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丽萍
语言文字合称语文,它是通过教材中一篇篇课文,让人感知、积累、运用语言文字的。因此,语文教学过程首先是一种感知过程。感知教材,让教材中的语言文字,变成生动、完整的表象。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在语言文字所描写的事物的大小、远近、虚实、快慢、动静、繁简、抽象与具体等之间实现转换,有利于再现语文教材中的各种形象,以提高教学成效。
一、巧用多媒体,化难为易,突破难点
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重难点的重要原因是学生对课本中某些文字内容缺乏相应的感性认识,缺少进行抽象思维活动的中间媒介。多媒体的运用,能将课文中陌生的文字变为屏幕上生动的画面,它犹如搭起了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桥梁。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激活学习的内因,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
二、妙用多媒体,化文为图,加强理解
在学生的感知阶段创设情景,提供与所学课文或词语有关的声音、图像,将抽象的文字叙述与逼真的情景结合起来,使学生身临其境,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准确理解所学知识。例如,我们在学习《望庐山瀑布》时,适时播放一段香炉峰烟雾缭绕、瀑布雄伟壮丽的画面,充分利用壮观的景象、优美的乐曲、声情并茂的朗读吸引学生,他们全神贯注地听朗读,沉醉于雄伟壮丽的瀑布画面,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真正体会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豪迈。
三、善用多媒体,化静为动,形象感悟
提起燕子,我们脑海中不由自主地出现近代作家郑振铎的散文《燕子》,文中刻画了活泼可爱的燕子的形象。尽管在课本中有插图,可帮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但画面毕竟是平面的、静止的,不能让学生感悟到燕子灵活敏捷的飞行本领。这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生动悟意。文中第三段中讲到“还有几只横掠湖面,剪尾式翼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圈地荡漾开去。”学生很难理解“横掠”的意思,教师适时地播放燕子“横掠”飞行的影像,展现了燕子飞行时的动态画面。这样,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不仅使学生在观察和实践中发现和领会词语,更使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将教学内容具体化、直观化、形象化,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启发思维,感悟知识。
四、活用多媒体,化远为近,真实感知
小学语文有上百篇课文,内容丰富,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容。有些课文是学生熟知的,有些则不是。学生限于生活的经历和自身知识的束缚,很难正确感知教材的内容,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可缩短学生认识和客观事物间的距离,在学生心中唤起强烈的真实感。例如建筑在河北赵县校河上的赵州桥,以它独特无双的设计在世界建桥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但是实际上班级中没有人去过河北,对赵州桥的历史几乎一无所知。从这一学情出发,必须设法变古为今,化远为近,借助多媒体来加深学生的感受。教学中,紧扣“创举”这个统领全课的中心词,选编了几组录像片断,让学生在录像上的壮观画面和凝炼的文字解说中形象地看到这座高度科学性和完美艺术性相结合的精品。再配上一框“分流泄洪”的课件,让学生懂得赵州桥的珍贵,不仅在于它的古朴和巨大的跨度,而在于大拱的两肩各背着两个小拱的绝妙布局,也使学生理解了“既能减轻洪水的冲击,又能减轻桥身的自重”的构造特点,体会到这真是一个聪明无比的创举。
五、借用多媒体,化少为多,拓宽文本
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行学法的迁移,通过发散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大大增加听和看的机会;用文字、图像、声音的巧妙结合,可以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多媒体直观生动,图文并茂,形、声、光、色的综合运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的语言具体化,枯燥的内容直观化,深奥的知识浅显化,优化了教学环节,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