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明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400多年前,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之口对人生的苦累发出了无奈的感叹。而今,正经历发展阵痛的中国纺织服装业也正面临着同样的艰难抉择。
“因金融海啸引发的经济衰退和国外市场需求不足,正成为‘中国制造的噩梦。”业内人士表示,“外需不旺,内需跟不上,我国纺织品服装业最残酷的生死考验期才刚刚开始。纺企只有主动适应变化,加大产业升级,才能在这场危机中幸存下来。”而作为国内服装企业翘楚的雅戈尔在此时显示出自己的生存智慧。
加速产业转移
为降低生产成本,雅戈尔准备将设在总部宁波的生产基地迁至安徽,在前不久举办的cHIC2009上,雅戈尔服饰公司董事长李如刚表示,“我们的女工大多数是安徽人,安徽物价水平、劳动力成本相比浙江要低。”另外,安徽省政府对其抛出了橄榄枝,给予优惠政策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据悉,该计划目前处于项目论证期。公司还计划将旗下新马集团位于斯里兰卡、深圳的生产基地转移至重庆、宁波等地,以达到每件衬衫节省近2美元成本的目的。
不过有业内人士对于产业转移也有一些担心,因为路途的遥远势必会增加企业的运输成本,这就需要再打造能够辐射中西部的物流基地。“从目前企业的选择看,主要看物流条件上能否更便捷、更通畅,成本能否降低,出口能否更方便等。”合肥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存荣表示,降低物流成本是企业比较看重的一点。
有专家认为,制造业从区域的差异成本中能看到机会,沿海的劳动力成本和中西部的劳动力成本确实存在差异,还有土地成本的差异,比如资源、电力等等差异,都会使成本有一些下降,这个成本下降到一定程度确实使制造业有非常多的兴趣往这方面转移。但是这个成本的差异,也要考虑其他的供应链的差异,如果这个差异抵消不大的话,这个转移将来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所以制造业的转移,应该考虑到整个供应链系统的转移。现在纺织服装企业已经不仅仅说是开工厂做制造。更多的是在创造一个物流,创造一个服务,在做流通,做零售。那么这使得产业转移不能仅仅凭制造业的概念来看,更多的要从零售业、服务业的概念来思考。从零售业的角度来看,在中西部转移的概念当中,企业能不能捷足先登,在这个地方建立区域性的总部概念,建立区域总部型的物流周转地非常重要。
而在这方面雅戈尔走在行业的前列。“雅戈尔在新疆和重庆生产、销售基地的建成运行,将大大降低运营成本,且周转的时间大大缩短,对雅戈尔实现快速反应、探索营销新体制具有深远意义。”雅戈尔集团有关负责人就雅戈尔在重庆建设基地表示,雅戈尔西进的目的在于打通整个产业链。
回归主业停止造“球”
尽管服装行业被认为“赚的是一针一线的辛苦钱”,但传统制造业的稳定性却在这场波及全球的危机中体现出来。雅戈尔近年来在服装领域的投入也被视为回归主业的举措。
日前雅戈尔公布的年报显示,纺织服装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1.51亿元,同比增长53.29%,占集团总收入的70%左右。李如刚说,“在金融危机下,雅戈尔发展还比较健康。今年一季度内销和外贸更是有良好的表现,销售额净比增长约30%。”
去年全年,雅戈尔服装国内销售实现收入21.71亿元,同比增长14.91%;外销实现收入36.85亿元,同比增长241.64%。去年以来欧美市场竞争激烈,西服销量受到影响较大。今年雅戈尔还将对浙江、山东、上海等一直销售状况良好的地方加大力度,将其作为主要销售市场。
李如刚在前不久的CHICI2009上接受采访时称,强化零售环节的“造球”计划将暂时搁浅,但雅戈尔仍以国内为主要销售市场。李如刚所说的“球”指的就是各地营销公司。雅戈尔总部大楼前面有一个面积2400多平方米的营销公司,每年可以创造3000万元的销售额,由于建筑外观大部分以圆形玻璃为主,被业内戏称为“球”。此前,雅戈尔集团董事长李如成计划用25亿元巨资打造庞大的营销网络,业内称之为造“球”计划。
雅戈尔集团对每个营销分公司初步投资预算为5000万元左右,全国各地将先后建造50个营销中心,总投资在25亿元左右。每个公司预期销售额为1500万元/年,选址地点初步定在各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人口密度较大的地方。谈到造“球”计划搁浅,李如刚说,“现在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由于一些地方的中央商圈已经很饱和,我们再进入不但面临资源价格上涨,还将面临激烈竞争。另外,当地土地相关手续很难获批。如果我们选择在城乡结合区域以及新兴城市构建销售网络,周围配套设施又不成熟。而且球型建筑确实在建造中也存在一定难度。”
知情人士透露,雅戈尔去年初已与重庆、苏州、河北廊坊、沈阳等地的相关部门达成了初步意向,并获得了一定的优惠政策。业内分析,计划实施前一定会进行前期可行性调查,不可能不考虑当地土地政策、建设成本、建筑结构等问题。而据了解,雅戈尔此前专门成立了一个资产管理公司,以便更好地实施造“球”计划。
因此,相关人士认为,雅戈尔这一计划搁浅,可能是从节约资金的角度考虑作出的决定。
锁定品牌文化内涵
雅戈尔加速产业转移以及节约资金的同时,也在调整品牌运作。有人认为,雅戈尔品牌的发展历程和文化积淀注定了它向“奢侈品牌”发展的方向。但雅戈尔明白,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也许这期间还要经历更多不同的发展阶段,已有的30年仅仅是开始,雅戈尔瞄准的是百年企业。雅戈尔的品牌梦想是让所有享用雅戈尔产品的人在平凡中拥有奢侈的生活态度。雅戈尔目前的产品线分为“蓝标”和“金标”系列,“蓝标”是雅戈尔的主线,以商务男装为基本定位,产品包括了男士服装配件的方方面面,能满足商务男士日常工作、休闲等全部要求。“金标”是雅戈尔的高端品牌线,这个系列包括了定制业务,由精品车间专门生产,大量运用手工制作,品质与国际奢侈品牌无异,但价格上却拥有更大的优势,这是雅戈尔提升品牌跨入奢侈品行列的一种有利尝试,雅戈尔推行的是一种奢侈与亲合力并存的风格,让精工细制融入产品,让更多的人们拥有体验奢侈的真实感受。2009年雅戈尔将推出“绿标”产品线,与现在的蓝标相比绿标是更贴合流行、更具设计感的潮流服饰,虽然这个产品线更加年轻化、时尚化,但它仍然遵从着雅戈尔的一贯品质与风格,是为了将雅戈尔男士装扮得更加年轻富有活力,这一系列的推出也是为了巩固正在飞速发展的商务休闲市场和时尚男装市场。
“未雨绸缪、创新进取”一直是雅戈尔品牌运作的座右铭。当2008年中国纺织服装业刚刚面临全球金融海啸的威胁时,雅戈尔就及时调整了市场布局,以“50/50原则”应战寒冬。即50%的产品瞄准内销,50%的产品锁定外贸,同时在海外市场主打其最具国际竞争力的衬衫产品。与此同时,为了应对国内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压力,雅戈尔凭借“创新”和“品牌”两大“杀手锏”,不断提升产品档次和价值。雅戈尔不仅在上海建成了研发中心,还在香港、美国和意大利等地设有研发机构,宁波总部的生产部、销售部也均有研发团队,创新成为雅戈尔推动品牌发展的主旋律。从棉花种植、面料纺织到服装生产及销售,雅戈尔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链,不断将创新成果迅速推向市场。
另外,雅戈尔近年来还始终致力于销售渠道的建设,尤其是国际分销网络的建设,进一步打開了国际市场,今天的雅戈尔已经成为国际衬衫销售渠道的“掌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