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旭
在这个话剧故事里,三个对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躲进“疯人院”,这些出类拔萃的人物,为何甘愿禁锢自己,他们究竟在害怕什么?
“科学家”们只想当个婴儿
瑞士作家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创作了一部享誉世界的话剧作品,叫《物理学家》。这部话剧深层次地挖掘了科学家们藏在心底的秘密,当然,这种“毛病”并不是科学家们特有的,只是人们认为顶着近乎圣人光环的科学家们,发生这种事情是难以想象的,因而对这种“非主流”心理感到好奇而已。
该剧创作于1962年,讲的是三位著名的物理学家牛顿、爱因斯坦和莫比乌斯因惧怕自己的科学发现对人类造成悲剧,宁愿放弃自由、爱情和责任而终生待在精神病院的故事。该剧自问世以来公众对其展现的科学人伦话题有过诸多探讨。从一种普遍意义上来说,在更深层面上折射了人类的心理,反映出更为深刻的心理学意义。
三位科学家自称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他们的病情就是自认为自己是历史上的某个著名人物。由于精神疾患,他们不必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在精神病院里,他们杀了人不会被追究,放弃承担做父亲的责任,要靠自己的前妻来供养。现实生活中,什么样的人能够不用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完全依赖别人呢?答案是婴儿。
精神病人是几乎完全丧失了社会功能的成年人,丧失社会功能意味着他们像婴儿一样完全依赖别人。他们所在的精神病院可以认为是孕育婴儿的“子宫”,因此,这个精神病院和三个“精神病人”的关系很类似于母亲孕育孩子的关系——精神分析把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关系形象地称为“共生关系”,共生关系往往混杂着控制与占有以及极度的依赖。当两个人是这种关系时,他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依赖,谁也离不开谁。
从他们的关系来看确实是这样的,而在舞台上呈现的也恰恰是这样的画面。注意到那精神病院的样子了吗?像是鸟笼,圆圆的,是子宫,也是囚笼。这个画面恰好表明了这部话剧的主题:一个没有胆量、不愿长大的、非常依赖的人,最后只能待在妈妈温暖的肚子里不出来。对于一个必须长大、要和母亲分离的人来说(这是成长的本能),如果一直不能从温暖的保护伞里出去,那子宫就是囚笼,就是束缚。
他杀了爱上自己的女护士
一般来说,两人属于共生关系,其根本原因在于恐惧,犹如一个弱小的婴儿害怕外面未知的世界;进一步延伸就是害怕承担自我生命的责任,实现自我。对于弱小的婴儿来说,这种恐惧很正常。可生命要成长,犹如种子必定要顶破包裹的壳发芽。人也一样,只有克服了恐惧,生命才能发展。
成长的线索在剧中一直都有贯穿,非常明显的是剧中的悬疑事件——女护士被杀。三个女护士是院长配给他们的看护,好让他们在里面会舒服一些。可日久天长产生了爱情,女护士们爱上了各自的病人,并且识破了他们的真面目——他们不是真正的病人,种种迹象表明他们本身有很大的能力,可以承担自己的责任。
女护士象征潜意识的女性意象阿尼玛,阿尼玛总会唤醒男性的心灵,而爱情也意味着获得独立和自由。当莫妮卡提议要和莫比乌斯私奔,就意味着他心中的女性意识在唤醒他,要他独立自由、承担生命的责任,开创自己的生活。可是科学家莫比乌斯是怎么做的呢?他勒死了爱人,扼杀了爱情——这意味着他放弃了成长。
为什么这个杰出的科学家放弃了成长呢?这也要从象征学意义来理解。在这里,科学象征了理智,杰出的科学家就可以解读为是极度理智的人。而生命是一股力量,蕴涵着这股力量的是情感。作为和情感相对的理智,常常是因恐惧而生的——很多时候,理智背后就是恐惧。以怕自己的发现可能会给世界带来灾难的说法,不过是逃避自我成长的借口——他们是因为极度的恐惧而放弃了成长,甘愿被豢养,直至被完全禁闭。
这部话剧阐明的就是一个这样的道理:生命的本能是成长,成为自己,独一无二的自己,而成长就是一个蜕变的过程,这过程充满了恐惧、痛苦、惊喜或是希望。只有鼓起勇气克服恐惧,战胜成长中的种种挫折阻碍,心灵才会越来越有力量。这个过程是为自己负责任的过程,也是自我实现的过程。被恐惧劫持而害怕放弃成长,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被禁锢,心灵倒退到懵懂软弱的婴孩状态——成为一个真正的精神病人。
图/李景山 编辑/吴桐
bj2066@21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