校宏观环境分析要素包括:高校的制度环境、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科技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行业环境分析要素包括:高校的文化特征、高校的认可度、高校变革的驱动因素、高校整体竞争结构、同类竞争高校的分析,高校竞争中存在的机会与风险。其中,随着高校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和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校外部环境的分析能力将变得更加重要而复杂,分析的范围已经开始跨越国家的界限,将分析视野拓展到全球化的竞争范围内。不仅需要分析国内高校的生存与发展环境,还要分析国际高校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不仅需要分析宏观环境的整体共性,还要考察典型个案的具体个性。
2.内部资源的分析能力
高校的内部资源主要包括有形的物的资源和无形的人力资源两部分构成。内部资源分析要素包括:目前的高校资源配置的效果如何;高校的强势资源和弱势资源分别是什么;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状况如何;高校组织效能和管理现状怎样;高校竞争力水平强弱;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战略问题是什么。内部资源的分析,不仅要关注高校的现况,还要总结和反思高校发展历史进程中的经验与教训等资源,更要对未来资源获取能力有一个合理的预期。只有借助对高校内部资源进行科学与客观地分析,才能真正发现高校的优势和不足,才能使高校尽量利用外部环境提供的机遇,尽量避开外部环境对高校造成的威胁。因此,一所高校内部资源分析能力的强弱,已经成为高校有效地配置有限的资源,实现高校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能力指标。
3.确定愿景与定位的能力
高校发展的愿景,是指一所高校的师生员工想把高校办成什么样的共同心愿。共同愿景是高校整体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其确立是“各种相关利益群体协调各方利益冲突,寻求妥协的建构过程。”高校的共同愿景“既蕴含高校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积久沉淀下来的价值取向,也体现各利益群体基于自身立场对高校发展的期许。”只有上至高校校长下到普通员工具有明晰高校愿景的能力,才能保证高校全体成员在拥有共同信仰与使命的前提下自觉改变心智模式,主动发挥高校的整体潜能,投身于高校的发展与变革中。就一所高校的共同愿景而言,更多体现着“高校之所以为高校”的共性价值体系,是确保高校作为一个组织机构区别于其他行业组织机构的本质特征。同时,考虑到办学历史、办学条件的客观差异性,每一所高校需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水平,依据高校发展的客观规律,对自己的变革与发展进行科学的地位。“高校的定位应该从三个层面来考虑,即高校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的定位,一所高校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学校内部各要素在学校发展中的定位。”
4.制定战略目标的能力
高校的战略目标,是指向高校未来发展所预期达到的理想业绩目标体系,确定战略目标是战略规划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校目标体系的建立是基于高校准确定位的条件下,将高校愿景规划为科研、教学、社会服务等高校具体的业绩目标。高校战略目标的制定“既能推动高校目前的生存和发展,同时还要为明天的竞争做好准备,能为高校发展获取竞争优势”具体目标的制定,不但可以确定高校的发展重点,整体协调工作的统一性,而且可以激发高校师生员工的工作和热情,并进而提高高校工作的绩效。一所高校制定战略目标的能力,主要表现为以高校校长为代表的高层管理队伍的战略眼光与集体智慧,更取决于动员高校所有成员积极参与战略规划的能力;协调高层战略管理与低层战术管理关系的能力;正确处理高校整体、长远目标与局部近期目标关系的能力。在高校战略目标的制定过程中,高校领导者要力争将全校高校发展的任务彼此整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来完成,尤其更要考虑高校战略与能外部环境条件、内部资源与能力的匹配性。
5.评价和选择战略方案的能力
战略选择是决策者通过对提出的几种战略方案进行评价、论证、比较,从中选择或者整合出相对优化的战略方案的过程。高校评价和选择战略方案的能力,是高校管理者专业知识、工作能力、管理理念、领导艺术的一种集成性素质表现。因此,高校高层管理者不仅要有战略思维和长远眼光,要具备国际视野和前沿意识,而且更要具备进行战略思维的素质和修养,具有对各种战略方案进行分析、比较、鉴别、判断、选择的技术和能力。
6.实施和控制战略的能力
战略实施是战略管理的关键环节,是将“战略规划转化为现实绩效的过程,是整个战略管理的主体”;是借助于计划、方案、预算和一定的程序,实现高校战略和政策的行动过程;是动员整合人力资源并协调高校内外一个可以利用的资源,沿着高校战略的方向和路径,自觉而努力的贯彻战略,从而达成高校战略目标的过程。战略实施作为一个具体的实践过程,受到多种复杂与不可控因素的影响,高校所具有的战略实施能力将成为整个高校战略管理中复杂而关键的能力。战略实施能力包括:重构与战略相适应的组织结构的能力;合理的预算与资源配置能力;强有力的战略执行能力;应付不可控因素的战略调整能力;制定奖惩政策与激励制度的能力;信息、知识、技能交流沟通的能力;创新经验与项目跨边界推广的能力等。
综上所述,战略管理能力是构成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识别、生成、拓展、提升与更新提供了能力支撑。高校核心竞争力作为基于多种核心能力的复杂架构体系,其识别、培育与提升是一项庞大的高校系统工程,涉及到高校科研、教学与社会服务的三大基本活动,任何能力的提升都与高校战略学习能力密不可分。实施高校知识工程、推行高校全球性学习战略、创建学习型高校,将注定成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前沿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赖德胜,武向荣.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J].教育研究,2002,(7).
[2]朱永新,王明洲.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J].教育发展研究,2004,(8).
[3]毛亚庆,夏仕武.何谓大学核心竞争力[J].北京高校教育评论,2005,(2).
[4]刘向兵.大学核心竞争力概念辨析[J].中国人民高校学报,2006,(2).
[5]魏晖,郑晓齐.我国研究性大学核心竞争力探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1).
[6]张曙光,蓝颈松.大学战略管理基本模式述要[J].现代高校教育,2006,(4).
[7]雷茹.试论大学的战略管理[J].黑龙江教育,2006,(7).
[8]刘向兵,李立国.大学领导者在战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高教研究,2006,(7).
[9]刘献君.大学校长与战略[J].高等教育研究,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