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岩 付宏杰
春暖花开的四月,记者慕名到叶县常村乡采访柳树王村党支部书记陈新志。因为在这之前,县里的领导曾多次提到过他,说他做的工作值得宣传一下;村里的村民也说他是一名能真心为群众办事的“好官”。
初见陈新志书记,很难让人一下子把山区“村官”的称呼套到他的身上,在记者的印象中,山区的村官大都是那种穿着随意、风尘仆仆、一脸风霜的人。而陈书记,一脸的儒雅之气,一身整洁得体的服装,举手投足之间透着绅士风度。看上去更像一位学者。
采访是在一个小餐馆里进行的,陈书记自始至终一直面带微笑,话语不紧不慢,逻辑性很强,说到每一件事,都是条理清晰,像是提前背讲演稿一样。也许,他的工作就是因这种细致、缜密的思路,而做得出色,做得稳固。
随着交谈的深入,陈书记的“特别”进一步在记者眼前明朗化,他是一位善于做思想工作的“文官”,是一位以身作则的“实干官”,难怪村里人说,柳树王村只有陈书记能领导,因为大家都服他。
陈书记本是一位出色的商人,十几年前,凭着自己的超前眼光,在乡里开设了第一家品牌服装专卖店,红火的生意让他有了不少积蓄。接着他又在村里建起了第一个养猪场,事业进一步做大,成了村民眼中的能人。2001年,村党支部换届选举,陈新志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也就是从这一年起,柳树王村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修路。“要想富,先修路”,这句口号妇孺皆知,可真正实施起来并不容易,当时村里唯一一条通往乡里的土路已承载了几代人出行的脚步。村民们对这条“干天路过一身土,雨天走过两腿泥”凹凸不平的土路早已怨声载道。可村里苦于没钱修路,村民也只能是抱怨一番而已。陈书记说,既然自己做了村里的“领路人”。就要让村民走上一条通向富裕的光明大道。于是他召开村民大会,讲修路的重要性、迫切性,讲修路的具体计划安排。在经费短缺情况下,陈书记亲自带领村民挖沙石、抬土方,甚至把自己一手经营起来的店面也交给别人去打理,通过全村群众共同努力,几个月下来,一条3公里长的沙石路修成了。自此,柳树王村的村民们称这条路为“公路”了。
建校。“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前提,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长期以来,国家对农村教育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可许多地方由于种种原因。孩子上学难仍是农村的主要问题。柳树王村原有的一所小学,是上个世纪70年代建造的土木结构的瓦房,早已成了危房,学生上课的课桌仍是泥土砌垒的案子。对此,陈书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03年,他用半年时间,跑县里、去乡里,积极争取资金,寻找帮扶单位。功夫不负有心人,县水利局终被陈书记的精神打动,主动出资,帮助村里建起了一所全乡一流的小学。新建的学校占地四亩多,二层楼房,22间教室,围墙、花坛、操场、教学器材等一应俱全。村里人都说,陈书记的助学办学功劳,子子孙孙都会记住的。
架桥。原来在村里土路的尽头有一条环村的小河,河上没有桥,村民出村都要趟水过河,如果遇到下雨天就更加危险。曾发生过小孩子在雨天趟水过河溺水而亡的悲剧。陈书记在村民大会上又一次作出了让村民振奋的决定:架桥!有了上次修路的成功经验,群众积极性更高了,陈书记更是以身作则,早出晚归和村民们再次奋战在改变生活的一线工地上。三个月后,一座水泥结构的小桥联通了村里村外的“公路”。由此,村里人买来了摩托车,因为他们可以脚不沾土、腿不湿水地直驰村外了。
引水。安全饮水是人们身体健康的保障。柳树王村由于地质原因很难打井,且打浅井引出的水咸涩难咽。村民们长期都是靠饮用这种咸水生活的。2004年,陈书记再次为全村人带来了惊喜。他疏通各种关系,筹措资金、寻找专家、勘测地形、查验水质,筹资一万多元,为村民打了一口30多米深的水井,并建了水塔,架了管道。自此,全村10D0多口人终于饮上了甘甜的“自来水”。
有了好的带头人,村民们看到了发展的希望,他们在“好书记”的带领下各显其能,迅速致富,柳树王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如今,当你走进这个几年前还是破旧不堪的村庄时,你会为这里的改变而惊叹!一排排房屋整洁漂亮,一条条水泥路联通各家。房前屋后绿树成荫,花池相连。各家各户家电齐全,老人儿童各享其乐。村里的秧歌队、腰鼓队给村民带来了激情和欢笑。村民们都说:今天的日子真舒心。因为村里有个好的带头人。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陈新志书记的带领下。柳树王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