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地蔬菜育苗阶段常见病害的防治

2009-08-12 04:58王玉英徐国军
农民致富之友 2009年6期
关键词:病部立枯病病株

王玉英 徐国军

一、猝倒病

猝倒病俗称“倒苗”、“霉根”、“小脚瘟”,主要由瓜果腐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侵染所致。刺腐霉及疫霉属的一些种也能引起发病。病菌寄主范围很广,严重时可引起成片死苗。

1症状。幼苗大多从茎基部感病(亦有从茎中部感病者),初为水渍状,并很快扩展、溢缩变细如“线”样,病部不变色或呈黄褐色,病势发展迅速,在子叶仍为绿色、萎蔫前即从茎基部(或茎中部)倒伏而贴于床面。苗床湿度大时,病残体及周围床土上可生一层絮状白霉。出苗前染病,引起子叶、幼根及幼茎变褐腐烂,即为烂种或烂芽。病害开始往往仅个别幼苗发病,条件适合时以这些病株为中心,迅速向四周扩展蔓延,形成一块一块的病区。2发病条件与规律。病菌以卵孢子或菌丝在土壤中及病残体上越冬,并可在土壤中长期存活。主要靠雨水、喷淋而传播,带菌的有机肥和农具也能传病。病菌在土温15-16度时繁殖最快,适宜发病地温为10%,所以早春苗床温度低、湿度大时利于发病。光照不足,播种过密,幼苗徒长往往发病较重。浇水后积水处或薄膜滴水处,最易发病而成为发病中心。

3防治方法。(1)育苗场地的选择:选择地势高、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水源方便、避风向阳的地方育苗。

(2)加强苗床管理:用肥沃、疏松、无病的新床土,若用旧床土必须进行土壤处理;肥料一定要腐熟并施匀;播种均匀而不过密,盖土不宜太厚;根据土壤湿度和天气情况,需洒水时,每次不宜过多,且在上午进行;床土湿度大时,撒干细土降湿;做好苗床保温工作的同时,多透光、适量通风换气。

(3)土壤处理:播种前2—3周进行,将床土耙松,每1平方米床面用40%福尔马林30毫升加水2-4千克均匀喷洒于床面,并用薄膜覆盖,4-5天后揭去薄膜,耙松床土,待药味充分散尽后再播种。每1平方米苗床用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8克,与4~5千克细土拌匀制成药土,打足底水后将1/3药土做垫土,另2/3做盖土,将种子夹在药土中间,若盖土不够,可在其上另加洁净的土壤。

(4)药剂防治:在病害始见时开始施药,间隔7-10天,一般防治1-2次,并及时清除病株及邻近病土。药剂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剂6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9%烯酰吗琳锰锌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800倍液。为减少苗床湿度,应在上午喷药。

二、立枯病

立枯病又称“死苗”,主要由立枯丝核菌引发,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侵染引起。寄主范围广,除茄科、瓜类蔬菜外,一些豆科、十字花科等蔬菜也能被害,已知有160多种植物可被侵染。

1症状。立枯病主要危害幼苗茎基部或地下根部,初为椭圆形或不规则暗褐色病斑,病苗早期白天萎蔫,夜间恢复,病部逐渐凹陷、溢缩,有的渐变为黑褐色,当病斑扩大绕茎一周时.最后干枯死亡,但不倒伏。轻病株仅见褐色凹陷病斑而不枯死。苗床湿度大时,病部可见不甚明显的淡褐色蛛丝状霉。从立枯病不产生絮状白霉、不倒伏且病程进展慢.可区别于猝倒病。

2发病条件与规律。以菌丝体和菌核在土中越冬,可在土中腐生2-3年。通过雨水、喷淋、带菌有机肥及农具等传播。病菌发育适温20~24度。刚出土的幼苗及大苗均能受害,一般多在育苗中后期发生。凡苗期床温高、土壤水分多、施用未腐熟肥料、播种过密、间苗不及时、徒长等均易诱发本病。

3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方法参见猝倒病。

(2)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开始施药,施药间隔7-10天,视病情连防2—3次。药剂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井冈霉素水剂15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进行喷雾。如果猝倒病与立枯病混合发生时,可用72.2%霜霉威水剂800倍液加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淋,每1平方米苗床用兑好的药液2-3升。

三、炭疽病

蔬菜炭疽病在全国均有发生,潮湿季节可造成大片菜苗枯死,成株叶片枯干。此病在白菜、菜心、甘蓝、花椰菜、芥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上均有发生,白菜、菜心受害较重。

1症状。主要发生在叶片、叶柄和叶脉。叶片上病斑小,圆形,初为苍白色水渍状,后变灰褐色,边缘褐色并微隆起。最后病斑中央灰白色,极薄,半透明,易穿孔。叶脉上的病斑多发生于叶背,褐色条状。叶柄上病斑为椭圆形或纺锤形,褐色。叶片被害严重时,病斑可达百余个,互相汇合可引起叶片早枯。潮湿时病部可产生淡红色粘状物。

2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株残体内越冬,也可以分生孢子在种子上越冬。休眠菌丝到生长季节形成分生孢子,由雨水冲涮或反溅至邻近菜株上萌发,直接从寄主表皮侵入,发病后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病菌喜高温和潮湿,气温26~30度为最适温度,通常播种早、高温多雨、品种抗性差、地势低洼、种植过密时发病重。

3防治方法。

(1)注意轮作,收获后清洁好田园,深翻土壤。

(2)种子播种前用55度温水浸种5分钟。

(3)发病初期及时喷药,可用65%代森锰锌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70%百菌清1000倍液,50%多菌灵1000倍液等进行防治。

四、沤根

蔬菜苗期常见的生理病害,幼苗出土后长期不发新根,根外皮是锈褐色,逐渐腐烂,地上部萎蔫,容易拔起,叶缘枯焦。沤根主要是由于低温高湿,阴雨天多,光照不足,或肥料过多,沤肥未腐熟等原因所造成。

1发病原因。造成沤根的原因主要是低温,地温低于12℃,且持续时间一长就会发生沤根。长期处于5—6度低温,尤其是夜间的低温,致生长点停止生长,老叶边缘逐渐变褐,致瓜苗干枯死亡。

2防治方法。

(1)畦面要平,严防大水漫灌。

(2)加强育苗期的地温管理,避免苗床地温过低或过湿,正确掌握放风时间及通风量大小。

(3)采用电热线育苗控制苗床温度16度左右,一般不低于12℃。

(4)发生轻微沤根后要及时松土,提高地温,待新根长出后,再转入正常管理。

猜你喜欢
病部立枯病病株
豌豆抗白粉病资源田间评价试验
中国南北方禽流感病毒蛋白进化差异的探究
绩溪县水稻纹枯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意见
青海云杉的生长习性及叶锈病、立枯病的防治
苹果轮纹病与炭疽病的区别
水稻立枯病防治技术
梨锈病的发生与防治
外科日间病部运行对医疗费用的影响研究
2009年新洲区油菜菌核病的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