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著的小麦育种专家——薛国典

2009-08-13 09:47黄书贤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09年5期
关键词:试验田科技进步新品种

黄书贤

“民以食为天,农以种为先”。13亿人的吃饭问题永远是国人的头等大事。2008年9月,胡锦涛总书记来河南考察时强调:粮食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一定要把粮食生产抓得紧而又紧。发展粮食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也指出:河南粮食产量多年创历史新高,重要的原因就是发挥了农业科技的威力,推广了一批优质品种,科技对粮食的贡献率越来越大。按照省里今年编制完成的《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规划纲要》,河南将采取措施使粮食年产能力由目前的1000亿斤稳定提高到1300亿斤,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核心区,这就要靠科技来支撑,也就是说,增产的每斤粮食里面,都凝聚着农业科研专家的心血和汗水。为此。近日记者怀着对农业科研专家的崇敬之心,采访了漯河市小麦育种专家薛国典研究员。

薛国典,河南内乡县人,1956年3月出生,1976年大学毕业后从事农业科研工作。三十多年来,他扎根基层,淡泊名利,忘我奉献,潜心钻研,刻苦攻关。以一个共产党员、科技工作者的情怀和高度敬业精神,在农业科技事业上辛勤耕耘,在小麦育种坎坷不平的道路上留下了一串串拼搏的足迹。32年来,他先后为当地引进、推广和选育出小麦新品种23个,增加社会经济效益5亿多元。主持、育成豫麦17、豫麦35、豫麦70、漯麦8号等系列小麦新品种。其中《豫麦17的选育与推广研究项目》获1993年河南科技进步一等奖:《豫麦35新品种选育与推广研究》获1 997年国家农作物新品种“后补助”二等奖、南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豫麦70的选育与推广研究》2001年获南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3年获河南科技进步三等奖。《小麦数理遗传及选育方法体系研究》、《小麦灰色育种理论与方法研究》,在1993年和1996年分别获河南科技进步三等奖。先后撰写学术论文21篇。其中《豫麦35和豫麦70的选育及育种策略探讨》等12篇发表于国家级刊物及论文集。

提起自己热爱的事业,薛国典滔滔不绝。“我是2002年下半年来到漯河市农科院的,这是我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转折,也是我最满意的一次转折。漯河的大环境很好,非常有利于开展工作。科研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我的生活是‘三点一线,每一次到试验田,所有灵感全都进发而出,踏入试验田即可‘进入佳境,听不见看不到世间闲杂事,只感受到植物的语言和信息。可以说试验田就是我最好的朋友,小麦育种研究也是我的一种精神寄托。”一番话道出了这位农业专家的执著追求。

近年来,由他主持培育的漯麦8号,由于具备了抗寒性好、起身拔节快、耐后期高温、叶功能期长、杆坚硬、抗病虫性强、抗倒性强,且籽粒均匀饱满、容重高、外观商品性好等优势,已在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西部广泛种植。平均亩产522.24公斤,较豫麦49增产0.85%,较新麦18增产0.35%,较好地解决了当前农业生产中优质小麦产量偏低的问题。近年来,薛国典致力于高产品种类型及高产性状研究,他在常规育种的基础上,逐步引入了生物技术,目前已选出参加国家级试验的新品系5个,参加省品种区域试验的2个。从采访中记者得知,培育一个优良品种,往往要经过几千到上万个组合,数百次试验。从设计、系选、繁育到区域推广要12—15年左右;而选育一个优质小麦新品种的生长周期则更长,也就意味着育种者将付出更长更多的艰辛,这无疑对人的耐心和毅力是一种严峻的考验。面对数万个品种资源和几千个交杂组合,而选定父本、母本,实现良种性能互补,都需要对品种品系进行精心筛选、严谨组合、耐心观察、仔细记录、小心伺候。以杂交为例,薛国典为了优种优选,每年要做几百个组合。要选数千株母本,并在每一穗上留20个小穗,再去掉每个小穗上的3个雄蕊,在多达近二十万个的雄蕊中,如果有一个没去干净,就可能失去成功的机会。然后,再搜集选定数千株父本上的花粉,一株株为去雄蕊的麦穗授粉。为防止串粉,他还给每个麦穗套上了纸袋。这项工作,每年都在“五一”前后进行。炎炎烈日下,他带领团队蹲在田地里,像绣花一样,一丝不苟地完成着每一道工序。从做完杂交到通过大区试验,至少需要10年时间进行观察筛选:10年间,要像呵护婴儿那样,精心照料这些“种子选手”:一旦一个环节出了问题,10年的心血就可能付诸东流。他带领的团队每年3月就开始下地,从抗病鉴定、亲本选择、组合杂交、产量比较到收获考种,工作程序一个接一个,一直持续到8月底才结束,紧接着又进入下一个程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薛国典无论到哪里都是这样带着课题组成员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行着。“这种工作不能停啊。一停就前功尽弃。”薛国典研究员抬起被烈日晒得黝黑的脸庞说:“育种的各种条件都在变化,必须站在大田里,心里感觉才踏实啊!”

从2002年秋天开始,薛国典与中国农科院、农作物研究所等三家研究机构联合开展分子育种技术研究。经过5年多的精心培育,严格的试种和优选,从事研究的‘超级小麦如今已经到了第八代。在这五年多的育种过程中,他的生活里几乎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在试验品种收割的季节,他每天凌晨5点多钟就下地观察记录。由于整天都待在试验田工作,一双布鞋往往四五天就会磨出洞来,每天超负荷的工作透支着他的身体,他患上了高血压,高血脂,关节炎,而心脏也要靠随身携带的急救药来维护。但这一切艰苦、病痛都无法阻挡他对自己钟爱事业的追求。一生为自己热爱的事业做出牺牲他无怨无悔,薛国典说:“我的一生就是育种、创新、为农民服务,实现自己的人生承诺,不负人民的厚爱。到2009年,‘超级小麦亩产将达到750公斤,争取走在全国同行业的最前面,同时一系列新品种也会陆续产生。”

薛国典的实验室就在试验田里,在他简易的工作室里,记者好奇地打量着墙角边摆放着40多个特制的铁皮箱子,每个铁皮箱子上面都标有详细的数据和日期。薛国典解释说:“里面存放的都是从世界各国优选出来的、或者是在自己试验田经过精心培育出来的优质小麦品种,共有2万多个。”随后,他从挂在自己身上的一大串钥匙里找出一把,打开了其中的一个铁皮箱子,只见里面一个大包里盛满了用白色小纸袋分装着的小麦品种,每个纸袋上都详细地标注着小麦型号、粒数以及播种时每行应该播多少粒等数据。紧接着。薛国典又充满自豪地拿出自己培育的小麦种子让记者看,这些麦粒颗颗色泽纯正,均匀饱满。看到它就仿佛看到了农民在小麦大丰收后的欢快场面。

如果说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那么,薛国典就是勇于改变这粒种子的探索者。在科研的道路上,他三十年如一日地践行着科技兴农的信念。如今,他依旧在为这个目标执著地前行……

猜你喜欢
试验田科技进步新品种
看禾选种
简述化肥减量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效益的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对甜高粱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
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现代化企业管理的推动作用
快大茂镇玉米试验田获高产
美国《温室种植者》推介的2008年花卉新品种(九)
新品种信息
美国《温室种植者》推介的2008年花卉新品种(七)
从实践中认识完全平方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