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彪
摘要:作为软质墙体材料之一的陶粒砌块,以其质轻、隔音效果好而大量应用于多层和高层建筑框架结构填充墙体中,既减轻了结构荷载,又相对增加了使用空间,使房间更为灵活,本文重在介绍这一墙体的施工方法,以克服常见的质量通病。
关键词:框架结构;隔墙;陶粒砌块;结合销键;钢丝网片;裂纹
1 前言
随着建材行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轻质墙体材料相继问世,成为多层和高层框架结构的隔墙材料,用它们取代粘土砖这一传统墙体材料成为历史必然结果。
粘土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简称陶粒砌块,是以经高温焙烧膨化后的粘土陶粒为骨科,以水泥为胶结料掺入陶砂按一定比例经压制成型的盲孔型空心或实心砌块,以质轻、隔音效果好等特点而大量应用于多层和高层建筑框架结构中,既减轻了结构荷载,减小了墙、柱、梁的断面尺寸,又相对增加了建筑物的使用空间,使房间的布置更为灵活。
2 特点
充分利用砌筑砂浆嵌入砌块孔内形成结合销键,约束块体滑动,形成共同受力体,确保墙体的整体性能。
研制出实心砌块,用于墙根、门窗洞口及错缝等,改进了传统的组砌方法,在砌体与混凝土界面以及开孔开槽处利用钢丝网消除墙体界面裂缝和墙面龟裂纹。
与粘土砖砌体相比,具有砌筑速度快、操作方便、劳动强度小等优点。其墙体具有质轻,其性质符合我国墙体改革的需要。
3 适用范围
适用于多层和高层框架结构室内分户墻、隔墙及围护墙。
4 工艺原理
4.1 按照混凝土空心砌块组砌方法将砌块盲孔面朝上反砌于墙上,砌筑砂浆嵌入砌块孔内8-10mm,形成结合销键,约束块体滑动,形成共同受力体。
4.2 设置墙体拉结钢筋与钢筋混凝土柱、墙可靠连接,当墙长超过3m时在墙中设置构造柱,约束砌块墙体与混凝土墙柱接触界面及墙长方向的变形,防止砌块墙体产生结构性裂缝。
4.3 在砌块墙体与混凝土结构接触界面、开槽开孔处以及洞口周边设置钢丝网片,防止墙体粉刷层产生龟裂纹。
4.4 采取必要的构造措施,如加设构造柱、适量配置通长钢筋以增加墙体的整体性能和抵抗温度收缩应力。
5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 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基层清理→分中弹线→立皮数杆→设置墙体拉结钢筋→第一皮砖放样→墙体组砌→粉刷前节点处理→墙面粉刷。
5.2 操作要点:
在砌筑前清理基层上的浮浆、松散的混凝土块、杂物等,做到基层表面清洁。弹出所砌筑墙体的边线及门洞位置。立皮数杆:砌筑水平灰缝厚度控制在8mm~12mm。
根据墙体位置、皮数杆和拉结钢筋间距在混凝土墙柱上设置墙体拉结钢筋。
根据墙体位置线及门洞位置线进行第一皮砖放样。
砌筑方法按照改进的组砌操作方法施工,水平缝铺灰厚度为20mm左右,以保证有8-10mm嵌入砌块孔内形成结合销键。
墙体垂直度控制:采用线坠法进行控制。
砂浆饱满度:水平灰缝采用挤压法施工,端缝采用填浆法施工。
5.3 技术措施
陶粒砌体与混凝土结构接触界面开裂和表面粉刷层开裂是陶粒砌体墙体的质量通病,其根源在于没有改进传统的砌筑工艺,缺乏针对性技术措施。
在陶粒砌体施工时,针对其特点,必须采取下列技术措施:
首层墙体根部640mm高范围内的砌体采用实心砌块砌筑,防止砌块孔内吸潮积水,导致墙根发霉,。用于“错缝”的砌块采用实心砌块。墙中有水平预埋管道处的砌块采用带“凹”槽的砌块砌筑。墙中拉结钢筋设置:高度方向的间距为φ6@500mm,沿墙通长布置,其搭接长度为45d,与主体结构可靠连接,拉结钢筋布置在砌块的盲孔面,且应在满铺水泥砂浆后放置钢筋,拉结钢筋上部砌筑实心配块,墙体转角处加设1φ6转角构造钢筋。墙长超过3m,按@2500mm设置190mm×190(120)mm,内配4φ10,φ6@250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柱。门窗洞口两侧必须砌筑实心砌块。墙体与楼盖相接处的砌体采用专用实心砌块呈“鱼鳞”型斜砌挤紧,其施工时间应在下部砌体完工一周之后进行。墙体转角处与丁字墙应同时砌筑,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其高度的2/3。
有防水要求的墙体:内墙距地面1200mm高范围内均采用实心砌块砌筑。外墙防裂、防水措施:墙面满铺钢丝网,与混凝土接触处搭接长300mm,用水泥钢钉固定,墙体粉刷分二次进行,每次粉刷厚5~7mm。
内墙粉刷前的节点处理:
①墙体与主体结构的界面设宽600mm的钢丝网,海边各搭接300mm;
②墙中安装管道处,沿管道方向布置宽为600mm的钢丝网以防止此处粉刷层开裂:
③洞口四角呈45°布置宽600mm的钢丝网,防止粉刷层开裂。
6 质量要求
在砌体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的有关规定。重点强调以下质量管理要求: 进场砌块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龄期28d以上,现场存放场地必须硬化,周边排水畅通,防潮、防晒。受潮砌块严禁上墙,严格按照规定抽样送检。 水泥、砂和外加剂均应有具备相应资质厂家生产的合格证,进场后应严格按照规定抽样送检,各项技术指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砂浆配合比采用重量比计量。 砂浆试块应指定专人按照规定制作、养护和送检,并进行强度评定。
冬期施工应制定专门的防冻措施。抹灰工程施工严格按照“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有关规定执行,同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抹灰工程施工前应作好隐蔽工程验收,对界面、洞口周边、开槽开孔处的钢丝网片进行检查、隐蔽。向操作工进行粉刷砂浆配合比、操作要点、质量标准及其它注意事项的技术交底。
抹灰施工应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为5~8mm。一般抹灰按高级要求组织实施。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验收统一标准正确划分分项工程的检验批,确定检查数量,参加质量检测和验评的相关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由监理工程师组织和主持验收工作。
7 效益分析
陶粒砌块在多层和高层框架结构建筑中大量用作隔墙材料,与粘土砖相比,无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都十分显著。
7.1 经济效益分析
墙高、墙长和墙厚相同的情况下,陶粒砌体结构自重及粉刷层总重:9KN/m3(取综合值),粘土砖墙结构自重及粉刷层总重:21KN/m3(取综合值),
a 墙体工程量:每层75m3,共25层。
75×25=1875(m3)
b 容重差:
1875×(21-9)=22500(KN)
基础工程节约投资:应增加工程桩:按照设计的地基承载力P=4400Kpa,桩径D=1600mm,扩桩后的接触面积S=4.91m2,则应增加的桩数:
1.65x22500÷(4400×4.91)≈1.72取2。
单根工程桩造价:2.3万元/根(预算提供),节约工程投资:
2.3万元/根×2=4.6万元。
上部结构节约投资估算:由于减轻了楼层荷载,墙、柱、梁、板及其它结构构件的截面尺寸及配筋相对节约,根据设计单位结构方案优化对比,经估算可节约工程投资3%。
主体工程造价:3224.7万元
节约投资:
3224.7×3%=99.74(万元)
10.1.2基础与主体工程共计节约工程投资:
4.6+99.74=104.34(万元)
7.2 社会效益分析
陶粒砌块的开发与应用,大大减少了国土资源的浪费,节约耕地,减少环境污染,对环境保护大有裨益,特别是对乡村产生的效益无法估计。
陶粒砌块生产工厂化,简化了施工现场的施工工艺,减少模板、周转材料的投入,节约材料,节约人工费,施工操作便利。
陶粒砌块的开发与应用,与粘土砖相比,加快了施工速度,经测算缩短工期约10%。
陶粒砌块的开发与应用,与粘土砖相比,容重小,增加了房间布置的灵活性,改善了砌筑工艺,消除了质量通病,是建设部禁止使用粘土砖后的合理换代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